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趙飛燕失寵後或住這裡

2020-12-17 瀟湘晨報

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經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可能就在被黜後寡居於此宮。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龍國介紹,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其宮牆南北長1710米、東西寬620米、面積106萬平方米。其正南為武庫遺址,東部與長樂宮相鄰,西南與未央宮相望。未央宮是西漢的大朝正宮,長樂宮是西漢時期皇太后居住的地方,武庫則為掌管兵器的官署。

北宮一號遺址位於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街道講武殿村西北,這次考古發掘揭露出主體建築1座、附屬建築2組,排水管道7條、沉澱池或滲井5個,另有各時期灰坑32個、土灶10個、水井1眼,收集各類文物780餘件。

徐龍國介紹,北宮一號遺址出土的遺物主要為西漢磚、筒瓦、板瓦、瓦當、排水管道等建築材料,盆、罐、甕、燈、紡輪等生活用器,西漢半兩錢、五銖錢、王莽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貨泉、布泉、唐代開元通寶等錢幣,另有鐵釘、鐵鍤、銅箭頭以及大量的陶彈丸、陶圓餅等。

經對主體建築及附屬建築的解剖,確認夯土中普遍夾雜西漢早期的建築材料,推測建築應建於西漢中期。在建築院落及地表發現幾十枚王莽錢幣,說明該建築一直使用至王莽時期。上述發現與文獻記載相符。

「北宮一號遺址的夯土質量較差,主體建築的廊道、散水不寬,礎石不大,附屬建築地面鋪土坯,這些現象說明北宮一號宮殿建築的等級較低,這可能與其屬於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地位有關。西漢早期的惠帝皇后張嫣、中晚期的成帝皇后趙飛燕等都被黜寡居於此宮。」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圖片:中新網

【來源:華商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其宮牆南北長1710米、東西寬620米、面積106萬平方米。
  • 西安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推測曾用於安置被廢帝後
    西安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推測曾用於安置被廢帝後 2020-04-22 11:39:5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西安漢長安城遺址發現西漢建築遺址 研究推測曾用於安置被廢帝後  中新網西安4月22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1日了解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對北宮一號遺址進行了發掘,揭露面積1905平方米,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出土大量遺物,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 觀點| 解讀西漢長安城地區鑄錢遺址與上林鑄錢三官
    自清代金石學興起之後,西漢鑄錢遺物受到金石學者的重視。 20世紀50年代以來,伴隨著漢長安城地區西漢鑄錢遺址及錢範的發現,相關研究成果越來越多,除大量的研究論文之外,還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學術著作,如《關中秦漢陶錄》、《秦漢錢範》、《新莽錢範》、《秦漢錢幣研究》、《漢鍾官鑄錢遺址》等。
  • 古絲綢之路最早的東方起點,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現狀航拍2020
    張騫就是在漢長安城的未央宮的「前殿」中,領取武帝旨意,出使西域,完成「鑿空之旅」,打通東西貿易通道,這就是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 因此說「絲綢之路」的最早的東方起點,應該是「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 那麼,今天我們就去看一下「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看之前,我們先說說漢長安城未央宮。
  • 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發現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趙爭耀)西漢武帝以後,上林三官專鑄五銖錢,鍾官為首。鍾官作為當時的國家造幣中心和貨幣發行中心,幾乎掌控著整個帝國的經濟命脈。1月13日,記者從2019年度陝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匯報會上獲悉,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考古不僅發現了漢代和新莽時期的國家造幣中心,還發現了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一刀平五千」。
  • 浴室、水井、壁爐……陝西首次發現戰國時期秦國後宮遺址
    陝視新聞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秦漢櫟陽城考古又有新發現。考古人員通過2018-2020年度的考古發掘,第一次在較大面積發掘的基礎上,清理出了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首次發現戰國時期秦國後宮遺址。
  • 古蹟建築遺址是當初是怎樣設計的?探討青石嶺山城二號建築址發現的...
    2015年我們在金殿山遺址東南側發現了大型建築址,通過鑽探確認大型建築址分布於相鄰的由北向南逐漸遞增的四個臺地上,建築址由北向南分別為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建築址(圖一)。F2、F4內均發現有局部紅燒土面。出土遺物包括高句麗陶器、磚瓦、青瓷器等。 民主遺址因位於國內城西側的民主村而得名,地表現存兩個石柱。2003年發掘時發現3組東西排列的獨立院落式建築,由東向西分別編號為一號、二號、三號院落,各院落基址均遭到一定程度破壞,其中南牆保存較好。
  • 中國之聲·朝花夕拾|走進西安閻良 探訪秦漢櫟陽城遺址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對櫟陽城遺址開展考古發掘,先後確定了一號、二號、三號等三座古城,並在三號古城中勘探發現、試掘確定了多座大型宮殿建築,判斷其時代為戰國中期到西漢前期,正是秦漢櫟陽城所在地。該項考古工作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我們知道,商鞅變法開始時,為了取信於民,曾經在當時的都城城門處「立木為信」。
  • 疑似西漢時期大型糧倉 呼和浩特發現一處夯土建築基址
    俯瞰發掘現場(無人機拍攝)近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山大學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沙梁子村西北部揭露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根據出土的磚瓦材料及夯臺建築的形制推測,可能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型倉儲建築,距今2000多年。這是我國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漢代單體夯土高臺建築。
  • 海昏侯遺址博物館開園漢廢帝劉賀被廢前後
    9月23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位於南昌市新建區東北部,距離城區約40公裡,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
  • 浙江餘姚發現漢六朝瀕水遺址 與井頭山遺址共具親水特質
    餘姚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寧波12月10日電(記者 李典 謝盼盼)「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發現了河道、臨河護岸、木構設施等瀕水遺存。」10日,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員許超受訪時表示,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沿海地區人水關係有著一定價值。2號護岸內側竹竿。
  • 唐單于都護府城遺址及漢墓壁畫
    唐單于都護府城遺址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北距呼和浩特市30公裡,位於呼和浩特平原南端,西臨寶貝河。遺址南部為西漢定襄郡治成樂縣城遺址,北魏初期又在此建立盛樂城。唐代單于都護府城建於漢、北魏城址之北,平面呈不規則的五邊形,周圍約8公裡。現今殘存城牆高約6米,東門及甕城遺蹟還很清楚。城內建築遺蹟甚多,地下蘊藏文物也豐富,如1971年在新店子小板申村東發現並發掘的漢墓,壁畫保存非常好。漢墓為多室磚墓,由墓道、前中後三主室、耳室等組成。墓門東向,墓室全長19.85米。
  • 西安市自強西路:尋找唐代太極宮玄武門遺址
    如今,這裡成為周圍酒店和居民的停車場,各種各樣的車輛,隨意地停放在此,仿佛這裡已經被大家遺忘了! 教學樓 穿過停車場,走進小樹林,裡面有一圈圍欄,環繞著一座土堆,這裡應該就是所謂的「玄武門遺址」了! 這段夯土呈東西向,上面長滿樹木雜草,長約100米,寬約15米,高約3米。我在這段夯土旁邊走了幾圈,反覆觀看了它的形狀和結構,感覺不像是「城門」的遺址呀?應該是唐代太極宮的一段北牆遺址。
  • 從三星堆到長安城:淺說中國都邑規劃的思想起源
    漢廢帝劉賀印(圖源:人民網)在中國考古學界,江西省南昌市的漢廢帝海昏侯劉賀大墓的發現絕對屬於近年來的重量級事件。對於漢代長安城的布局特徵及其文化來源,學界這些年一直在討論。眾所周知, 從隋唐時期開始,從唐代的長安城到明代的北京城,中國的都城規劃都展現出一種鮮明的對稱軸式的規劃理念。
  • 內蒙古發現一處漢代官營手工業作坊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7日電(記者勿日汗)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沙梁子古城遺址發現一處漢代官營手工業作坊遺址。考古人員在沙梁子古城遺址東區發掘清理出磚瓦窯8座、墓葬1座。據介紹,此次清理的8座漢代磚瓦窯,從形制、規模、出土器物來看,顯然經過統一規劃和布局。
  • 感受大唐盛世文化,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1/關於大明宮 最近重讀中國歷史,讀到唐朝,書中介紹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大帝國,當時的長安城非常繁華,外國人來了之後多半都不想回去了。唐長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宮殿,分別是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稱為「三大內」。大明宮是最大的一座,稱「東內」。
  • 成體中心的考古發現有名字啦 定名東華門遺址
    再現唐代摩訶池盛況(局部)效果圖繪圖楊仕成10個月過去了,這裡被命名為東華門遺址,其中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1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  8月18日,四川省文物局在成都主持召開「成都市東華門遺址保護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東華門遺址一帶是古代成都城的中心,該遺址的考古發掘,開闢了一扇了解漢代至清代成都中心歷史演變的窗口。
  • 平城宮(遺址),仿中國唐代和北魏所建
    後來才知道,這裡是平城京遺址,以及復建的幾座建築。平城京,日本奈良時代(710-794年)的首都,完全是仿照中國唐代的長安和北魏的洛陽格局所建。再去奈良時,住了兩日,專程走路去平城京遺址去看看。從車站方向沿著鐵道去平城京(宮)遺址。
  • 重慶:磐石城遺址發現新石器和商周時期遺存
    新華社重慶8月15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獲悉,重慶磐石城遺址項目取得階段性考古成果,最新發掘出土了漢至六朝、商周時期及新石器時代的各類陶、石器物,遺址歷史跨度進一步增大。  磐石城位於三峽庫區的重慶市雲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