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火炬園為比賽獲獎企業提供融資對接機會。佛山火炬園供圖
10月底,由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主辦、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下稱「火炬園」)和佛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佛山賽區)、第八屆「珠江天使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七屆佛山農商銀行杯創新創業大賽(下稱「大賽」)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
36家科技企業突圍而出,攜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亮出「獨家秘笈」,展示出佛山近年來科技創新力量蓬勃生長的態勢。
從2014年到2020年,創新創業大賽漸成佛山科技創新的閃亮名片,其價值發現、創業服務和融資對接等功能日益顯著,吸引了越來越多創新創業者參與其中,在整個佛山地區開啟了一個連接昨天、構建今天、孵化明天的「雙創時代」。
撰文:王蓓蓓
超100名博士參賽
歷年來共扶持206家創新企業
「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水性二異氰酸酯,其作為由公司8項發明專利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材料,已經獲得4項專利授權。」佛山市精信匯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建明介紹公司核心產品時,信心滿滿。在本次大賽中,他所代表的公司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今年,佛山市共有209家企業報名參賽,94家成功晉級複賽,進入市總決賽的企業共36家。比賽分為初創組與成長組,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企業23家、新材料行業企業8家、生物行業企業5家。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廣東中鏈雲創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聊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藍啟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精信匯明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賽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一等獎,13家企業獲二等獎,18家企業獲三等獎。
「大賽聚集和整合了各種創新創業資源,激發了全民創新創業的熱情,掀起了創新創業的熱潮,不僅能打造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的平臺,還將助推佛山產業和城市升級。」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廣明說。
有別於以往比賽,今年的大賽結合佛山的產業結構特徵和未來發展方向,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三大領域。
「區分行業進行三場決賽,能夠藉助更專業的專家團隊的力量,對同行業內的項目進行橫向對比。今年的行業賽模式比往年的綜合性總決賽評比更具有針對性,避免了在技術、商業模式、市場潛力等方面,因不同行業之間難以相互比較高低的問題。」火炬園相關負責人說。
按行業類別比拼,今年參賽項目的質量也有顯著提升。據悉,今年參賽企業博士首次超過100人;高新技術企業42家,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涉及發明專利204件,專利總數較去年有大幅提升;50%的參賽項目來源於各孵化器和院所機構;還有11個區級以上的創新創業團隊項目。
佛山市科技局的獎勵資金也著重在這三大領域中尋找優質企業予以扶持,以期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促進區域協作和集聚發展、產業資源有效融合,讓佛山雙創事業煥發出新的光彩。
自2014年佛山首次舉辦創新創業大賽以來,佛山市財政資金總共投入3390萬,累計實現創新產值超60億元,共扶持206家中小微型創新企業,其中40%的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以賽為媒
磁聚創新資源
近年來,佛山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大賽是一項以「科技創新,成就大業」為主題的全國性創新創業比賽,不僅能為參賽者提供競賽平臺,利用大賽整合創新創業要素,還能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搭建服務平臺,助力其茁壯成長。
大賽設置了480萬元的獎金包,為參賽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科技貸款,同時設置了科創基金、雙創基地、市場推廣和上市輔導等一系列大賽服務,為優秀參賽企業提供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此外,還為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投融資訴求方面提供資源對接,力促參賽的優質企業衝出佛山,亮相全國。
「在整個參賽過程中,佛山市科技局、佛山火炬園及佛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對接了很多資源。對於創業者而言,獲獎是鼓勵也是鞭策,我們爭取明年在市場落地上取得更好成績。」廣東海聊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顏志威說。
創新創業活動不僅有助於產生大量新的企業,而且增加了企業的類別。大賽為各類企業注入多樣化基因,進而為區域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佛山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賈煊說,創新創業大賽對於佛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集和整合各種創新創業資源、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弘揚創新創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大賽這一平臺是實施「雙創」戰略的重要抓手。
經濟增長不僅以新技術,新知識的商業化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前提,更以科技型企業的不斷生成和迅速成長為依託。此時,能夠幫助科技型企業從初創到茁壯成長,並順利進行科研成果轉化的孵化器,其存在的必要性愈發顯露。
做好創業服務支撐,厚培創新土壤。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佛山國家高新區正是通過舉辦大賽,藉助佛山火炬園等科技載體,匯聚創業資源與企業的對接交流平臺,幫助創業企業解決創業遇到的問題,通過全生命周期、全鏈條式孵化服務,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實現創新企業和項目高質量成長的目標。
孵化育成全鏈條
打造科創集聚高地
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的快速孵化、成長,背後是以創新到創業的全鏈條服務作為支撐。
當前,國家、省關於孵化育成體系建設思路已明確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加速推進科技孵化育成體系高質量發展,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將各類資源和服務有效集成,形成適應科技企業發展的完整生態系統,加快推動孵化質量提升。」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佛山火炬園在建立全方位孵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上,也在規劃運用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將投融資服務與企業智慧財產權緊密結合,讓「知產」升級變「智產」,全面提升園區科技金融平臺運營能力。
梁廣明說,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火炬園會提供不同的孵化場所及服務。「初創、新興的小微企業,我們提供卡座或共享辦公室作為眾創空間,對產業型項目則會提供孵化全鏈條,從眾創到孵化,再到加速階段,我們根據企業需求實時匹配不同服務。」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配套齊全、孵化體系完善的科技園區,才能真正吸聚產業,留住人才。
佛山火炬園以五大創新主題、六大重點創新平臺和七大服務構成了一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形成精品火炬園的孵化體系。從「一個構想到一個卡位、從一個卡位到一家公司、從一家公司到一個基地」,火炬園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梯次孵化模式,滿足企業各種成長階段的需求。
目前,火炬園孵化核心區已引進企業342家、已畢業企業約100家、園區產值超百億元;引入領軍人才6人,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約30人。這些成長起來的企業和人才團隊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一批畢業企業更是成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中堅力量,科技企業孵化器儼然成為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梁廣明說,接下來,火炬園將打造成為佛山服務體系最完整、配套能力最齊全、園區環境最優美、最具文化特色及產業平臺最集聚的「大火炬園」的樣板園區。繼而規劃建設「大火炬園」科創集聚高地、「新材料產業園」和「聚錦科創園產業加速器」等重點項目,圍繞產業賦能連結內外資源,以發展成百萬平方米規模的產業基地為目標,建設成為粵港澳科創成果轉化高地、高技術產業化科創集聚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