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溫超導材料與機理研究」基礎科學中心...

2021-01-06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12/16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編輯:麥洛 | 責編:悠然

12月11日,以北京大學為依託單位,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溫超導材料與機理研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2020年度總結和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舉行。

會議現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謝心澄院士、數理科學部常務副主任董國軒、數理科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處長張攀峰、數理科學部物理科學一處處長倪培根、項目主任姜向偉;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副部長蔡暉,基礎辦公室主任楊凌春、副主任鮑錦濤等部門相關人員出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於淥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卡弗裡理論科學研究所張富春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林海清院士、清華大學翁徵宇教授、清華大學王亞愚教授、南京大學李建新教授、南京大學聞海虎教授、吉林大學馬琰銘教授等專家蒞臨指導。北京大學王楠林教授、王恩哥院士、王健教授、江穎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向濤院士、胡江平研究員、周興江研究員、丁洪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仙輝院士、封東來教授等項目團隊核心成員和部分青年人才參加會議。

謝心澄指出,超導基礎研究是我國的優勢學科領域之一,取得過一系列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通過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進一步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學資源,推動深度交叉融合,有望進一步實現原創性科學前沿突破。他要求項目組潛心攻關,開展高水平合作,佔領國際學科的制高點。董國軒和倪培根先後發言,對團隊的組織方式、運行機制提出指導性意見,對項目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學術成績表示祝賀,要求項目組不忘立項初心與使命,爭取取得新的突破。蔡暉表示,「高溫超導材料與機理研究」項目是北京大學第一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校方會一如既往地為該項目做好配合和服務工作,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王恩哥、張富春、於淥分別主持項目的匯報和討論。項目負責人王楠林介紹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和項目團隊在2020年度的總體進展。陳仙輝、封東來、向濤、胡江平、周興江、丁洪、王健、江穎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研究員分別詳細報告了相關團隊在學科前沿的研究進展。期間,項目組專家和團隊成員對相關科學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項目執行以來,團隊成員在鐵基拓撲超導體、高溫超導材料與物性、關聯電子系統新量子現象的發現和調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特別是在鐵基拓撲領域做出系列開創性工作,包括最先理論預言、實驗指認部分鐵基超導體的內稟拓撲超導性質、率先發現鐵基超導體磁通渦旋中馬約拉納零能模和其特有的近量子化電導平臺,從而開創和引領了該研究方向的發展。項目團隊在尖端實驗技術發展與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包括實現超高壓力下雷射加熱合成富氫元素體系超導體並確認了LaH10體系250K超導電性;自主研製了能量可調的強場雷射泵浦超快時間分辨太赫茲測量系統、超快時間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並用於超導體的瞬態響應研究和取得重要進展。項目還在其它相關二維材料研究中做出原創性發現,包括實驗證實二維冰的存在,有可能為富氫體系超導研究提供新的平臺。江穎獲得日本「仁科芳雄亞洲獎」、英國牛津儀器「馬丁-伍德爵士中國物理獎」、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等獎項。王健代表北京大學參與了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該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會後合影

報告結束後,項目組專家對該項目團隊所取得的進展給予充分肯定,對團隊在尖端儀器研發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專家們就如何進一步聚焦領域內重大科學問題、發揮項目組成員聯合攻關優勢,以及疫情背景下國際合作的開展等多方面對該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專家們期望項目組要敢於定下雄心勃勃的目標,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做大事、做難事,以進一步取得突破性進展,引領領域發展。王楠林代表項目組對與會的學術和管理專家的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項目團隊將認真研討專家建議,努力工作,同時加強和國內其他超導專家和團隊的合作交流,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性重大突破,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超導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競爭力和國際地位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
    央廣網上海1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今天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復旦大學召開。不久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人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共同為科學中心揭牌,張人禾為科學中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何鳴元及委員頒發聘書。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院士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具體實施方案。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啟動
    1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正式啟動。該項目團隊有能力在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合作單位的支持下,建成國際領先的功能介孔材料研究中心,為我國能源和材料科學的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不久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上海啟動
    中新網上海1月9日電 (記者 陳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9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啟動,將建成國際領先的功能介孔材料研究中心,為中國能源和材料科學的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北京大學三項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通過現場考察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腫瘤的分子變異與微環境」「空氣主份轉化化學」現場考察會分別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副校長龔旗煌、陳寶劍等校領導出席考察會。
  • 上海市首個獲批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
    上海首個獲批的科學基金基礎項目終於落地。1月9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正式揭牌。揭牌儀式同時透露,未來國家基金委將重點加強兩大計劃。據悉,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於202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該項目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收回2017年度結題項目結餘資金的通知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
    12月1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揭牌儀式。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定位最高的科學基金項目,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是首個落地江蘇省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該項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王會軍院士牽頭,聯合中山大學共同申請,經過通訊評議、網絡答辯、現場考察等多輪評審程序,正式獲批。
  •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物理系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實驗室陳仙輝、吳濤等人組成的超導研究團隊近日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比利時弗蘭德研究基金會合作...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今天啟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領導、上海市科委相關領導、復旦大學校領導及各級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和主要研究人員、項目特邀專家等共60餘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本次會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
    一、項目說明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之間的科學合作框架,為促進兩國科學家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合作研究,雙方將共同資助我國和美國科學家之間開展的合作研究項目(Joint Project)。
  •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合作研究項目批准通知 香港大學 17 6171101044 具有虛擬增強功能的新型NOTES 手術機器人系統關鍵問題研究 劉小平 北京交通大學 孟慶虎
  • /SUB>體系中刪極電壓調控超導電性機理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刪極電壓是一種調節量子材料中載流子濃度的有效手段。在拓撲材料中引入載流子實現超導態是探索拓撲超導的可能途徑。理論和實驗表明單層1T'-WTe2可以表現出高溫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7個重大研究計劃和1個聯合基金項目指南
    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7個重大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分別是「未來工業網際網路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大數據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空間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第二代量子體系的構築和操控」、「中國大氣複合汙染的成因與應對機制的基礎研究」、「極端條件電磁能裝備科學基礎」,同時發布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高速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金委員會發布《「碳基能源轉化利用的催化科學...
    對申請人具體要求如下:(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和《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申請須知和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項目指南和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不予受理。(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
  • 我省國家自科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項目獲批資助5000萬元 我省國家自科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湖南日報11月20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周玉林 任彬彬)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迄今為止定位最高的科學基金項目。
  • 合肥研究院等在單層1T』-WTe2體系中刪極電壓調控超導電性機理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超導與關聯電子材料研究團隊、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平,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博士楊巍等合作,在1T'-WTe2體系中理論研究了刪極電壓調控超導電性的機理以及物性。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德國研究聯合會合作研究項目...
  • 合肥研究院等在單層1T'-WTe2體系中刪極電壓調控超導電性機理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超導與關聯電子材料研究團隊、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平,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博士楊巍等合作,在1T'-WTe2體系中理論研究了刪極電壓調控超導電性的機理以及物性。
  • ...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科技大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等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旨在充分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北京大學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十三五」第五批重大項目立項結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與申報的重大項目「中國中西部典型盆地陸相頁巖油形成演化與富集機理」獲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