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已經有大量媒體報導 ,在今年9月11日這一天,華為將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鴻蒙2.0版本內核以及應用框架資源,消息還透露了搭載鴻蒙的眾多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PC、手錶和智慧屏等眾多產品。
讓人驚訝的是,據說華為即將發布的下半年旗艦機mate 40也將搭載鴻蒙2.0,要知道系統剛剛發布肯定有很多的bug,無法在手機上流暢運行,需要幾個大版本的更新才可以。這其中的原因,要等正式發布了之後才知道,不過,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鴻蒙的前景並不是太樂觀。
雖然,大家對鴻蒙都抱了很大的期許,但是現實卻非常的殘酷。目前移動端作業系統基本被安卓和蘋果所壟斷,安卓系統佔比為77.14%,IOS系統佔比是22.83%,而其他端行動作業系統相加也佔比也只有0.04%,這個份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很多手機廠商和軟體商都有發布自己的行動作業系統,包括黑莓,微軟,三星,諾基亞,阿里雲等,雖然都投入巨大,但是都曇花一現。要想在蘋果和谷歌的夾縫中成長起來,不僅需要實力,還需要勇氣。鴻蒙是成長為世界第三大移動端作業系統,還是重蹈三星和微軟的覆轍,這是一個所有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
在這裡,以三星和微軟舉例做一些基本的分析,以供網友們參考,如果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回復討論。
很多網友說,只要擁有足夠多的手機終端,作業系統就能迅速做起來,三星,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曾經一年就能銷售3億臺手機,夠多的吧。而且,三星是世界唯一一家擁有全產業鏈的手機廠商,從內存,快閃記憶體,處理器,屏幕都可以自給自足,硬體實力可以稱得上恐怖。自然,三星也要把自己的短板作業系統這一環補齊。
2011年9月28日,英特爾三星宣布將會聯合開發一款新的作業系統:Tizen,從研發開始,這個系統就是一個跨屏系統,可以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車載系統,是不是有點和現在的鴻蒙相似?
2012年1月初,三星發布了Tizen 1.0版本,開始放開測試,配合這套系統的推廣和使用,不過,效果並不是太理想,從2012年到2019年,三星的Tizen系統手機也僅僅推出了不足5款,而且還都針對印度低端市場的入門機。那正是智慧型手機的野蠻生長的時代,作業系統後面有一長串的名字:黑莓,塞班,蘋果,安卓,Palm WebOS,微軟等等。
到了2014年,在iOS之外,安卓系統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優勢,作為Tizen系統發起聯盟之一的某日本運營商表示,沒有能力同時支持三款作業系統,直接就退出了Tizen 聯盟。自此,Tizen系統一蹶不振,據我看來,原因有三:
1、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已經超受到了大眾所喜歡,三星突然開發一個新的系統,需要用戶改變使用習慣,這本身就面臨著很大的市場壓力及消費者壓力較大。而且生態是一個軟體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用戶數量不多,開發者們得不到應用收益,自然失去了開發的動力。
2、競爭對手太多,朋友太少,獨木難支。三星在推廣Tizen系統中也拉來了一班盟友,比如英特爾、華為等國際巨頭等。但是這些盟友都是競爭對手,不是一個生態圈的夥伴,更多的只是跟一下看看風頭。
2015年以後,三星基本放棄了Tizen系統在手機的應用,而是直接調頭將Tizen系統直接用於相機、智能手錶、智能電視、媒體播放機、機頂盒和智能家居,並試圖在物聯網方面佔據先機。這樣的策略,讓三星的Tizen系統陷入高開低走的局面,一直沒有自己的生態,幸運的是改變了策略。在安卓發展勢頭最強勁的時候,並沒有去硬碰硬在手機上與安卓對抗,而是轉換陣營,給自己還留下了一線生機。
華為現在的鴻蒙與三星有一點不同,有點農村包圍城市的味道,先從智能家居,穿戴設備慢慢開始,慢慢向核心區域的手機發力,等到未來生態成熟的時候直接移植到鴻蒙就可以了,而且據說鴻蒙的系統操作和安卓基本相同,用戶不用改變使用習慣,可以平穩過渡。
2010年10月微軟宣布了他的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簡稱WP。
系統的界面和Windows 8非常相似,磁貼設計,第一眼看非常驚豔,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這種設計非常的醜,所以剛發布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預測它會失敗,
微軟一開始就向蘋果學習,把生態圈搞得太封閉了,當時手機要用安裝WP系統必須要匹配硬體配置,例如處理器屏幕等等,從而達到最高優化,微軟走蘋果的路,但是卻沒有自己的硬體,只靠手機廠商的配合,以為統治了PC桌面,也能統治手機桌面,但是事與願違,很多廠商不想根據他們的配置來做手機,反而投入更加開源的安卓。
到了2011年11月,終於一些廠商願意嘗試並做出相匹配的手機,諾基亞,HTC都加入了行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該系統,因為他的手機造型和現代化的設計,同時期也發布了新的WP8.0版本設計更加現代化,但是8.0版本內核全部整改了一遍,以前的7.0手機不支持升級為8.0版本,這下把老用戶的心全傷了。同時生態也沒有建立起來,WP系統是近年來最可惜的。
首先該系統內存佔用不大,相比安卓來說資源佔用也比較少,後臺運行軟體可以完全的終止,使用該手機幾乎不用清理內存,其次該系統運行速度也是相當的快,同樣的網速下WP系統下載速度比蘋果手機還要快不少,而且軟體流程方面可以媲美蘋果系統。
但是由於生態系統過於匱乏,應用太少,漸漸用戶都遠離了,現在淪為一個玩家體驗的系統。無視消費者,放棄手機廠商,不懂得熱點營銷,也不懂得利用粉絲效應來幫忙宣傳,是WP失敗的主要原因。
隨著鴻蒙2.0系統發布時期越來越近,很多用戶都非常的期待,網上議論紛紛,希望華為這次能給大家帶來應有的驚喜,不過,鴻蒙要成功,華為還有必須要跨過的四道坎,跨過去了,一片坦途,跨不過去,一切歸零。
1、用戶體驗
面對市場上已經出現過的系統,華為怎麼能夠讓用戶體驗出差別?就像之前的WP系統,其實過去那麼多年了,現在依然有不少人還在懷念,同樣在體驗差異化的時候,怎樣才能讓用戶感到不陌生,畢竟一個新的系統用戶需要時間去適應。如果能夠把現在的EMUI系統進一步優化,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還有千萬改變現有的使用習慣,手機現在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習慣就再也回不去了。
2、生態
在國內市場裡面,阿里系和騰訊系這兩家廠商幾乎覆蓋了日常出行,假如少了一家,日常體驗都會非常的糟,當然字節跳動也做得非常不錯,在短視頻等方面實力非常強勁。幸運的是,國內基本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加入了鴻蒙系統的適配行列。
3、開放
華為如果把鴻蒙系統開放給友商,國內其它手機廠商,會不會放棄安卓,加入鴻蒙,讓華為既是裁判員又是選手,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除一兩個品牌之外,其他問題不大,主要看鴻蒙是否需要用戶重新適應,如果不需任何學習時間,大家又何樂而不為呢?
4、投資
建立生態肯定會非常的花錢,其實是為了目前主流的APP,但仍有一些小的APP沒法去適配,畢竟財力有限。不過照目前華為的各種舉動,包括提供10億美金獎勵開發者,與西工大共同組建鴻蒙菁英班,免費資助諸多大學,就是為建立鴻蒙的生態在做準備。有一點華為可以很有底氣:不差錢。
那麼華為鴻蒙系統什麼時候能讓普通用戶使用呢?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近,一個作業系統的正式使用,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還需要大量的BUG測試和體驗優化。不過,華為在現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應該會加快速度,把鴻蒙推向市場的。
以上部分圖文內容來自螞蟻Talk的視頻作品:
分析三星的Tizen、微軟的WP系統,華為鴻蒙系統會重蹈覆轍不?
視頻詳細內容請在西瓜視頻搜索「螞蟻Talk」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