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方緊逼下,華為的「自衛戰」已經打響。近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亮出了最關鍵的武器——自研的鴻蒙2.0手機作業系統。明年,華為手機不僅會全面支持鴻蒙,華為還意圖創下中企手機作業系統進軍海外挑戰谷歌與蘋果的先例。
鴻蒙系統手機12月發布
當全世界都以為華為要按下「暫停鍵」的時候,華為卻按下了「加速鍵」。昨天,華為在其開發者大會上相繼開放了鴻蒙系統應用開發、智能硬體開發、安全與隱私等論壇。
「分布式」和「多場景」技術是鴻蒙的核心能力,也是其未來能否成功的根基。憑藉自研的這些技術,鴻蒙將成為手機和各種物聯網設備的作業系統。餘承東舉例稱,通過多設備協同,未來的手錶可變成導航儀和智慧型手機協同。此外,鴻蒙不管在手機、Pad或更大的屏上,都可實現大小屏與橫豎屏的自適應。
鴻蒙還提供可視可說AI賦能的能力,用AI語音即可控制手機或電視,使人機互動體驗得到提升。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也舉例稱,未來鴻蒙手機和物聯網烤箱一碰,智能烤箱就能根據手機裡的菜譜做出各式佳餚。這得益於鴻蒙不是單設備系統而是跨設備系統。例如智慧屏可運行很多體感遊戲,這時鴻蒙手機就可秒變體感遊戲手柄,這是其他手機作業系統所無法比擬的。王成錄說,過去中國不少軟體是沒有「根」的,都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再創造,很容易被「卡脖子」。要想擺脫這種局面,就得從底層框架進行自主創新。
鴻蒙2.0已擁有大屏、手錶等版本,華為還將於12月發布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明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並支持鴻蒙,給智慧型手機體驗帶來提升。
據了解,華為P40和mate30系列手機用戶有望成為鴻蒙系統的第一批嘗鮮者。目前,鴻蒙在體驗方面已達到安卓系統約8成。
構建生態體系仍需破局
眼下華為正經歷美國制裁,從作業系統到晶片,再到各種手機應用軟體,諸多環節都受到影響。這倒逼華為不得不開發鴻蒙系統並建設HMS移動應用生態。而華為的目光已對準全球,或藉此跨出自研作業系統出海揚帆的第一步,創下中企的先例。
為此,華為鴻蒙系統的研發投入已達上億元,其系統幾乎每天都在改進完善。
相比技術,生態建設更難。在智慧型手機興起之初,谷歌與蘋果先入為主,基本瓜分了移動應用生態市場。隨後曾有巨頭也想建立手機生態體系,如微軟、黑莓和三星等,但至今無一能夠逾越安卓與iOS的軟體生態體系高牆。
華為的底氣來自哪裡?餘承東表示,去年華為手機在被制裁的情況下仍超過2.4億臺發貨量,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在中國和全球的市場份額都是第一,出貨量達1.05億臺。龐大的用戶數量,使得華為有了打造HMS生態的基礎。
在華為8000名工程師、180萬名全球開發者的支持下,目前HMS生態已集成9.6萬個應用,擁有4.9億活躍用戶。不過相比安卓生態的約280萬個應用,華為還需奮起直追。
關山重重路迢迢。如同華為本次大會的主題詞「Together」,在安卓生態受到眾多手機廠商支持時,國內其他手機廠商能否跟進參與,讓HMS生態更枝繁葉茂顯然也至關重要。
「晶片危機」考驗中國智造
在華為人看來,「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然而即便有了鴻蒙作業系統和HMS生態,華為手機仍未完全脫離險境。
時至今日,中國通信產業仍面臨著「缺芯少魂」的窘境。雖然鴻蒙作業系統即將上線,但對於「晶片危機」來說,目前尚看不到有效解決方案。華為作為國內手機企業研發與製造的集大成者,面對國外的重重強敵,今後能否繼續以「匠心」讓中國智造在國內外乘風破浪,甚至實現與蘋果、谷歌三分天下,仍需要時間的考驗。
北京日報記者 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