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帳通:萌動「馬太效應」|愉見財經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兩個月前,金融壹帳通(OCFT.US)在紐交所上市時,一名券商分析師與我有過一場討論,達成三個共同觀點:

- 第一,to B的大年真的到了;

- 第二,金融數位化市場潛力巨大,賦能機構線上作業能力的科技公司大有可為;

- 第三,作為金融科技獨角獸,金融壹帳通接下來會漸漸顯現出「馬太效應」,因其精準提前踩點了金融數位化,也因其已有的行業佔有率。

To B和To C的關鍵點不同。To C講究營銷策略,而To B更考驗整體布局,以及既有行業客戶與合作案例的積累與背書。

兩個月後,出現了兩樣驗證,讓金融壹帳通的想像空間更為明晰。

驗證一,根據金融壹帳通昨日發布的2019年年報(未經審計),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8億元,同比增長64.7%;隨著第三方客戶的認可度持續提高,金融壹帳通2019年來自第三方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7%,速度遠大於整體收入增長。

截至去年末,金融壹帳通共擁有3707家客戶,是中國所有科技雲服務平臺中客戶數量最多的企業。客戶涵蓋中國所有主流銀行(6大國有銀行及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險公司。

此外,金融壹帳通近三年優質客戶數分別為40家、221家、473家,2019年錄得大幅增長114%。

「這份財報證明了我們戰略的成功實施。」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執行長葉望春表示。

驗證二,在近期新冠病毒疫期,全在線的、更安全的科技戰「疫」,成了各家機構前所未有的強烈需求;線上復工的能力,也成了機構們數位化建設的大閱兵。

而金融壹帳通對機構的相關業務賦能與產品實力也藉此見了真章——比如運用智能辦公、智能銷售、智能風控、智能客服、智能理賠(下稱「五大智能」)科技抗疫,全流程打通金融機構前、中、後臺業務和經營管理流程,推行全在線遠程辦理各項業務。

「馬太效應」線索一

數位化轉型大有天地

Y

能把疫情從對經營的挑戰改寫成一次市場機遇,源自金融壹帳通對數位化轉型的預判與提前布局。疫後,市場對數位化轉型的需求必將進一步被推動。

如同中泰證券最新調研報告中的判斷:疫情短期內對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業務造成負面影響,但對金融科技的發展起到催化,金融機構加大金融IT投入,加快數位化轉型,監管部門對於金融科技公司參與金融業務進行規範和引導,給予一定的發展空間。

對金融壹帳通而言,這是一場早已備之的「厚積薄發」。

金融壹帳通提供的科技產品數量超過50種,主推的12大解決方案覆蓋了銀行、保險、投資等金融服務行業的多個垂直領域,以及從營銷獲客、風險管理、運營管理到客戶服務的全流程服務,和從數據管理、智慧經營、到雲平臺的全體系底層技術服務。

具體到此次疫情期間,金融壹帳通用「五大智能」為零售銀行、投資、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線上全流程綜合服務方案。比如:

- 助力銀行實現疫期線上展業與智能營銷,提供金融業務在營銷獲客、客戶評估、產品設計、業務管理等方面實現標準化、數據化、信息化;

- 智能語音平臺,可在銀行客服無法按時返工、無法集中辦公時,助力電銷客服不停業,智能客服提供智能語音導航、坐席輔助、在線機器人、智能知識平臺、智能質檢等解決方案,以客服語音機器人替代大量人工客服,使新契約回訪減少57%成本、提升50%外呼回訪效率;

- 助力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審批流程,通過移動銀行、在線遠程辦公智能遠程貸款業務,利用智能風控完成信貸面審,實現貸款業務全流程零距離辦理;

- 助力資產證券化實現「資產上鏈、業務上雲」,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兩大核心技術,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效率、增強風險識別。

……

再深入到一些業務細部的觀察點。譬如說,基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金融壹帳通整合內部的「快樂平安」、「知鳥」等APP產品,並擴容即時通訊、直播、線上課程和培訓等功能,對外輸出給金融機構,以支持大量企業遠程辦公能力。

以「知鳥」APP為例,這本是平安自主研發的一款移動學習平臺,經過金融壹帳通的加急對外輸出,外部已有數萬代理人使用該產品,潛在用戶數激增。僅2月11日一天,某保險公司在知鳥平臺的學堂直播,單日場次近17000場,觀看人次245萬,在線峰值70多萬人。

另一個觀察點是車險層面。疫情期間,線下處理交通事故過程中,當事人、交警、保險查勘員存在大量的人員接觸。為避免交叉感染風險,金融壹帳通上線了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快賠一體化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中的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可以讓當事人視頻報案,交警遠程取證、在線判定責任,系統出具電子版責任認定書,將事故信息同步保險公司理賠系統,並且可以一鍵對接救援、推薦修理廠並提供高品質配件供應。

解決方案中還包括警保信息共享平臺和遠程定損平臺,警保信息共享平臺連接交警和保險公司,遠程定損平臺供保險行業協會及保險公司使用,可實現小額案件遠程定責查勘定損一體化完成。

截至目前,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已處理33多萬件事故,平均處理時長從40分鐘降低為5分鐘,每天民警處理事故量從人均20件提升到300件,每天輕微事故擁擠時間從1小時減少到15分鐘。

再一個觀察點是銀行層面。當監管方面三令五申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快速且大量的信貸支持,換一個視角,對於銀行們來說,對風控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乃至面臨考驗。

這一需求讓金融壹帳通的長期布局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比如,疫情期間金融壹帳通推出智能風控輕量級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進件、智能貸後,全面升級無紙化線上貸款業務流程:申請流程簡化60%,進件、審批效率由原來1~2天提升至最快10分鐘,欺詐率降低37%。據悉,目前多家城商行和農商行已經接入。

事實上,即便沒有這場疫情來加速激發線上金融服務的巨大市場需求,回顧2019年,金融數位化轉型已經是必由之路,各大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開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泰證券研究亦稱,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轉型和系統上雲,是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短期內受疫情影響得到催化。

金融壹帳通既有的產品布局已具領先優勢,一場疫情宛如一塊試金石,反讓他們的「酒香香出巷子深」。據悉,他們也正在與現有客戶和新客戶積極合作,幫助客戶轉向基於雲的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我們將努力保持領先地位,幫助我們的客戶在競爭日益激烈和多變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葉望春表示。

「馬太效應」線索二

從「獲客」走向「深化」

Y

金融壹帳通的客戶經營策略靜水流深。其運用的是「採用-深化-融合」的模式拓展客戶,並採用基於交易的收費模式,強調的是與客戶逐步深化合作,因此對於存量客戶的業務挖掘有著很大潛力釋放空間。

具體來說,在最初期,金融壹帳通使用價格較低、甚至免費的「鉤子產品」來鉤住客戶,此後通過交叉銷售向客戶提供高價值產品,最終實現公司平臺與客戶業務深度融合。

此外,在業務初期,金融壹帳通僅向客戶收取初裝費,後續則基於交易量,包括基於平臺的貸款額、服務使用次數、API調用次數等向客戶收取費用。

這樣的模式更容易被金融機構客戶接受。換句話說,這也使得金融壹帳通與客戶利益長期綁定,分享客戶業務增長。

順著「採用-深化-融合」的漸進梯度,此次財報數據證實了金融壹帳通已經從「獲客」走向「深化」,亦即正式步入第二階段。優化高價值產品,增強核心客戶粘性,已經成為發展重點。

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優質客戶的收入貢獻上升了51%,達13.06億人民幣。客戶通過金融壹帳通平臺處理的零售貸款業務量為912億人民幣;處理的中小企業貸款業務量為391億人民幣;車險理賠處理量為500萬件。

財報中的第一個證據,是優質客戶數與優質客戶平均產品購買數。對比招股說明書與此次年報可以發現,2016年公司優質客戶平均購買1.7個產品,到2018年,這一數字迅速提升至3.0個;同期,優質客戶數也從2017年的40家增長到2018年的221家。2019年,優質客戶數快速升至473家,增長達114%。

金融壹帳通CFO羅偉傑分析稱:「優質客戶已經從使用『鉤子產品』轉向使用高價值產品,使用產品數增加意味著他們對我們的依賴度正在增加。」

財報中的第二個證據是毛利率。金融壹帳通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27.5%增長至2019年的32.9%,增長了5.4個百分點,側面折射出金融壹帳通產品的不斷增強和多樣化。

當客戶粘性步步深化,以現有473家優質客戶數對比同期3707家的整體基數,再加上「中國所有科技雲服務平臺中客戶數量最多的企業」的地位,金融壹帳通將打開的想像空間不容小覷。

據介紹,未來金融壹帳通將繼續優化產品,滿足金融機構日益增長的需求。例如,在銀行產品方面,公司強化了風控模塊,並推出了AI客服功能。此外,AI客服功能還與代理人管理工具、智能救援解決方案一同加入了保險產品的解決方案中。

平安證券研報預計,金融壹帳通每年推出新產品20個左右,2020~2022年每年新增220個優質客戶,新增優質客戶平均貢獻收入約200 萬元。

此外,金融壹帳通在近兩年還加大了海外布局力度,將其創新應用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截至去年末,其在海外已與14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合作關係。其中包括,在日本,金融壹帳通與日本SBI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開始運營,旨在把基於雲的AI技術服務帶給日本的區域銀行;在菲律賓,金融壹帳通與UBX籤署合作協議,用區塊鏈技術服務菲律賓數千家中小企業。

也正是由於為後續跨越式發展打下根基、埋下「馬太效應」的伏筆,即便已錄得高增長的營業收入,但在對科技、研發的持續投入之下,金融壹帳通扭虧尚需時日:其2019年全年經營虧損為人民幣17.01億元,歸屬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61億元。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不久前曾表示,金融壹帳通50%的成本是放在新產品上的,如果不做新產品的話馬上可以盈利,但金融壹帳通還會持續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和投入。

相關焦點

  • 叩響規模效應 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帳通踏入業務成熟期
    尤其是逐漸顯現的生態效應,讓金融壹帳通逐漸清晰了發展方向,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響應。自今年4月以來,金融壹帳通的股價實現了月線五連陽,已攀升至24.64美元。 作為平安旗下四大科技獨角獸之一,金融壹帳通的這個拐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全新的開端。 商業模式成型 運營收入高速增長 營收規模持續增長,各項成本進一步降低,這是金融壹帳通本季財報的縮影。
  • 叩響規模效應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帳通踏入業務成熟期
    尤其是逐漸顯現的生態效應,讓金融壹帳通逐漸清晰了發展方向,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響應。自今年4月以來,金融壹帳通的股價實現了月線五連陽,已攀升至24.64美元。作為平安旗下四大科技獨角獸之一,金融壹帳通的這個拐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全新的開端。
  • 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或將加強協同效應
    有分析認為,新的人事變動後,平安科技體系各家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或將更進一步。黃宇翔將升任平安科技總經理據相關人士透露,黃宇翔晉升為平安科技總經理,是由於其「在推動金融壹帳通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卓越成就」。據公開資料顯示,黃宇翔2016年10月加入金融壹帳通並擔任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推動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的研發。而在黃宇翔加入壹帳通之前,就曾擔任平安科技副總經理及平安集團投資系統的首席信息執行官,負責平安集團內部專業公司投資系統的開發,及建立平安集團雲技術投資計劃。
  • 金融壹帳通旗下平安壹帳通虛擬銀行開啟試營業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6月24日,香港平安壹帳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平安壹帳通銀行」或「PAOB」)今日宣布,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下啟動試營業。平安壹帳通銀行為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壹帳通」)(紐約證券交易所:OCFT)的全資子公司,該銀行將致力於通過優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和創新先進的技術,來創建虛擬銀行生態圈。該行於2019年5月獲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虛擬銀行牌照,目前正拓展多元化業務,包括個人銀行業務及中小企銀行業務。
  • 金融壹帳通又一名高管離職!
    金融壹帳通官網顯示,邱寒辭職前擔任金融壹帳通聯席總經理、金融壹帳通零售前CEO,其在官網高管排名中僅次於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金融壹帳通聯席總經理陳蓉。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在股票解禁前夜,金融壹帳通股價出現了一波明顯上漲。2020年5月6日金融壹帳通股價開始異動,到6月15日創下上市新高20.81美元,股價剛好翻倍,其總市值也達到了75億美元。
  • 打造智能開放平臺 金融壹帳通智能風控入選2020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
    近日,第一財經公布了「2020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名單,金融壹帳通憑藉全流程智能風控而大放異彩,榮獲「2020年度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智能風控獎項。金融壹帳通通過整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數十項前沿科技,涵蓋從系統到終端的7大核心產品,全面覆蓋渠道管理、進件、面審、審批、催收等在內的貸前、貸中與貸後的貸款全流程。
  • 金融壹帳通人事調整 增強與平安系協同效應
    金融壹帳通常務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銀行雲CEO官黃宇翔調任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科技」)總經理,其首席技術官一職由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兼零售及保險一帳通CTO李捷擔任。此外,來自平安智慧城的區海鷹調任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
  • 金融壹帳通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成效明顯
    中國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金融壹帳通最新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顯示,隨著產品不斷優化和平臺效應體現,其第三季度虧損明顯收窄,營業收入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
  • 金融壹帳通旗下平安壹帳通銀行試營業
    中證網訊(記者 高改芳)平安壹帳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平安壹帳通銀行)24日宣布,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下啟動試營業。平安壹帳通銀行為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 NY)的全資子公司。
  • 金融壹帳通的爆發,對中國平安意味著什麼?
    中國平安(601318)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NYSE)發布未經審計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5.81億元,同比增長29.6%;  毛利率由2019年同期的28.5%上漲至34.8%;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毛利率由2019財年同期的49.4%下降為46.0%;淨虧損為4.15億元,較2019財年同期持平,仍處於虧損狀態。
  • 金融壹帳通人事調整 加強公司的科研實力
    金融壹帳通記者同時獲悉了金融壹帳通另外兩項新的人事任命:金融壹帳通原總經理助理李捷將接替黃宇翔任首席技術官一職,聘任區海鷹擔任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對於此次人事調整,金融壹帳通表示,成立五年以來,金融壹帳通一直注重人才梯隊的培養,擁有了一支成熟穩定的科研團隊,具備過硬的科研實力。而此次任命還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科研實力。
  • 金融壹帳通又現高管變動:黃宇翔卸任副總經理等職位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金融壹帳通又現高管變動:黃宇翔卸任副總經理等職位 李捷接任CTO 中國網財經7月28日訊 (記者 楊暢)近日,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又現人事變動,該公司7月24日發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黃宇翔因個人工作原因卸任副總經理一職
  • 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金融壹帳通高管平安體系內變動 或將加強協同效應)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金融壹帳通再次出現了高管人員大變動。
  • 金融壹帳通正式登陸馬來西亞
    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金融壹帳通(NYSE: OCFT)今日宣布,正式在馬來西亞設立新公司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馬)私人有限公司,以科技服務當地金融機構,同時促進全球金融數位化轉型升級。
  • 金融壹帳通:科技,讓金融更簡單
    科技賦能 壹帳通為小微企業「解渴」金融壹帳通,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公司?例如,金融壹帳通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智能金融超市,可以幫助在小微企業快速獲得流動資金。只需關注「壹企業」的公眾號,進行用戶註冊,就可以為企業自動匹配最適合的貸款產品,這意味著用戶從申請貸款到獲得放款的全流程都無需出門,全程在線辦理即可。
  • 金融壹帳通(OCFT.US)2019年解構 是否要複製亞馬遜AWS路徑?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對此卻頗有信心,他坦言,儘管新冠疫情對於公司短期的運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使得線上金融需求持續上升,長期來看非常樂觀。有意思的是,在金融壹帳通公布財報之前,包括美銀證券、大摩在內的五家國際在過去一個多月裡發布了金融壹帳通的研究報告,均予以「買入」和「強烈推薦」評級。
  • 金融壹帳通踐行「金融+科技」雙履歷人才優勢
    此外,一位內部人士還表示,黃宇翔的此次晉升將有望繼續加強金融壹帳通與平安科技在基礎設施、技術應用等方面發揮協同效應。李捷早在2015年就加入了金融壹帳通,先後擔任科技中心總經理、總經理助理,零售及保險一帳通首席技術官,全程參與了金融壹帳通科技研發與團隊創建。
  • 金融壹帳通宣布人事變動:黃宇翔調任平安科技總經理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27日消息,近日,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金融壹帳通 」)宣布了新的人事變動。在金融壹帳通工作四年,見證了其成功上市,這段經歷進一步豐富了黃宇翔的人生。帶著在壹帳通積累的經驗,黃宇翔將開啟新的職業徵程。本次接任金融壹帳通首席技術官的李捷,2015年便加入金融壹帳通,全程參與了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的研發與團隊的創建。
  • 2020中國金融創新獎揭曉 金融壹帳通連獲三獎
    在這個收穫的9月,金融壹帳通再度獲頒業界重要獎項!在近日由《銀行家》雜誌社、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創新論壇暨2020中國金融創新成果線上發布會」上,金融壹帳通連獲三獎,其中金融壹帳通榮獲2020中國金融創新獎的「最佳金融創新獎」,金融壹帳通旗下的「智慧合約雲平臺」榮獲「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智能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榮獲「十佳小微企業金融科技服務創新獎」。
  • 金融壹帳通旗下平安壹帳通銀行開啟試營業,創建虛擬銀行生態圈
    2020年6月24日,香港– 平安壹帳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平安壹帳通銀行」或「PAOB」)今日宣布,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下啟動試營業。平安壹帳通銀行為中國領先的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壹帳通」)(紐約證券交易所:OCFT)的全資子公司,該銀行將致力於通過優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和創新先進的技術,來創建虛擬銀行生態圈。該行於2019年5月獲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虛擬銀行牌照,目前正拓展多元化業務,包括個人銀行業務及中小企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