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

2021-01-04 掐指一算筆記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1950年的年底,寒冷的冬日,當毛主席聽聞愛子毛岸英犧牲的噩耗後,強忍著悲痛的淚水,娓娓道出了這一句令人肅然起敬的詩詞。

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註定是改變很多人人生軌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戰爭的炮火在鴨綠江一觸即發,百萬雄師前往異國,只為捍衛屬於自己國家主權領土、保衛無上和平的尊嚴。

毛岸英同志是百萬朝鮮大軍中的一縷平凡而勇敢的英魂,而在整個漫長的韓戰中,每一個來自中國的軍人都表現出了捍衛和平的決心以及炎黃子孫的氣血。

毛岸英

很難想像在敵我實力極度懸殊的情況下,中國的將士們如何扛著壓力打贏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但是已經可以知曉的是,整個戰爭的勝利完全是以數以萬計的生命換來的。

甚至於戰爭的前期,由於此前局勢的動蕩不安和軍備實力的懸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軍都處於極端劣勢,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局勢,一場絕地反擊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作為韓戰的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了,這於國而言,並非幸事。

一、砥平裡決不能丟

「軍人們的命可以丟,他們的天職本就是為這場戰爭服務。但是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砥平裡決不能丟。」李奇微用最大的聲音強調道:「砥平裡,是阻止中國軍隊戰爭的關鍵。」

李奇微

這是1951年一月,由於橫城的炮火,砥平裡的安危已經迫在眉睫。所有人都知道中國軍隊的介入對於韓戰意味著什麼,但凡明智之人都知道這個剛剛起步不久的國家並不是那種可以任人宰割的魚肉,而砥平裡,幾乎就是中國軍隊的命脈所在。

西線美9軍正潛伏在那裡,一旦志願軍進入了砥平裡,那麼這條部署多時的戰線就會全部暴露在志願軍眼睛下,而這樣的舉動無異於是親手為中國軍隊送上了一塊現成的肥肉。而李奇微的戰線也將一朝被推翻,屆時美軍不僅要承受巨大的損失,還要導致戰線整體縮水。

這對於美軍是致命的打擊,因此李奇微第一個站出來否決了鄧華對於橫城的攻略目標,而將整個策略唄重心放在了守護砥平裡上,在這一點上,他和韓先楚是一個目的。

這也是東西戰線的獨立意義所在,假若橫城戰爭大獲全勝,那麼也僅僅是一個戰術性勝利的問題,但是砥平裡對於兩軍乃至整個韓戰的戰線幾乎都起到了決策性的作用。

鄧華

只有東線進行了反擊,才能使得李奇微撤軍,戰局才能穩定下來,從這個層面上看,砥平裡必須放在橫城之前,否則一旦美軍增援到達,砥平裡缺口被堵住,東線反擊也就滿盤皆輸。

中美雙方都知道的砥平裡是整個戰爭的轉折點,所有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情況不妙。」聽著橫城傳來的一陣陣炮聲,砥平裡助手的法國軍官弗裡曼暗叫一聲不好。他有預感,連綿的戰火很快就要衍生到並不遠的砥平裡,而自己也到了明哲保身的時候了。

韓先楚

這並不是因為他對於軍隊的不信任,而是此時的砥平裡,實實在在只有一個法國營在堅守,而橫城的炮火幾乎是將砥平裡的守軍們嚇破了膽,可以想像,如若戰火延綿到砥平裡,面對數以萬計的中國軍隊,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營,不是成為俘虜,就是做了亡魂。

「都給我挖工事!再不挖,中國人來了我們就全部死定了!」他傳下令去。這是亡羊補牢的辦法,而越害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很快,四面八方都有密密麻麻的中國軍隊蜂擁而來,看來,中國軍隊要攻打砥平裡了。

二、「只許前進,不許撤退」

中國軍隊聲勢浩大的進攻恰巧印證了弗裡曼之前的猜想,他不做其他的打算,立刻著手撤退,而軍長阿爾蒙德也同意了這次撤退計劃。

大家都知道,面對這樣的中國軍隊,一個營的兵力實在是螳臂當車,這樣的犧牲是不必要的,即使砥平裡易守難攻,但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耗下去,撤退才是明智之舉。然而很快噩耗傳來,李奇微電報百裡傳令:「不許撤退,誓死守衛砥平裡。」

中國軍隊能夠看出砥平裡的核心作用所在,他如何看不出來?這砥平裡一旦拱手相讓,他的戰線就要面臨分崩析離的風險,因此砥平裡必須守住。

將在外莫敢不從。弗裡曼知道上面是鐵了心不許撤退,他只能咬著牙做出新一輪防守部署:調動所有現有可以調動的駐紮在砥平裡的軍隊,將他們收縮成為一個圓圈,組成環形防線,環形防線中間放置十輛坦克。

除此之外,他幾乎動用了一切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辦法,為了使得志願軍前進的路途變得更加困難,弗裡曼調動了非常大一部分軍隊在地面上潑上大量的冷水造成路面溼滑結冰;美軍更是派來飛機空投了大量的糧草彈藥。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志願軍的窘境,砥平裡本就易守難攻,地勢複雜,志願軍們更是糧草彈藥十分吃緊。弗裡曼的種種部署,使得這場戰爭的結束變得遙遙無期。

與此同時令人擔憂的是敵暗我明的敵情,情報在此時出了大問題,志願軍們之前收到的情報是敵軍只有一個營,而到達以後偵察兵們又發現了不止一個營和大量的工事。

更加糟心的是這支隊伍並沒有長期一起作戰,很多團長指揮部們都叫不上名字,大家幾乎都是各打各的,這樣一來,人數的優勢甚至快變成了劣勢。

由於通訊設備實在落後經過了一晚上的奮戰,大家依然沒有弄清楚形勢,甚至幾個攻下了馬山的團由於黑燈瞎火,還興奮的以為自己攻下了砥平裡,天亮之後一切才真相大白。將士們死傷慘重,我軍的銳氣也大不如前。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由於兩方軍備不同,天一亮,美國的轟炸機就幾乎是中國志願軍的命門,夜晚它們無法找到準確的轟炸目標,但是白天就一定是他們的天下。

而志願軍們則需要在躲過白天轟炸機的層層轟炸的情況下,靜候夜幕降臨,才能再次出擊。就這樣,白晝和黑夜的主場在交換,一個個戰士的生命丟在了戰場上。兩方互相損耗,這樣下去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14日晚上,隨著幾聲尖銳的轟鳴,原本漆黑的夜晚因為美軍飛機投下的照明彈而形容白晝,轟炸機再一次的出現,這一次,所有志願軍們都無法坐以待斃。短兵相接開始,經過激烈的酣戰,後半夜志願軍終於衝破了防線,眼看勝利在望,轟炸機卻再次扔下了照明彈,志願軍被迫中止突進。

15日晚上,李奇微的坦克開進了防線,美軍士氣大增,而此時的志願軍全部炮彈甚至不到四百發,無奈之中,彭德懷權衡利弊,忍痛下了撤退令,志願軍們緩慢向北方退去。

「砥平裡戰爭的勝利意義幾乎可以與英國第八軍隊在阿拉曼取得的勝利相比較。」毫無疑問的,砥平裡戰爭的勝利成為了美軍抵擋志願軍前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樣的失敗是致命的,致命的並不是因為戰爭本身所具有的失敗性質和損耗的人力物力。

最重要的一點,是砥平裡戰爭的失敗將志願軍的弱點完全的暴露在了美軍的眼前,通過砥平裡戰爭,美軍認識到了志願軍的主要弱點即是物資,而制衡志願軍最好的防止就是轟炸。志願軍的攻堅能力不理想,因此也堅定了美軍繼續韓戰的決心。

砥平裡的戰爭具有的負面意義巨大,但是也正是這場戰爭,讓彭德懷意識到了非常重要的的一點。「是時候回國一趟了。」面對死傷慘重的軍隊,彭德懷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作為中國志願軍的指揮官,他有必要親口向主席匯報戰況,並且申請支援,否則按照這個趨勢,這場戰爭的失敗,已經昭然若揭。20日,彭德懷收拾行囊回國,一路上,他躲過了重重美軍轟炸機的轟炸,心中只有一件事——求見主席毛澤東。

三、彭元帥連夜回國

21日,彭德懷步履匆匆的抵達中南海,還未來得及休息整頓連夜奔波的疲憊之色,就立刻趕往西郊玉泉山。

到達玉泉山的時候是下午一點鐘,毛主席正在睡午覺,看到神色匆匆的彭將軍,幾個警衛都面露難色——主席身邊人都知道,因為戰爭的影響和身體的原因,這段時間主席的睡眠質量並不如人意。

夜裡經常是輾轉反側徹夜不眠,白天又要忙於處理遠方戰報,合上眼小憩的時間已經少之又少。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下,彭德懷將軍的求見便多少顯得有些突兀和打擾。

然而彭德懷卻很固執,他不顧警衛員的阻攔,將上來勸說的秘書直接推到了一邊,幾乎是招呼都沒打一聲就推門而入,此時主席恰巧披衣而起,見是彭德懷進來,又聽聞外面吵鬧,心中便知道,怕是朝鮮戰事告急了。

「我一猜便是你彭德懷,也沒有其他人會在我睡覺的時候推門進來提意見了。」毛主席無奈道。彭德懷的警衛員怕主席責怪將軍叨擾,補充道:「元帥自20日離開前線來,竟沒有正兒八經的吃過一頓飯,只是路上匆匆扒拉幾口炒麵便來了。」

主席聽到這裡神色微變,只是略帶責備心疼說了句「身體要緊」,便讓警衛員準備一頓熱飯來。

彭德懷卻再也顧不上吃飯,匆匆吃了幾口便講述了自己在鴨綠江的所見所聞:「我自離開前線來,路過鴨綠江,天寒地凍之間,糧食草垛般堆起、食物棉衣也如同小山一樣高,可僅僅一天的車程,前線的戰士們卻一個接一個的凍死.......」

主席沉默著,點了一根煙,聽著數萬裡外同胞們的戰事。他早已經聽聞前線電報,美軍的坦克有著金剛不壞之軀,已經突進了砥平裡環線,志願軍們卻已經幾乎是四面楚歌,彈盡糧絕,多少將士們犧牲在冰天雪地與槍林彈雨裡,其中還包括自己的孩子毛岸英。

這些都是早已知曉的戰報,可今日從彭德懷的嘴中說出來,竟然再一次叫這個看遍風浪的偉人動容。當彭德懷親口告訴他毛岸英的死訊的時候,毛澤東並沒有像眾人以為的那樣流下眼淚,他只是沉默的抽著煙,很久以後才幾乎像是安慰愧疚的屬下那樣的語氣說道:「打仗,總是要死人的。」

無邊戰事未了,此時他先是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才是一個父親。

「能速勝是最好不過,不能,我們也絕不急於求成。」他這樣告訴彭德懷:「我身在後方,前線之艱難,我終究不能切身體會,穩中求勝是第一,你多費心,也多勞累。」

經過軍委擴大會的商議,戰略指揮部對於韓戰的志願軍進行了重組和部署,做出了增援前線的決定並且迅速開始落實。調動兵線西線的五萬七千兵力前往朝鮮前線進行增援,並且同時攜帶大量的彈藥和糧食。

武器方面對蘇聯武器庫進行了借調,並且責令東線近四萬多的兵力前往朝鮮進行武器補充,與此同時,三個師與19兵團的兵力也進行第二批的部署和斷後。

對於美軍的轟炸機做出戰略針對性調整和抵抗,派遣國內空軍緊急修築朝鮮機場,並且攜帶火箭炮、高炮等重武器進行打擊。

醫療方面,派遣總計4000輛汽車進行糧草和軍備的運輸,保證傷員的救治問題,派遣醫務人員前往朝鮮戰場,並且分撥十萬張病床進行預備的搶救,保證最基本的救治問題。

三月一日,彭德懷重返前線,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爭。砥平裡戰爭雖然失敗了,打破了中國志願軍的不敗神話,但是也讓指揮部開始逐漸正視到了自己的問題。

成為了韓戰中一次十分重要的「轉折點」。

《決戰朝鮮》是一部全景式再現韓戰歷史命運的經典作品,它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韓戰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領導層的博弈較量,朝鮮人民軍南徵的真相,中國出兵朝鮮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內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板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韓戰的種種迷思與誤解,真實出彩。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而這本《決戰朝鮮》,也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閱讀和學習。#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原價88元的《決戰朝鮮》,特惠價88元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血戰釜谷裡:志願軍1個連只剩7人,用衝鋒號嚇退敵軍1個營
    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場,裝備落後的志願軍以鋼鐵般的意志頂住了空前強大的多國部隊,讓整個世界震撼。經過血與火中一場場可歌可泣的戰鬥,志願軍的衝鋒號成為美英等多國部隊的夢魘。這毫不誇張,在韓戰時期,志願軍「鋼七連」曾用一聲軍號嚇退了敵軍的一個營。
  • 《金城戰役》志願軍將南朝鮮軍「四個師」打殘,逼迫敵軍談判籤字
    1953年6月8日,在通過之前的打打停停和多次談判,終於關於最後一個問題,戰俘問題達成協議。自此,韓戰停戰談判各項談判議程已全部達成協議。但是南朝鮮李承晚政治集團在釋放被俘人員的問題上,不按照談判協議執行,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名(志願軍被俘人員50名),並且不服氣的表示南朝鮮準備單方面繼續打下去,面對李承晚集團的挑釁和破壞,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於1953年6月20日向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偉大領袖毛主席)建議推遲籤字日期,同時毛主席於21日指示:停戰籤字必須推遲。
  • 志願軍戰士帶病作戰,一人打死120名敵軍,美軍武器立大功
    文 | 書生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英勇無畏的戰鬥英雄,他們中很多人默默無名不被世人所知,比如說一級戰鬥英雄餘新發。餘新發是浙江餘姚人,1920年底出生,抗美援朝爆發後參軍入伍奔赴朝鮮戰場,任志願軍第20軍58師175團3營機槍連排長。
  • 韓戰,到底是誰在使用「人海戰術」?兼論志願軍的「六個最」
    為期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將戰線從清川江畔向南推回了三八線附近,迫使美國在自其建國以來首份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在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中,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湧現出榮立三等功以上的功臣30餘萬名,榮立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超過6100個。
  • 美國做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美夢,志願軍出手痛擊,殲敵36000人
    「聯合國軍」司令部據此估計制定了一個新的戰略部署,集中其一線作戰部隊5個軍1 3個師,3個旅和1個空降團共21萬人,於11月24日發動了妄圖「聖誕節前結束韓戰」的總攻勢。在西線,美軍第8集團軍指揮美第1軍、第9軍和偽第2軍共8個師、3個旅和1個空降團的兵力,分兩路向新義州、熙川、江界方向進攻;在東線,美第10軍和偽1師聯合向江界地區突擊,另有一部沿東海岸向圖們江方向推進。
  • 韓戰:志願軍189師幾乎打光,2營在種子山陣地全軍覆沒!
    就是在這樣雙方懸殊兵力和裝備的對比下,志願軍566團2營4連的將士們依然在種子山堅守了整整三天的時間。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第五次戰役期間,志願軍戰士們最難熬的時段就是缺少吃的,而後勤部運送到作戰前線的一次炒麵,只能維持戰士們吃個三四天。等到種子山戰役打響的時候,炒麵早就已經吃完了,戰士們只能餓著肚子堅持戰鬥。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3500名志願軍潛伏一天一夜,殲滅敵軍3萬餘人,創下戰爭奇蹟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陸陸續續也參與了一些戰爭,其中抗美援朝是我國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國戰無不勝的神話,也讓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國的崛起。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志願軍的勇猛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風姿,同時他們還創造一項接著一項的神話。
  • 志願軍抗美援朝打的第一個阻擊戰,一個團堅守陣地五晝夜!
    335團團長是綽號「範老虎」的範天恩,他是日本寫進《韓戰名人錄》中唯一的一名志願軍團長,可見接下來的飛虎山阻擊戰在整個韓戰中的重要地位。範天恩一佔領飛虎山,馬上就命令一個營進攻軍隅裡,不過攻擊受挫。因為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也注意到了軍隅裡這個撤退路線上的漏洞,於是派美2師增援軍隅裡。
  • ...95歲戰地記者回憶抗美援朝戰爭: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事跡,要一直講...
    一部21萬字的反映韓戰的紀實文學作品《鴨綠江告訴你》,是他的「畢生心血」。他說,我不寫誰寫?不能叫人們忘了他們。他是抗美援朝老兵孫佑傑。他們是誰?他們,是孔慶三,是242團5連英雄連,是無數長眠於異國他鄉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
  • 志願軍疾進,突遇後撤的朝鮮人民軍指揮員,竟是曾經的解放軍連長
    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經過6個小時的激戰,4連共斃傷敵人 200 餘人。取得了黃草嶺戰鬥的初步勝利。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第 42軍阻擊南朝鮮首都師的槍聲,志願軍部隊在敵進我進中,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的序幕。一年後,中國人民將10 月25 日確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 韓戰後,全世界都對志願軍展開研究,英國人的評價亮了
    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表現讓全世界刮目相看。戰後,世界各國都對志願軍展開了研究。其中,英國人的評價非常到位,堪稱一絕。英國皇家大學戰略學研究會評價道:「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中共精銳軍隊,與機械化、技術裝備精良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其特色舉世無雙,在世界戰史上堪稱一絕」。
  • 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1950年6月25日韓戰打響後,弱小的南朝鮮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一路南逃。時任駐日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認為,如果丟了中國大陸後再丟了朝鮮,必將導致美國全面撤出亞太地區,於是多次對美國政府提出出兵的要求,並獲得了準許。
  • 韓戰:五個國家五個歷史版本!朝鮮最無語!!
    6·25戰爭的背景   蘇聯軍進駐朝鮮之後,金日成等朝鮮共產主義者們受到蘇聯支持開始掌握實權,並開始建立專制體制的基礎。在戰爭處於攻防狀態的同時,停戰會談開始召開,並最終達成了停戰協議(1953.7)。   6·25戰爭的結果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韓戰因何發生,我國為何會出兵?志願軍240萬,美國呢?
    為了繼續的牽制蘇聯,違背之前籤署的協議,在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扶植李承晚集團成立大韓民國政府,與三八線以北以金日城為領導人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對抗。從1948年開始,雙方在三八線地區就摩擦不斷,戰爭終于于1950年6月25日爆發。根據美國方面的史料記載,在戰前美國人所召開的會議上,杜魯門一直在強調三八線的重要性,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
  • 入朝突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告捷
    今年是紀念韓戰勝利70周年的日子。讓我們把鏡頭回到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紀念日)。當時雖然我志願軍已經在韓戰爆發前期,及時的組織軍隊採取晝伏夜出的方法將百萬大軍秘密送進朝鮮戰場。但是由於當時地圖,測繪工具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志願軍40軍118師在當天與韓軍發生了一個遭遇戰。在這十分危急時刻,志願軍素質過人,沉著應對,雙方激戰6天,在傷亡以少換多的情況下,首戰告捷。
  • 韓戰各國派出多少兵力,中國犧牲了多少志願軍?
    一般史學界把韓戰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是北朝鮮,發動了要統一南北朝鮮的戰爭。這一階段是從1950年的6月25號到1950年的10月25號。這一階段主要是北朝鮮發動的統一南北。朝鮮的戰爭。同時呢,也是美國武裝幹涉韓戰的開始。接下來呢,從1950年的10月25號到1953年的7月27號,這一段時間才是咱們嚴格意義上來說的抗美援朝戰爭。
  • 朝鮮女偵探截獲一本英文手冊,彭德懷閱後大喜:這是敵軍最高機密
    在70年前的那場戰爭中,中朝軍民休戚與共,親密無間地協同作戰,共御強敵,在戰場上用鮮血凝聚出了深厚的友誼。然而,因為志願軍參戰人數遠高於朝鮮人民軍的緣故,在當今的許多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當中,我們很少能看到朝鮮軍民在戰爭中起到過什麼作用。所以今天在這裡,筆者要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第四次戰役初期,朝鮮女間諜深入美軍營地截獲美軍最高軍事機密的故事。
  • ...中國人民志願軍|奧馬爾·布雷德利|朝鮮_歷史|韓戰|美國...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文/王衛星)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也是中國人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地區和平而進行的一場正義戰爭。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派出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