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2020-12-14 金羊網

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金羊網  作者:戚耀琪  2020-10-01

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公布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戚耀琪報導:9月30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能源產業方面存在問題

本行動計劃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風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

當前廣東省在能源產業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資源利用不夠充分。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明顯低於蘇浙魯等省份,天然氣開發利用水平還有待提高。二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快。電網建設不能滿足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發展需求,粵東、粵西、粵北部分地市及縣區天然氣管網不完善。三是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按照工作目標,廣東將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要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

在重點任務方面,廣東將會有序推動新能源開發應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大力推進太陽能發電和集熱;推進丙烷脫氫等工業副產氫、谷電制氫及清潔能源制氫等氫源建設,擴大氫能利用規模;穩步推進生物天然氣開發;推廣地熱能與集中供熱、製冷、燃機發電等方面的應用,示範開發海洋能。推進可再生能源、氫能在5G基站、特高壓、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應用。

其次,利用好能源領域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契機,以企業為主體,對準系統集成、硬核技術、關鍵材料、精密工藝等方面的應用短板實施攻關。推動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支持珠海市大萬山島兆瓦級波浪能試驗、河源黃村地熱能綜合利用示範,加快前沿技術產業化進程。

此外,廣東還要加快建設產業創新平臺。充分整合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創新資源,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鼓勵地方科創研發平臺申報創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發揮龍頭骨幹企業帶動作用,重點扶持根植於廣東在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氫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具有優勢和潛力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引進上下遊供應鏈企業,促進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相關配套企業聚集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建設陸豐和廉江核電

在重點工程方面,包括了——

海上風電領跑工程。充分利用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

先進核能推進工程。堅持有序開發核電,推動惠州太平嶺在建核電工程建成投產,開工建設汕尾陸豐、湛江廉江等地核電項目約1200萬千瓦等。

天然氣發展利用提升工程。積極落實國家油氣體制改革,促進廣東形成上遊資源多渠道供應、中間管網統一高效集輸、下遊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全省天然氣市場體系。

天然氣水合物商業化開採加速工程。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基本查清先導試驗區等南海北部重點海域資源儲量,完善開採理論,攻克深水未固結儲層多井型開採的鑽完井關鍵技術與裝備。

太陽能產業壯大工程。推進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大力推廣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應用。

氫能產業鏈培育工程。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製造,加快培育從氫氣制儲、加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海上風電首位!《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通知》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
  • 光伏、風電、氫能、儲能 中國「新名片」名副其實
    廣東、江蘇、福建等沿海地區「海風」正勁,浮式海上風電紛紛試水。截至今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裝機量超過750萬千瓦,同樣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與此同時,風電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新材料、長葉片、大容量,智能化、精細化、數位化,創新力量源源不斷。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整機廠商推出10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型,國產風機走上全球舞臺。
  • 2020第五屆中國海上風電大會在廣東汕頭召開
    業主、整機、勘測、設計、施工、吊裝、運維、設備等重點企業的400餘位行業內領軍人物、專業人士共聚一堂,坐論「海上風電、智慧能源」。  大會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力發電電器設備分會和東方風力發電網聯合主辦,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會議的舉辦獲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委大力支持。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引進國內外頂尖的海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入駐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開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製造,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發、檢測及認證中心,將產業園打造成世界級先進的海上風電裝備研發、生產、出口、檢測、運維和人才培養基地。
  • ​推動太陽能多元化利用,30省市發布「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
    優化煤炭開發布局和煤電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氫能,拓展外電入魯通道,穩步推動核電、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完善油氣儲輸網絡。完善高耗能行業差別化政策,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推進清潔能源倍增行動,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壯大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
  • 光伏、風電概念股全線大漲,機構建議三條主線布局投資機會
    消息面上,廣東省發改委等六部門近日下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全面系統地對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布局。計劃提到,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沿海新能源產業帶和省內差異布局的產業集聚區,助推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儲能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發展!《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發布!
    白皮書指出,在新時代下,我國將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支持能源各環節各場景儲能應用,著力推進儲能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發展。支持新能源微電網建設,形成發儲用一體化局域清潔供能系統。
  • 新鄉把氫能當能源革命突破口,中國旭陽氫能產品年中完成升級
    2、國家電投與北京市籤訂氫能等戰略協議近日,氫雲鏈從相關渠道了解到,國家電投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籤署協議,雙方將圍繞綠電進京、能源創新、氫能應用、綜合智慧能源、能源數字產業、綠色金融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戰略合作。
  • 看國家電投能源科技工程海上風電發展之路
    乘黃海之風揚帆起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綠色發展」等一系列要求。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成服務商的能源科技工程,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業務,是踐行國家戰略要求,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實踐。
  • 能源電力日報:到2050年全球漂浮式風電裝機容量有望增至250GW
    同時,漂浮式風電將在使全球能源體系脫碳中發揮重要作用,到2050年將佔全球電力供應的2%,並佔海上風電市場的20%以上。挪威船級社表示,預計到2050年,漂浮式風電場的成本將下降約70%,並為海上風能,石油,天然氣和海事行業的參與者提供新的機會。  消息來源:搜狐網
  • 研究報告 | 世界能源技術創新方向及發展趨勢
    當前,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新興能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可再生能源發電、先進儲能技術、氫能技術、能源網際網路等具有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應運而生。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能源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等環節正發生變革。
  • 十四五建言:利用雲南風光資源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能源
    來源:光伏能源圈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開設的「我為2021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及「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專欄內,有民眾建議「利用雲南風光資源 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新型能源」。詳情如下:建言人:李崧在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的風口,要積極利用好雲南豐富的風、光、水資源,大力發展光伏、光熱、風電、氫能等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將電力能源輸送配電,變為雲南省的新增長動力,積極參與東協各國的電力基建項目建設。
  • 山東省徵集氫能、儲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和微電網等能源領域...
    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明確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深度開發利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與傳輸,儲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和微電網等。戰略性能源領域包括氫能與燃料電池等。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乾熱巖等)、空氣能、海洋能、風能等深度開發利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與傳輸,儲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和微電網等。3.戰略性能源領域。核電燃料、建設、運行和延壽方面,高清潔、高能量密度特種油品,氫能與燃料電池,超導輸電,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等),深海與非常規油氣等。
  • 11家央企「錨定」廣東,高質量發展再添動能
    深化產業合作為戰略性產業集群「賦能」  當前,廣東正著力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轉變,提出培育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廣東與中央企業籤訂的多項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深化產業合作成為廣東與多家央企共同發力的方向。
  • 國家能源局: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 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
    原標題:國家能源局: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 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   12月22日召開2021年全國能源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需進一步提升儲能和調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到2030年的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接近現有規模的3倍,相當於美國目前全部發電裝機規模,超過了目前全球風電、光伏的裝機規模。這意味著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過去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未來十年仍要實現持續的高速發展。他同時表示,新目標進一步明確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是我國未來能源著力發展的方向,釋放了持續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明確的、強有力的政策信號。
  • 內蒙古曬出「十三五」能源發展成績單
    12月25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十三五」自治區能源發展取得的成就和「十四五」能源發展思路進行了發布。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能源局加快推進現代能源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新能源配儲能需求已覆蓋17省份(附匯總)
    11月18日,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公開徵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包含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等內容。從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著力推動清潔能源消納的需求來看,未來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制定,新能源發電側還可能為儲能帶來更廣闊市場。
  • 華昌化工氫能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西班牙關注氫能加快能源轉型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3、東嶽氫能材料正式啟動IPO進程,為氫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生產質子膜近日,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有限公司科創板IPO啟動會議召開。東嶽未來氫能是東嶽集團從事生產及銷售制氫能材料、制氫膜材料、包裝材料及含氟聚合物纖維業務的下屬公司,主要為未來氫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生產質子膜,填補了國內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