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PINK1-Parkin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線粒體質量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調控異常與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相關。已有研究表明Parkin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飾參與線粒體自噬調控過程,但Parkin蛋白的去泛素化酶及其調控線粒體自噬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趙永良研究組發現,去泛素化酶USP33通過去除Parkin蛋白Lys435位點的K63泛素鏈來調控線粒體自噬的發生,進而調控神經毒性劑MPTP誘導的神經腫瘤細胞的凋亡。
-
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和自噬調控新機制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2020年12月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tophagy activity 的研究論文,
-
生物物理所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及調控機制
光反應階段中光信號經由一系列蛋白最終轉變為氧化還原信號,通過硫氧還蛋白(TRX)調控卡爾文循環及大量下遊反應。葉綠體磷酸核酮糖激酶(PRK)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是卡爾文循環的關鍵酶,分別消耗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並均受到TRX的氧化還原調控,處於還原態時為激活狀態,氧化態時為失活狀態。
-
種子萌發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鑑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植物激素能調控種子的休眠和萌發,脫落酸(ABA)促進種子的休眠,而赤黴素(GA)能刺激種子的萌發。研究種子的萌發及其對激素的響應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克隆鑑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發現該基因正調控ABA合成關鍵基因NCED1的轉錄,促進ABA的合成,從而負調控種子的萌發。
-
植物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招募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植物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招募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2019-05-09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張欣團隊揭示ULK1/ATG13調控有絲分裂期自噬及腫瘤生長的重要機制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張欣課題組發現ULK1/ATG13調控細胞分裂期自噬及腫瘤生長的重要機制,相關論文以ULK1-ATG13 and their mitotic phospho-regulation by CDK1 connect autophagy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2020年,Mouradi EI Hout等人在《Molecular Cancer》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rosstalk between autophagy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的綜述,詳細介紹了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間的關係。
-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維持了造血幹細胞的功能
伴侶蛋白介導的自噬維持了造血幹細胞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5:40:50 2021年1月1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na Maria Cuervo和Britta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這一發現為研究靶向這一途徑是否對臨床有益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圖片來源:Nature在過去的十年裡,免疫療法在治療許多實體癌症(那些不是由血細胞形成的)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展,這些實體癌症對早期的治療嘗試沒有反應。其中一個進步是檢查點抑制療法的發展。
-
納米藥物在胰腺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納米藥物與安全性研究組副研究員李娟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孟幻合作在胰腺癌治療的納米藥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Use of ratiometrically designed nanocarrier targeting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在組蛋白研究上取得的新成就,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被稱作SCAR-seq的新技術,這使得他們解決了儲存在組蛋白中的表觀遺傳信息在DNA複製和細胞發生分裂時是如何傳遞的問題,並且成功地鑑定出一種當細胞發生分裂時負責細胞記憶傳遞的蛋白,即MCM2,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下的2020年,生物研究湧現出哪些亮點?
Science Advances: 調控自噬的新機制CHK2已被證實參與DNA損傷激活細胞自噬的調控,但CHK2在調控細胞自噬方面的具體機制還未清楚。 2020年1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袁健研究團隊發表了關於DNA損傷激活的自噬調控的新研究。該研究揭示了CHK2-FOXK(包括FOXK1和FOXK2)信號軸在調控DNA損傷介導的自噬中起著重要作用。
-
植物免疫研究與抗病蟲綠色防控:進展、機遇與挑戰
「專輯」將回顧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我國在生命科學各領域所取得的重要進展和突出成就,展望未來發展趨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組發現, TPR1可能通過結合組蛋白去甲基化酶HDA19抑制負調控因子DND1和DND2激活植物免疫反應; 發現WRKY70轉錄因子和importin-β超家族成員MOS14介導的NLR蛋白免疫信號傳遞新機制. 我國學者還在免疫相關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自噬以及轉錄組和蛋白組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
江蘇基地學校2021屆高三第一次大聯考生物——細胞自噬
江蘇基地學校2021屆高三第一次大聯考生物——細胞自噬原題(江蘇基地學校2021屆高三第一次大聯考生物)20.(9分)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損壞的蛋白或細胞器被雙層膜結構的自噬小泡包裹後,送入溶酶體進行降解稱為細胞自噬,這是細胞內物質進行周轉的重要過程,基本過程如圖1。
-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饒子和...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饒子和及王祥喜/步志高研究團隊入選 2020-02-2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2017-09-27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研究揭示細菌發動蛋白IniA調控結核耐藥的新機制
8月2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率領的上海科技大學科研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俊傑課題組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Mycobacterial dynamin-like protein IniA mediates membrane
-
Nature|SNX5介導病毒自噬與抗病毒免疫力
撰文 | 楊鐵鐵責編 | 兮自噬(autophagy)是廣泛存在的依賴於溶酶體的細胞物質降解過程,參與調控細胞內多種生理、病理過程。自噬對機體的免疫功能亦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調控先天免疫力、獲得性免疫力和炎症反應,以及選擇性降解細胞內病原微生物等多層次的機制提高機體的抗病毒免疫力【1,2】。
-
生科張傳茂課題組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他們發現,人源BAF(Barrier to Autointegration Factor)蛋白在執行功能時受到SUMO化修飾所調控,並進一步闡述了SUMO化修飾調控BAF在間期細胞核內定位,進而維持間期細胞核的完整性,調控細胞周期進程的功能及其內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