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聚「雙創」要素 打造科創高地

2021-01-08 網易

  

  佛山火炬園為比賽獲獎企業提供融資對接機會。佛山火炬園供圖

  10月底,由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主辦、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下稱「火炬園」)和佛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佛山賽區)、第八屆「珠江天使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七屆佛山農商銀行杯創新創業大賽(下稱「大賽」)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

  36家科技企業突圍而出,攜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亮出「獨家秘笈」,展示出佛山近年來科技創新力量蓬勃生長的態勢。

  從2014年到2020年,創新創業大賽漸成佛山科技創新的閃亮名片,其價值發現、創業服務和融資對接等功能日益顯著,吸引了越來越多創新創業者參與其中,在整個佛山地區開啟了一個連接昨天、構建今天、孵化明天的「雙創時代」。

  撰文:王蓓蓓

  超100名博士參賽

  歷年來共扶持206家創新企業

  「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水性二異氰酸酯,其作為由公司8項發明專利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材料,已經獲得4項專利授權。」佛山市精信匯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建明介紹公司核心產品時,信心滿滿。在本次大賽中,他所代表的公司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今年,佛山市共有209家企業報名參賽,94家成功晉級複賽,進入市總決賽的企業共36家。比賽分為初創組與成長組,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企業23家、新材料行業企業8家、生物行業企業5家。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廣東中鏈雲創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聊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藍啟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精信匯明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賽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一等獎,13家企業獲二等獎,18家企業獲三等獎。

  「大賽聚集和整合了各種創新創業資源,激發了全民創新創業的熱情,掀起了創新創業的熱潮,不僅能打造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的平臺,還將助推佛山產業和城市升級。」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廣明說。

  有別於以往比賽,今年的大賽結合佛山的產業結構特徵和未來發展方向,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三大領域。

  「區分行業進行三場決賽,能夠藉助更專業的專家團隊的力量,對同行業內的項目進行橫向對比。今年的行業賽模式比往年的綜合性總決賽評比更具有針對性,避免了在技術、商業模式、市場潛力等方面,因不同行業之間難以相互比較高低的問題。」火炬園相關負責人說。

  按行業類別比拼,今年參賽項目的質量也有顯著提升。據悉,今年參賽企業博士首次超過100人;高新技術企業42家,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涉及發明專利204件,專利總數較去年有大幅提升;50%的參賽項目來源於各孵化器和院所機構;還有11個區級以上的創新創業團隊項目。

  佛山市科技局的獎勵資金也著重在這三大領域中尋找優質企業予以扶持,以期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促進區域協作和集聚發展、產業資源有效融合,讓佛山雙創事業煥發出新的光彩。

  自2014年佛山首次舉辦創新創業大賽以來,佛山市財政資金總共投入3390萬,累計實現創新產值超60億元,共扶持206家中小微型創新企業,其中40%的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以賽為媒

  磁聚創新資源

  近年來,佛山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大賽是一項以「科技創新,成就大業」為主題的全國性創新創業比賽,不僅能為參賽者提供競賽平臺,利用大賽整合創新創業要素,還能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搭建服務平臺,助力其茁壯成長。

  大賽設置了480萬元的獎金包,為參賽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科技貸款,同時設置了科創基金、雙創基地、市場推廣和上市輔導等一系列大賽服務,為優秀參賽企業提供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此外,還為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投融資訴求方面提供資源對接,力促參賽的優質企業衝出佛山,亮相全國。

  「在整個參賽過程中,佛山市科技局、佛山火炬園及佛山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對接了很多資源。對於創業者而言,獲獎是鼓勵也是鞭策,我們爭取明年在市場落地上取得更好成績。」廣東海聊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顏志威說。

  創新創業活動不僅有助於產生大量新的企業,而且增加了企業的類別。大賽為各類企業注入多樣化基因,進而為區域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佛山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賈煊說,創新創業大賽對於佛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集和整合各種創新創業資源、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弘揚創新創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大賽這一平臺是實施「雙創」戰略的重要抓手。

  經濟增長不僅以新技術,新知識的商業化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前提,更以科技型企業的不斷生成和迅速成長為依託。此時,能夠幫助科技型企業從初創到茁壯成長,並順利進行科研成果轉化的孵化器,其存在的必要性愈發顯露。

  做好創業服務支撐,厚培創新土壤。佛山市科學技術局、佛山國家高新區正是通過舉辦大賽,藉助佛山火炬園等科技載體,匯聚創業資源與企業的對接交流平臺,幫助創業企業解決創業遇到的問題,通過全生命周期、全鏈條式孵化服務,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實現創新企業和項目高質量成長的目標。

  孵化育成全鏈條

  打造科創集聚高地

  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的快速孵化、成長,背後是以創新到創業的全鏈條服務作為支撐。

  當前,國家、省關於孵化育成體系建設思路已明確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加速推進科技孵化育成體系高質量發展,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將各類資源和服務有效集成,形成適應科技企業發展的完整生態系統,加快推動孵化質量提升。」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佛山火炬園在建立全方位孵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上,也在規劃運用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將投融資服務與企業智慧財產權緊密結合,讓「知產」升級變「智產」,全面提升園區科技金融平臺運營能力。

  梁廣明說,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火炬園會提供不同的孵化場所及服務。「初創、新興的小微企業,我們提供卡座或共享辦公室作為眾創空間,對產業型項目則會提供孵化全鏈條,從眾創到孵化,再到加速階段,我們根據企業需求實時匹配不同服務。」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配套齊全、孵化體系完善的科技園區,才能真正吸聚產業,留住人才。

  佛山火炬園以五大創新主題、六大重點創新平臺和七大服務構成了一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形成精品火炬園的孵化體系。從「一個構想到一個卡位、從一個卡位到一家公司、從一家公司到一個基地」,火炬園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梯次孵化模式,滿足企業各種成長階段的需求。

  目前,火炬園孵化核心區已引進企業342家、已畢業企業約100家、園區產值超百億元;引入領軍人才6人,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約30人。這些成長起來的企業和人才團隊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一批畢業企業更是成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中堅力量,科技企業孵化器儼然成為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梁廣明說,接下來,火炬園將打造成為佛山服務體系最完整、配套能力最齊全、園區環境最優美、最具文化特色及產業平臺最集聚的「大火炬園」的樣板園區。繼而規劃建設「大火炬園」科創集聚高地、「新材料產業園」和「聚錦科創園產業加速器」等重點項目,圍繞產業賦能連結內外資源,以發展成百萬平方米規模的產業基地為目標,建設成為粵港澳科創成果轉化高地、高技術產業化科創集聚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璧山:重大科創實體項目重磅推進 搶佔科創高地
    9月20日,重慶大學城(璧山)雙創生態社區項目裝修改造工程全速推進。該項目以原企業天地為核心,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通過布局大數據為核心要素,運用物聯網、雲計算數據5G智能電網等先進科技成果建立智慧園區,匯集重慶大學優質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科研中試基地。今年以來,璧山區重大科創實體陸續啟動建設或加速推進。
  • 申江嬰:用科創打造「雙創」升級版
    在這裡,創新創業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旋律;在這裡,創新創業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在這裡,科創融入了城市發展的靈魂,也成為創博會的永恆主題。        他表示,2018中國創業創新博覽會將是一場科創的思想盛宴、科創的全景展示,我們將用科技創新不斷打造雙創升級版,堅持以科創為核心推動全面創新,把科創的引領作用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發揮。
  • 湘潭高新區:聚焦科技引領 打造創新高地
    以「打造智造谷、建設自創區」為目標,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湘潭高新區聚焦科技引領,正在打造一片創新高地。在高新區全區,2020年安排科創有關獎勵逾1200萬元。重獎科技創新的背後,是一整套不斷完善的科創體系。在機制創新上,圍繞科技創新、雙創等重點,出臺了「湘潭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十條」,在園區運營模式、新業態、新經濟等方面做出了改革探索。2019年底新設立科技創新局,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服務管理工作。
  • 紫金港科技城成為杭州「雙創」高地
    目前,入駐紫金港科技城的阿里雲計算產業園、菜鳥供應鏈金融、每日互動、浙大鳴泉、豐禾石油等一大批科技企業,已經成為科技城內最亮麗的「雙創」風景,科技城也由此成為了杭州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雙創」高地。紫金港科技城於2017年啟動建設,目標成為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龍頭。
  • 中科育成、東升科技落戶創新谷,打造濟南科創園區高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18日,以「打造濟南科創園區高地」為主題的四方共建中科育成(濟南)創新中心、東升科技齊魯創新谷中心正式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晶格廣場籤約落地。籤約儀式上,濟高智慧谷趙軼凡女士首先發表致辭,表示此次籤約標誌著在創新谷高質量發展版圖上,隆起了一塊「常創常新」的科創產業高地,晶格廣場做好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轉化及外溢企業發展需求的準備,將與企業協同發展,推動科創產業升級,同時積極爭取各項政策,為入駐企業和高端人才提供優質服務。
  • 「東南四北」四大科創高地,204家科改示範企業,打造科創尖兵
    特徵2:「東南西北」四大科創高地啟示未來科改企業名單告訴我們,中國初步形成「東南西北」四個有潛力打造的科創高地。這既是對目前科技發展資源區域集中特點的量化反映,也能充分說明,如果措施得當,北京首都打造京津冀一體化的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科創高地,具有較好資源條件基礎。東部的上海及周邊地區,也集中了眾多科改企業。上海市有13家企業入選,江蘇7家企業入選,浙江4家企業入選,安徽4家企業入選。
  • 成都醫學院著力打造具有醫學特色的「雙創」高地
    2019年,學校成立「創新創業學院」,校長樊均明兼任院長,老年健康開放大學獲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立項,瞄準養老和老年健康領域的社會所需,探索「萬眾創新」與「健康中國」目標的有機結合,統籌校內外資源,統合「雙創」教育實施、項目挖掘、種子項目培育、校企項目對接及成果轉化等,開始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的「升級版」。
  •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以五大發展平臺,打造面向大灣區的發展高地
    6月23日,佛山市禪城區委四屆八次全會召開,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表示,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建設聚錦科創園、東平數字創新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城北大健康城、鳳翔灣都市產業區、佛山綜合保稅區等五大發展平臺,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對接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發展高地。
  •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發布
    規劃確定戰略目標為: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引領性科創策源地,建設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和創新創業生態最優區三大戰略高地。  全球新材料創新中心。依託寧波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發揮科研基礎優勢,聚焦高性能磁性材料、先進碳材料、新型膜材料、海洋新材料和智能複合材料等未來重點創新方向,持續集聚一批科研走在前列的國際性研發機構、團隊和人才,打造代表國家參與全球新材料產業創新競爭的主平臺。  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發展高地。
  • 鎮海莊市:奮力建設 甬江科創大走廊核心區
    今年11月底,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2019~2035)》,規劃提出,將依託甬江-姚江水系以及交通廊道,構建「一廊雙片」的總體空間格局。其中,雙片中的北片,將以寧波新材料研發園、寧波大學以及中官路雙創大街為核心,打造高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三條優勢產業鏈和集成電路材料、石墨烯兩條先導產業鏈,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功能。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工智慧產業要素對接會在松江舉行
    12月7日上午,2020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年會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工智慧產業要素對接會在松江召開,區委書記程向民出席並致辭,歡迎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聯盟的企業家們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策源地松江投資發展,共建共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 「薈萃金沙·磁聚英才」! 沙坪垻區2020年人才發展主題活動即將啟動
    「薈萃金沙·磁聚英才」主題活動既是唱響重慶英才品牌的一項重要舉措又是深化沙坪垻與各大高校校地合作重要載體更是不斷引聚優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平臺    2020年11月5日,「薈萃金沙·磁聚英才」沙坪垻區2020年人才發展主題活動將在重慶大學重磅開啟。
  • 加速集聚科創資源,打造創新創業高地 濟南在增速換擋期跑出發展...
    全面開啟新徵程的重大任務,全面把握新奮鬥目標的總要求,濟南市已吹響向新發展階段進軍的號角,加速集聚科創資源,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匯聚發展新勢能。讓我們通過一項項舉措、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故事,一起來追尋各區縣以錯位競爭謀求突破這條生動軌跡,聆聽在增速換擋期跑出發展「加速度」的鏗鏘足音。
  • 首批4個浙江省實驗室開建 以超常規力度打造世界級科創高地
    浙江省實驗室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預備隊」為目標,將進一步重塑我省實驗室體系,推動我省基礎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高起點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堅實保障。  之江實驗室牽頭建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浙江省實驗室,布局智能感知、智能網絡、智能計算、大數據與區塊鏈、智能系統五大研究方向,打造智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的核心高地。
  • 累積孵化近350家雙創企業 航天科研院擬打造深圳國際科創中心
    「航天科創雲用TOC的形式提供TOB的服務。」航天科創公司總經理李宏表示,該平臺能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可提供辦公空間服務、政策輔導、需求發布與對接、園區基礎服務、企業課堂、科創福利等近20類百餘項服務。據介紹,依靠科技創新服務雲這一數位化共享平臺,航天科創中心打造了由近50家緊密協作企業組成的生態企業圈,形成股權合作企業15家。
  • 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創城建設指揮部成立 黃欽揭牌
    1月4日,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創城建設指揮部暨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管理辦公室掛牌成立。市委書記黃欽為建設指揮部揭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柏長嶺,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共同為管理辦公室揭牌。《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正式發布。
  • ...湘潭高新區「雙創」服務升級版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今天起,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推出「高新|新發展·高質量」系列報導,重點展示湘潭高新區在濃鬱雙創、科創氛圍,合力攻堅重大項目,重點布局產業鏈建設,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全力做好民生實事等方面的成果,敬請關注。目前,除西交智造、數造科技等3D列印龍頭企業以外,高新區還集聚了萌境智能等一大批3D列印技術中小企業,形成了產業集聚的良好態勢,要素集聚不斷強化。3D產業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寫下了一個生動註腳。
  • 走進園區丨江陰高新區全力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高地
    江陰高新區全力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高地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科創載體平臺,是集聚資源要素的重要支撐和依託,也是發展轉型的突破口和主戰場。在平臺載體建設上,江陰高新區創新思路,全力構築「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產業園」全過程孵化體系。一方面,圍繞自主可控,深化產學研合作,加深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動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研究生培養基地等科研機構落地高新區,牢牢掌握自主創新的「方向盤」。
  • 上海徐匯:為打造全球科創高地當好「店小二」|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這裡便是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又稱西岸智慧谷,是上海市徐匯區打造的未來上海人工智慧國際總部。西岸智慧谷的建設是徐匯區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打造全球科創高地當好「店小二」的一個工作縮影。近年來,當地正是憑藉最密集科研資源、最密集三甲醫院和高校人才庫的區域優勢,緊盯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著力構建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奮力打造長三角G60區域合作創新高地——致金華市第19屆工科會...
    ,在長三角G60科創區域合作中積極主動作為,「借智」轉型、「借力」升級,最大限度集聚G60科創區域創新資源要素,不斷釋放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槓桿效應,不斷拓展科技合作「朋友圈」,奮力打造長三角G60科創區域合作創新高地,為金華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