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如果涉及到邏輯的東西,那麼if函數就不得不提了,這個也是其他邏輯函數的一個基礎。
先看一下if函數的語法。#excel
看不懂英文沒關係,來解釋下。
正常If可以說有3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判斷的條件(不填時默認是0),第二個參數是條件成立時返回的值,第三個參數是條件不成立時返回的值。
例如,=IF(C2=」Yes」,1,0) 表示如果C2單元格中是Yes值,那麼則返回 1, 否則返回0。
在實際工作中,單個判斷條件使用的情況比較少,更多情況是進行嵌套使用。
例如:在一次數學考試中,超過90分是優秀,60分到90分是合格,60分以下是不及格。
這就需要進行嵌套操作。
判斷的思路是這樣的:
1、首先判斷分數是否小於60分,如果小於60分,那麼就是不及格,判斷結束。否則進入下一步。
2、如果來到這一步,首先判斷是否小於90分,如果是,那麼返回合格,判斷結束。否則進入下一步。
3、來到這一步就是優秀,那麼判斷結束。
有了思路就可以寫公式了。
首先是第一次判斷,=if(B2<60,」不及格」,下一個判斷)
第二步判斷時,分數可能大於90分,也可能在60分和90分中間,所以需要重新進行一次if判斷,=if(B2<90,」合格」,」優秀」)
將兩步合併成一個if函數,即得到嵌套公式:
=if(B2<60,」不及格」,if(B2<90,」合格」,」優秀」)),結果如圖所示。
上面介紹的二級嵌套,如果邏輯更複雜,那麼可以在裡層if中重新進行嵌套。需要說明的是裡面輸出文字時需要在英文狀態下輸入雙引號」」。
Excel中sum函數使用方法
Excel表格如何進行雙線、三線表頭設置,讓數據更直觀
Excel自動抓取網頁數據,數據抓取一鍵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