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制下光伏、小水電和抽水蓄能電站的系統容量優化配置方法

2020-08-17 電氣技術

團隊介紹


羅仕華,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劃運行,與能源系統中可再生能源整合優化。作為學生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布式光伏與梯級小水電互補聯合發電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2018YFB0905200)。


胡維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電力與能源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人工智慧在現代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等研究。主持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的縱向課題5項,作為課題負責人和核心成員參與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丹麥國家戰略研究基金、歐盟地平線2020戰略規劃基金和中丹可再生能源合作基金等資助的國家級縱向課題15項。

發表論文170餘篇(含SCI檢索論文80餘篇,中科院一區/二區論文50餘篇),發表的論文被引用2400餘次,h-index為26(Google 學術數據),獲IEEE會議最佳論文3次。

擔任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專刊和《電工技術學報》專刊特約主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專刊客座編輯等,並擔任亞洲能源與電氣工程研討會IEEE AEEES 2020大會主席、亞洲智能電網國際會議IEEE ISGT Asia 2019程序委員會主席、IEEE電力電子學會成都分會主席、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人工智慧與電氣應用專委會副秘書長等學術職務。獲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黃琦,教授,博導,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IET Fellow,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廣域測量與控制技術、智能電網先進測量與測試技術、能源交易與信息支撐技術等方面研究。

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以第一完成人榮獲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已獨立或合作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檢索90餘篇,EI、ISTP檢索150餘篇,申報專利100餘項。

現為國家科技部能源領域十三五規劃專家組成員,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劃諮詢評價專家,四川省能源化工領域十四五規劃專家組長。擔任ISGT Asia 2019 大會主席,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and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程序委員會主席和Energy Engineering、電測與儀表、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前沿期刊等期刊編委。

導語

本研究針對電力市場下的新能源發電技術,以經濟性為目標,實現市場機制下混合能源系統的容量優化配置。

項目研究背景

近年來,在市場環境下進行電力改革已成為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將新能源電力引入現階段的電力市場並提高新能源發電的經濟性是當前新能源研究的一大課題。由多種可再生能源電站(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有機結合而成的混合能源系統則被視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一些可再生能源豐富但當地配電設施並不完善的地域,建立併網混合能源系統是補充用電需求、滿足供電安全的有效方法。考慮到當前電力市場發電側的激烈競爭,如何對混合能源系統進行容量優化配置使其在電力市場中更具競爭力是新能源企業與投資的關鍵。

目前對混合能源系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光混合系統的運行及容量優化問題上,考慮到我國西部省份豐富的水力資源以及水光互補特性,將水電這一成熟的清潔能源整合到系統中無疑對混合能源系統在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依託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四川小金縣示範區的水光儲系統,探討存在外部大電網供電基礎上併網的水光儲系統容量配置問題。

論文所解決的問題及意義

為填補目前以小水電站為主體的混合能源系統研究空白,本文建立在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的資源:光伏電、小水電和抽水蓄能為主體的混合能源系統上,綜合考慮新能源發電原理與歷史全年數據,建立三個主體電站組成的混合能源系統模型。

基於此,提出雙層規劃模型,探索混合能源系統投資成本與售電收益之間的關係,得出具有最大經濟效益的系統容量優化配置。

論文方法及創新點

針對以光伏電站、小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為主體的混合能源系統,本研究首先建立包含三個主體電站的混合能源系統模型;其次,為平衡系統的投資成本及運行收益之間的博弈關係。

本研究提出採用雙層規劃模型來解決混合能源系統的容量優化配置問題。其中:

1)建立以系統投資成本最小為優化目標的上層目標函數,而在研究投資成本時,傳統的研究方法中很少考慮投資成本規模效應,即生產規模增大帶來的邊際成本遞減,本研究在計算混合能源系統建造總成本時,為更加精確地貼合實際將這一效應納入了模型中;

2)建立系統優化運行年售電收益最大為下層目標函數。

相較於其他研究,本文採用了不同的上、下層求解算法。上層混合能源系統規劃問題具有強非線性特性,啟發式算法是當前解決該問題的較好選擇。

本文採用了線性遞減慣性權重粒子群(Linearly Decreasing Inertia Weight, LDIW)算法對其進行求解,並對比其他算法證明其優越性,而下層運行問題則運用序列二次規劃(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算法進行求解。

利用LDIW算法和SQP算法求解文中的雙層規劃模型的具體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混合能源系統雙層規劃模型求解流程

研究人員通過展示混合能源系統中最優容量的小水電站在有儲能方式與無儲能方式下優化運行的結果對比(圖2a)和有儲能方式時最優容量的抽水蓄能電站的運行結果(圖2b),證實雙層規劃模型優化系統運行的有效性,如圖2所示。

同時,通過有儲能方式與無儲能方式下混合能源系統在建造周期內獲得的經濟效益對比,表明容量優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如圖3所示。

圖2 (a) (b)


圖3 兩種模式下混合能源系統的經濟效益

為衡量本文中提出的雙層規劃模型中利用LDIW算法求解上層問題的優越性及效率,採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求解並與之對比,見表1。

表1 各算法結果對比

結論

本研究以面向電力市場的新能源發電技術為基礎,建立由光伏電站、小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組成的混合能源系統模型,並基於該模型提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混合能源系統容量優化配置方法。

研究表明:

1)以建設成本和運行收益作為上下層目標函數的雙層規劃模型,在對系統每小時運行優化的前提下研究系統的容量配置,同時考慮各個主體電站投資成本的規模效應,是提高電力市場下混合能源系統經濟性的有效方法。

2)相較於無儲能方式的系統,具備抽水蓄能電站的混合能源系統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水電站棄水情況,而且還體現出更優良的經濟性,在項目周期內獲得的經濟效益是無儲能方式下的2.6倍。

3)針對本文提出的雙層規劃模型,利用LDIW算法求解上層規劃問題對比利用PSO算法、GA算法,無論是在計算時間還是求解最優解上都更具有優越性。

引用本文

羅仕華, 胡維昊, 黃琦, 韓曉言, 陳哲. 市場機制下光伏/小水電/抽水蓄能電站系統容量優化配置[J]. 電工技術學報, 2020, 35(13): 2792-2804. Luo Shihua, Hu Weihao, Huang Qi, Han Xiaoyan, Chen Zhe. Optimization of Photovoltaic/Small Hydropower/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System Sizing under the Market Mechanism.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20, 35(13): 2792-2804.

相關焦點

  • 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抽水蓄能電站可以利用其儲能作用實現削峰填谷,提高系統運行的平穩性,提高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提高電力系統經濟運行水平,實現社會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十二五」期間,清潔能源迅猛發展,堅強智能電網加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迎來發展戰略機遇期。
  • 投資76億元 浙江磐安抽水蓄能電站開工
    12月23日,山西渾源、浙江磐安、山東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3座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267億元,總裝機容量450萬千瓦。其中,位於浙江的磐安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安裝4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以500千伏電壓接入浙江電網,工程投資76.08億元,計劃2028年竣工投產。
  • 利用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實現光伏抽水蓄能互補系統的智能調度
    、運行與控制,作為學生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布式光伏與梯級小水電互補聯合發電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導語作者以光伏-抽水蓄能互補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考慮光伏發電與實時電價的不確定性,以100%消納光伏為前提,構建考慮併網點功率波動和抽水蓄能經濟效益的模型。
  • 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六臺座環蝸殼圓滿吊裝完成
    日前,由水電七局機電安裝分局承擔安裝任務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最後一臺(4號)機座環蝸殼順利吊裝就位,標誌著豐寧抽蓄電站一期工程六臺座環蝸殼圓滿吊裝完成。每臺座環蝸殼最大高度2350毫米,總重約164.2噸。
  • 浙江將再添特大號「充電寶」 投資76億元的磐安抽水蓄能電站開工
    其中,位於浙江的磐安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安裝4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以500千伏電壓接入浙江電網,工程投資76.08億元,計劃2028年竣工投產,屆時浙江將再添一特大號「充電寶」。截至2019年底,浙江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約1500萬千瓦,規模化和商業化開發水平較高,但間歇性、波動性特徵影響了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消納。
  • 吉林省內首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500kv主變壓器受電完成
    吉林敦化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組500kv主變壓器受電完成,由中電建水電十四局施工。敦化抽水蓄能電站是東北電網和吉林電網為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規劃設計的。電站建成後,在系統中承擔調峰、填谷、調頻、調相、事故備用及黑啟動等任務,將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與布局,提高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水平,促進節能減排。電站計劃2021年6月30日首臺機組發電,2022年4月30日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科普知識:什麼是抽水蓄能電站?
  • 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動員
    其中,山東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101.86億元,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設計年抽水電量24億千瓦時,計劃於2029年竣工投產。據介紹,山東電網規模大,火電裝機多、容量超過1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增長快速,現已超過3000萬千瓦,電網峰谷差不斷擴大,調峰壓力日益突出。
  • 抽水蓄能電站:用水做成的大型蓄電池
    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句容項目部總經理周偉說。 抽水蓄能電站有助於改善特高壓電網的運行特性,更好地接納區外來電,更好地消納跨區清潔能源。提高電力系統安全可靠性,在特高壓電網中充分發揮「穩定器」、「調節器」、「平衡器」的作用,提高系統整體經濟性,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汙染防治。
  • 中國最大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20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標誌中國目前最大抽水蓄能電站6臺機組全部併網。6號機組併網後,機組振動、擺度、推導軸承溫度正常,測量數值達標優良標準,具備移交條件,自此,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
  • 中國最大抽水蓄能電站:績溪抽蓄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來源:中國發展網來源:中國發展網城12月20日電(記者張浪)20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標誌中國目前最大抽水蓄能電站6臺機組全部併網。6號機組併網後,機組振動、擺度、推導軸承溫度正常,測量數值達標優良標準,具備移交條件,自此,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
  • 國內最高水頭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轉輪吊裝成功
    自2017年6月獲得長龍山電站4臺350兆瓦抽水蓄能機組研製任務以來,東方電機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以建設「綠色、精品、典範、和諧、創新」的美麗長龍山工程,創造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新輝煌為目標,組建最強團隊、配置最優資源,著力將長龍山機組打造成為精品工程。
  • 中國能建籤署菲律賓Mapanuepe 500MW抽水蓄能電站項目EPC合同
    12月22日,中國能建國際公司、廣西工程局和長江國際工程設計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雲籤約的方式,與馬帕乃頗水電公司(MHPC)籤署菲律賓Mapanuepe 5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EPC合同。效果圖該項目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三描禮士省馬帕乃頗湖泊附近,總裝機容量500兆瓦,電站樞紐主要由上水庫、下水ku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及地面開關站等建築物組成。
  • 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
    12月20日,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6號機組一次併網成功,實現一年「五投一併」業界新紀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超過目前安徽省已有、在建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總和,成為安徽省最大抽水蓄能電站。葛洲壩機電公司負責6臺機組的安裝和附屬設備、廠房和開關站的建設任務。
  • 中標| 中國電建水電六局機電安裝分局遼寧清原抽水蓄能電站機電...
    中國電建水電六局機電安裝分局清原抽水蓄能電站機電金屬結構項目部半掛牽引汽車採購項目中標/成交公示中國電建水電六局機電安裝分局清原抽水蓄能電站機電金屬結構項目部半掛牽引汽車採購項目(項目編號:POWERCHINA-0106006-20010)評標工作已經結束,現對中標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日期
  • 裝機容量1200MW 安徽寧國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
    北極星儲能網訊:安徽寧國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正在公示階段,項目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霞西鎮境內,裝機容量1200(4×300)MW,電站年發電量12億kWh,年抽水電量16億kWh。電站建成投產後,將承擔華東電網電力系統的調峰、填谷、儲能、調頻、調相及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
  • 南網調峰調頻公司肇慶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啟動
    近日,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在廣東廣寧縣召開肇慶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程建設動員會,標誌著該項目前期工程正式啟動。  電站站址位於肇慶市廣寧縣,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約70億元。2020年7月,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與肇慶市人民政府籤訂了《合作推進肇慶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發建設框架協議》,電站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高效完成前期工程開工準備工作。  據了解,抽水蓄能電站利用電力系統負荷低谷時的電能將下水庫中的水抽至上水庫,轉化為勢能儲存起來,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庫發電。
  • 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進入蓄水發電階段
    峰嶺環抱,水流湍急,這片充滿魅力的山水間,深藏著世界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日前,由中國能建葛洲壩(600068)二公司承建的電站下水庫開始蓄水,標誌著工程由建設階段進入蓄水發電準備階段。
  • 報告認為到2030年歐洲需部署108GW抽水蓄能電站和電池儲能系統
    根據國際水電協會(IHA)的調查,在過去五年中,歐洲的水力發電和抽水蓄能設施的裝機容量以每年約1%的速度增長,到2019年已經達到251GW。這種微弱的增長大致與歐洲輸電系統運營商網絡組織的設想相吻合,也就是到2030年歐洲水力發電和抽水蓄能設施的裝機容量將達到277GW,到2040年將達到280GW。
  • 安徽最大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
    自此,安徽省最大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主廠房發電機層全景該電站全面投產後,將主要服務華東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事故備等,對保障「皖電東送」,促進長三角地區能源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最大抽水蓄能電站「火力」全開 打破7次行業紀錄
    12月20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標誌中國目前最大抽水蓄能電站6臺機組全部併網。6號機組併網後,機組振動、擺度、推導軸承溫度正常,測量數值達標優良標準,具備移交條件,自此,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