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但壽命的長短由於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和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的差異的影響,會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素控制的。那麼,怎麼預測壽命的長短呢?這4個指標會告訴你,早了解身體會早受益!
1.心率
生命學家說,長壽的秘訣就是讓心臟儘可能跳得從容些。正常成年人的心跳次數每分鐘在60-100次以內是屬於正常的,如果過快或者過慢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心率提示我們很多健康信息,在大量飲酒、情緒不穩、運動時都會使心跳加快,所以作為信號徵兆,心率的快慢會告訴你身體是否出現問題。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很重要,堅持適度運動會使靜息心率偏慢,可以使心臟得到鍛鍊又不至於心跳過快,靜息心率偏快的人會增加發生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指數,並且也會增加死亡率,所以心率是預測長壽的有效指標。
2.走路速度
走路對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其狀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們的身體狀況,並且從走路的速度還能看出一個人能否長壽。據研究: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步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身體能量,所以步速能預測壽命。
3.手勁大小
手勁大小也就是握力,這個大小程度是由前臂屈肌的發達程度決定的,能側面反映全身的力量狀況。如果手勁比較大的話就說明身體素質比較好且力量也很充足,相反如果握力比較弱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小的話會增加患慢性病的概率,尤其是心臟病、腦中風。所以如果你想延長壽命,提高手勁的大小,最好、快捷的方法就是多做一些類似手部的科學運動,這對健康也格外重要。
4.體重
肥胖是「百病之源」,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肥胖脫不開干係。肥胖的人群即使當下身體處於健康,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暴露的問題也會隨之增多,過於肥胖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會影響壽命的長短。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測腰圍,若男性的腰圍大於90釐米,女性的腰圍大於80釐米,那麼可能是超重了,需要採取措施控制。
決定你壽命的除了先天條件就可能是後天的生活習慣了,所以你可以在平時通過上述4個指標自我檢測,根據檢測結果調整生活方式來達到長壽健康的目的。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瑾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