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音微博微信知乎小紅書裡「月入過萬的誘惑」
某一天,你正在考慮如何找一份兼職為自己賺取一些生活費,或者想通過一份兼職增加些收入,好緩解你每月月光的窘迫。
當你翻看微博、刷著抖音查看有無合適的兼職機會。這時一條滿屏淨是百元大鈔、「會員」收入截圖的文圖/視頻被你刷了出來。
發這些內容的是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女孩子。從她的圖文/視頻裡,你看到,她們「Team」成員這個今天又收了1200元,那個僅幾天已經掙了3000多。這引起了你的好奇,你又翻看了她發過的歷史圖文/視頻,發現她每日的「工資收入」都在2000—4000元之間,而9月還未過半,她的「工資收入」已經突破了30000元。
在她以往發布的內容中,她說她從四五年前就開始做「這一行」,自己靠這個副業從學生時代就養活了自己,並且早就實現經濟獨立,一邊上學,一邊大把大把的反哺父母。
在你還在猶豫省幾個月的錢能換個最新潮的蘋果手機的時,她早已手握四五臺最新型號的蘋果手機,懷裡抱著最新的蘋果電腦;在你想著怎麼找個兼職補貼點學費,或者思謀著找個副業掙點孩子奶粉錢的時候,她已經動輒就能取出好幾萬現金,刷卡消費十幾萬乃至三十幾萬都不眨眼睛,並且,她的微信、支付寶記錄顯示每月入帳8-10萬,她告訴你,這些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掙來的。
你有點懷疑,現在掙錢都這麼容易嗎?同時,也對她做的副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你在她的帳號下留言。隨即她告訴你私聊。而後通過私信給你發了一個QQ號,讓你添加這個QQ。
你很快通過了QQ好友申請驗證,在和她交流的同時,你翻看了她的QQ空間,裡面的內容與她在微博、抖音上發得一模一樣,每日更新的內容都完全相同。
究竟是什麼的項目能有如此高的收益?你心裡有些打鼓。
她說,她們做的是網絡兼職,是微商創業。
隨後,她給你發了一張「職位表」,並強調,現在很多人都在做這個,只要用心做,每個月收入萬元以上沒有任何問題。她說,想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加她的微信。
你添加了她的微信,看她的朋友圈背景圖上寫著「自願加入,介意勿擾」「我很忙,沒功夫騙人,信者則來,墨跡質疑請繞道」,較之這些配文,更為顯眼的是配圖中幾摞現金、幾部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堆砌在一起的照片。
她的朋友圈內容,毫無意外的98%以上都是各種掙錢,「工資」入帳及「會員」感謝的記錄。每天更新的數量都在6-8條。偶然也有幾條她在大學教室、健身房、在做GRE考題的圖文。
配文文風多是:「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月薪3K,而是月薪3K比月薪3W還忙,又窮又忙的工作是最沒前途的,每天朝九晚五,說誇張一點操的是賣白粉的心賺的是賣白菜的錢。這種你所以為的『安穩』它剝奪了你,投資自己的業餘時間和無盡可以突破的可能。」
「社會現狀就是『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富二代比你還要努力,現在階級固化已經生成,逆襲越來越艱難。目前唯一可以在無學歷,無大資金情況下去逆襲只有通過網際網路,有多少普通人在這短短三四年通過一部手機暴富。網際網路是個體逆襲的不二選擇,全民網絡創業已經到來,二十年前誰做生意誰成功,十年前也還有機會,今天對於90後來講創業機會基本為0,任何產業任何機會都沒有,除非在一個領域,就是網際網路。」
表面看,這是一個自強不息,勤奮努力,非常勵志的現實故事。
你還拿不定主意,因為398元和598元的會員費,對你來說也是不小的支出,但你又怕錯失一個真正的好機會。
先觀察幾天吧。你告訴她,說先考慮考慮。她說沒問題,並再次強調,她從不會主動拉任何一個人進來,一切自願,等你考慮好了再告訴她。
你每日都在關注著她的朋友圈,她除了在微博、朋友圈每天雷打不動地更新各「會員」「徒弟」的收入截圖,寫一些勵志的話語外,也的確如她所說,之後幾天,她也沒有主動聯繫過你。
後來還是你主動開得口,你說,試試吧。之後她說,先辦理入職,問你想做398元的還是598元的?你看了看職位表,398元的有6種「職位」,而598元的「職位」有13種。
你選了598元的。心想,如果被騙了,就算是少吃一頓火鍋吧。
之後,你被拉進只有三五個成員的「財務專用群」中辦理「入職」,分200元、200元、198元三次共轉了598元過去。取了一個暱稱之後,你得到了一個「工號」。
辦理完「入職」,你被她推介給了「項目客服」,「項目客服」又把你拉進了一個群,開始「培訓」和領取任務。一切都是流程化,看著很正規。
至此,你正式成為這個「Team」中的一員,網賺之路由此開始。
引薦你進來的女孩告訴你,這598元的會員費,一次交費終身有效,但不退會費,只會以任務獎勵的形式返回給你。
她說,有任何不明白的,隨時都可以問她。她的確做到了,此後你無論問什麼,她總會給你回復,但「業務」層面的內容,她會推薦你找「客服」,至於一些任務怎麼做,她告訴你,要聽課參加培訓。
你看著她朋友圈裡每天更新的收入截圖,開始在心底盤算,剛入這一行,手比較生,也不用一上來就掙個三五百,先從100起步,一月也有3000,做熟之後,每天按200算,一月6000元——都快趕超你主業的收入了。
女孩保證,他們團隊的項目是做不完的,保證每天都有任務做。只要用心做,一切皆有可能。
聽著她的保證,再看看她微信朋友圈中的截圖,你對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照此下去,買車買房,經濟獨立,指日可待。
二、網賺項目裡的「奧秘」
一定是哪裡不對。
你終於擠出點夜晚可以利用的時間,在「項目客服」引導下,下載了一些名為「某人幫」、「某閒賺」及其他的APP,開始註冊並「試玩」賺錢。
「項目客服」告訴你這些都是一些新推出的APP,商家為推廣,設置了一定的佣金,通過「試玩」可以賺錢。
你對此深信不疑,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將其中一項個人帳戶中的餘額賺至3.5元。提現試試吧,看能不能把錢提出來。申請提現,卻發現起提金額為5元,但今天的任務已經做完,只能在明天通過「籤到」,做「任務」賺錢。
再試試其他的,你又註冊了其他APP,接到了一個長達五六頁的問卷調查任務,翻看了一下內容,涉及很多隱私信息,果斷放棄。再打開另外一個,完成註冊後,一頓操作,帳戶餘額漲至了2.8元。這時你看到,APP裡有很多商品,你花9分錢,可以買個小東西,東西買到後,你可以淨掙9毛,這9毛將進入你的帳戶。
不到一毛錢,你買到了一盒棉籤,手機支付網銀扣款完成,你帳戶中變成了3.7元。準備提現.....又是5元起提!
那消費了總可以吧,又選中一個幾毛錢的商品,點擊購買,卻發現無法用帳戶餘額中的錢支付,還得用自己網銀中的錢。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能掙到錢,自己咋就不行呢?你開始懷疑你自己。
去找「項目客服」諮詢,她說,不會吧?別人都能賺啊。這樣吧,你去試試「某聊」,裡面聊天就能賺錢。
你又下載了客服所說的聊天軟體。你心裡咯噔了一下,誰會無聊的找大老爺們聊啊,於是你把自己的性別設置成女性。
果然,一會就有人來找你聊。
「讓我看看你,裸聊嗎?」大跌眼鏡,你差點沒把嘴裡的水給噴了。
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自己就掙不到錢呢?
又去諮詢。
「怎麼了?現在的不好嗎?」客服還是很耐心。
「掙不到錢啊。」
「你掙了多少?投入了多長時間?」
「兩個小時不到10塊。」(忘說了,那錢不到5元提不了現。)
「要不你再看一下其他職位吧。」
跟自己的心理預期差距有點大。
你不得不又回到原點,認真研究那張職位表。
這時你才發現,這張職位表中,每個職位後都有綠色的小字體,標註著「推薦」「較推薦」。你這才注意到標註「推薦」的,除了「高傭福利」(就是那些試玩的APP)外,其餘額分別是:
人事招聘:負責推廣宣傳招聘會員(工資220元-410元/人);組長主管:負責平臺管理工作帶領團隊發展(工資300-600元);影視代理:進入資源群有負責人統一發放影視資源(愛奇藝騰訊優酷樂視,工資10-50元/單)。
影視代理你了解一些,說白了就是賣各視頻網站會員帳號的。
另外兩種,通過詢問你得知「人事招聘」「組長主管」都差不多,前者就是像那個女孩一樣負責引薦新人進來;後者就是自己帶「團隊」,負責「會員」的日常管理。
你終於明白,所謂的招聘無非就是拉人頭,明碼標價,拉進來一人,就可以掙220元-410元。所謂的公會收598元的會費,如果你負責引薦拉人,拉進來一人基本可以拿到598元的一半以上。
你翻看了女孩發的所有圖文,印證了一條,但凡那些日「工資收入」上千的,無不是在做「外宣」——拉人頭。這樣的操作手法,具有重大詐騙和傳銷嫌疑。
三、鐵打的「盤局」,流水的「馬甲」
翻看女孩過去幾年看似非常勵志的「奮鬥」歷程。這個網名為嘉嘉某的女孩,她以往發的信息顯示本科就讀於陝西西安某大學,目前在某高校讀研究生。
截至2019年9月20日,她其中之一的一個QQ,從2015年5月起,共在「說說」中的內容超過3560條,大都跟「網絡兼職」相關。從她的描述中,她的「網絡兼職」創業始於2015年3月前後。
而梳理其「網絡創業」發文,也不難發現,其中不斷變換升級的騙局,過程中,一些所謂的創業項目也曾受質疑,奇怪的是,直至今天,「換湯不換藥」的類似騙局還在繼續,還有人源源不斷的湧入,被養肥的除了年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嘉某們」,還有許多尚未浮出水面的「Team」團隊。
可以判定的是,這是一個流程化、體系化,手法隱蔽,甚至讓很多人覺得無懈可擊的團夥運作。參與者人數龐大。
01 騙局1.0版——2015年網店刷單,99元可辦會員
2015年時,嘉某的「網絡兼職」,主要是承接一些網店的刷單任務。但她招聘「會員」的事業從那時就已開始。QQ相關截圖顯示,這一時期,辦理會員的價格為99元,交了99元成為會員後,就可以接受開始「兼職」,內容主要是為一些網店商家刷單,同時販賣一些網絡盜版電影資源。
相關截圖反饋顯示,有「會員」靠刷單,一天刷了17單,收入為104元。
彼時,淘寶、京東發展迅猛,一些網店刷單的新聞也不時爆出。如果那時網絡平臺的確存在刷單現象,那麼刷單存在的可能性或許就是那些想通過「網絡兼職」來掙錢的人們看到的機遇,畢竟一部手機、一臺電腦都可以掙錢,比起風吹日曬,在外奔波折騰,「網絡創業」更顯得容易和輕鬆。那時正是網際網路創業被鼓吹的神乎其神的時候。
一張名為「晚上6點曉晨培訓廳」的截圖顯示,在兩個命名中含「13團」「13班」的群組上方分別顯示著在線刷單人數「14669」和「9533」,而各自群中,每一暱稱後面顯示著「未培」「XX推薦」字樣。可見,招聘會員的工作開展得很火爆。
從那時起,嘉某非常努力,每日在QQ說說更新保持在4-6條。內容多是些會員的反饋,以及「希望每個人都靠自己努力去過你想過的生活 買自己想買的東西 自己想走的路 就不要怕遠 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並努力的人預備著(諮詢兼職的想好了再找我 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之類的內容。
她自己招聘會員的事業開展得好像還不錯。對很多人而言,花99員為自己謀一份收入穩定的「兼職」,怎麼看都有些吸引力。
02 騙局2.0版——2015年299元至尊會員降臨
2015年8月起,一款名為「至尊299」的會員來了,相關介紹顯示,這是「公會最新出爐299至尊會員」,主要培養「管理人才、外宣、刷單、客服、培訓、主持」,有「5種職位自由切換」。
而在此期間,嘉某除了在QQ空間裡不斷更新「會員」收入外,也會不定時更新一些平常自己坐飛機、在餐廳等的照片,並配上看起來非常勵志的話。
靠著不停地外宣(宣傳推廣,推薦會員),2015年9月1日,嘉某日收入破千。之後,在她的QQ說說中,她大力推廣「299至尊會員」。
或許是她的推廣方式易於被人接受,又或許是想要賺錢的人太多,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會員「入會」。可笑的是,像嘉某這樣的靠「外宣」拉人抽取「人頭」提成和「管理團隊」的,一些團隊內訌場景也不時上演。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她的勵志人設,到2016年3月5日,靠推薦「會員」,她在「7團」的日「工資」達到了3000元,整個3月份她的總收入突破4萬元,7月份也達到3.6萬元。
而據查詢3月5日為其發工資的「山東某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彼時已在網絡深陷「網絡詐騙」「網絡傳銷」質疑。
03 騙局3.0版——2016年398元會員隆重出場
或許,騙得時間長了,連自己都相信了。
嘉某自己所謂的努力,把自己和一眾不明就裡的人感動得稀裡譁啦。2016年10月起,嘉某所在「7團」相關信息顯示,這時的會員費已從前期299元上漲至398元。
而其「外宣」的手段,與之前如出一轍,曬收入、曬「會員」的反饋,曬自己購物、出行、住酒店時的各種看似不經意但卻「高大上」的照片。而人設,一如從前——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反哺家人朋友。任何時候,選擇都要大於努力。
靠這樣的套路,下至14歲的初中生,上至家庭主婦均被她吸引到了「網賺」大軍中。她們的名稱更是與時俱進,堂而皇之稱之為「微商創業」。從所有曬收入的反饋圖來看,儘管存在一些幾塊錢幾十塊錢的「刷單」收入,但收入最多最初眾的還屬做「外宣」。
隨著微博、快手、抖音、微信等慢慢崛起,「外宣」的途徑也愈加多元。嘉某在自己平時在多個平臺宣傳推廣的同時,還藉助快手網紅等進一步推廣自己的「項目」。
而在日進鬥金的同時,這位勵志的女大學生,還準備報考研究生,在別人眼中就是活生生別人家的孩子,成為許許多多不明就裡年輕人們的榜樣,這其中以學生居多。
這樣的套路非常有效,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靠此,整個2016年,嘉某年收入超過60萬,如果按299元/人的會員價算,這一年,有2000多人被她發展成了會員。
而此後2017年,她的月均收入保守估計在2-4萬元之間。
04 騙局4.0版——「微商創業」498元入職會員
隨著被推薦「入職」人數的增加,打著「微商創業」旗號的所謂創業平臺、會員價也一路水漲船高。
雖然運作手法換湯不換藥,外宣推廣的還是那些人和不斷湧進的新人,但背後的所謂「平臺」則是過一段時間就變換一個。
2018年1月,嘉某們推廣的「項目」變為「某米全球購」,會員費較之前的又上漲了100元,變成了498元。但此次也有創新——這498元可以以支付寶花唄、信用卡、微信形式支付。而據介紹,項目中「手機打字」是其主要內容之一。
或許,有人會問,都2018年了,網絡如此發達、電腦如此普及,可能是個人都會問,現在還能靠「打字」賺錢?從嘉某發的一些圖來看,不光能賺,而且還很能賺。
而他們主推的山東某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同樣在網絡上面臨著騙局的質疑。
不過,這好像也絲毫沒有影響嘉某們「網賺」的步伐。不光沒影響,從2018年12月起,他們的會員費上漲成了598元,且「外宣」力度不斷加大,微博、微信、QQ空間、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等各種平臺,都有他們外宣「網絡兼職」的身影或信息。
從2019年3月開始,文首出現的職位表浮出水面。不同的是,所謂「某米全球購」,這時已悄無聲息地變成了「SKY」,但運作手法並無不同。
2019年3月,這個自稱讀「研二」的女孩,看起來已實現了財務自由,一口氣刷卡近47萬,不見絲毫費力。
若按399元/人的會員費算,假如每拉一人,嘉某和平臺對半分「會員費」,也即每一方獲得近200元,47萬元需有2350人經她推薦「入職成為會員」。
一日收入2000-4000,隨便取現四五萬,身為上班族的你是不是有點汗顏呢?
據相關截圖顯示,嘉某2019年5-9月的月收入分別為:3.8萬、12.5萬、12.4萬、8.7萬、3.3萬(9月份前10天收入)。據不完全統計,僅5-9月份,其收入就高達40.7萬元。
此時,若按398元/人的會員價算,超過1000人被其發展為了「會員」,按598元/人的會員價算,超過680人被發展成了「會員」。
目前,嘉某仍在各網絡平臺不停更新「勵志」信息。
據嘉某所有的一個名為「榮譽成就、天天反饋8」的微信群顯示,該微信群中成員多達343人。而另一張微信「team」交流圈圖片顯示,其「team」交流群已編號至36號,每個編號所屬的群中人數都在190-320人不等。
假設其只有這36個交流群,以每個群200人的保底人數算,僅這些群中總人數都超過7200人,若每人取中間值交398元「會員費」,僅向「公會」交納的會員費就超過了280萬元,這還是保守估計。
按嘉某自稱擁有5個微信號,3個QQ的說法,其一人「管理」的實際「會員」人數可能更多。在他們所謂的「微商創業」項目中,她只是其中之一,和她一樣負責管理團隊的人並不在少數。
而在做滿200單、300單退會員費的條件限制下,同時隨著網絡刷單已被國家明令定為違法的當下,那些想通過刷單或者做APP任務根本掙不到錢的大多數會員,想要與「嘉某」們一樣「優秀」,那最終的選擇只能是做「外宣」。
可以想見,如果你發展一個598元的會員,提成收入為中間值300元,那你靠外宣掙回你付出的598元,需要再拉進2個新人進來。
以這已經是會員的7000多人為基數,下一次裂變就是21000人。再由這些群成員繼續衍變、發展,後面的「會員」人數將持續不斷幾何式增長。
如果說2015年時,的確存在網絡刷單的「灰產」,可以通過做任務賺取一些收入。隨著時間推移,法制的健全及網絡平臺的規範,之後不斷變化出現的「網絡創業」項目及水漲船高的會員費,已經與實際是做什麼的沒有了關係。
這類似於傳銷的發展方式,已慢慢演變為一種「你騙我,我再通過騙其他人把騙去的錢成百上千倍騙回來」的詐騙遊戲,而站在這個詐騙遊戲頂端、動輒在各平臺擁有上萬名粉絲、管理著上萬名「會員」的,那些「自力更生」的年輕男女們,還用所謂的努力、拼搏和人生三四年逆襲的故事感動著自己、感動著別人。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樣的騙局不得到制止,那些「網絡兼職創業」先鋒們得不到打擊,那離下一個換了馬甲的網絡項目及698元、798元甚至989元會員費的推出也就不遠了。
畢竟,錢來得那麼容易,那麼快速。在抖音、快手、微博上那麼容易獲得關注和粉絲的當下,那些入局的「會員」,誰不想在騙局和泡沫破滅之前,狠狠撈一把再走?
只不過,那一眾眾目前還身在校園中沉迷於其中或者使盡渾身解數發展「會員」的「嘉某」們,在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時,還能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地獲取所想,追求心中的理想嗎?
四、打擦邊球的網絡兼職陷阱
實際上,類似的騙局自網際網路發展起來之時就早已存在。2017年,國家相關部門也出臺了新的法律法規,將網絡刷單定為違法行為,最高罰款200萬。如果說在這之前,的確存在如此的連接刷單、打字需求商戶和尋求兼職人員之間的平臺,你完成商戶任務,商戶就給你相應的報酬,你以交納會員費作為能夠在平臺「入職」的準入條件,那麼隨著後期國家及各購物平臺的規範,刷單即使存在,恐怕也只有少數。而從「入職刷單」中衍變出來的騙局,則在不斷與時俱進的變換。
仔細甄別,此類騙局往往具有這麼幾個特點:
(1)源源不斷地刷屏式炫富、販賣人設以獲關注。此類騙局最直觀的就是通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當紅平臺,堅持不懈地刷屏曬收入、曬現金、曬年輕人及求職者所關注的內容,每天不斷更新內容,甚至花錢請「網紅」為「項目」推廣、站臺,不斷吸引人加入。更新的內容中時不時穿插一些個人的所思所想,增強尋求兼職者情感上的認同。
(2)逃避打擊,強調自願繳納會員費。當被成功吸引加為QQ、微信好友以後,首先強調,一切自願,需要交納會員費,如果介意的話可以不加入。反向增強「項目」可信度,同時為日後爭辯留下依據,如果後期有人對會員費提出質疑或者提出退款,「前期已與你明確過」成為說辭,讓加入者自我感覺佔不到理,也為逃避監管做鋪墊。
(3)現身說法,保證短期內可獲得可觀收入。不斷反饋會員的收入,通過各種形式向你呈現網賺的真實性。說白了,大家都願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許多人都只看到了,別人通過「網賺」賺了多少錢,至於那些沒賺到(或說沒騙到的),別人也不會呈現給你看。與此同時,在這個大多時間禁言的會員群裡,群成員不準互相私聊,私聊者會被踢出群。
(4)團隊化、流程化運作,彰顯項目優越性和特點。無論是「項目」推廣還是招聘流程、入職乃至培訓程序,都成體系化,如果過你參與其中,不過是整個騙局中其中的一環,如何提成,別人如何給你發工作都已有完善的流程。除了那些所謂「外宣」的,更大的收益者,永遠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而這些收取「會員費」的網絡兼職還看不起不收會員費的,甚至生拉硬拽從權威媒體找能夠沾邊的報導,為自己站臺。
(5)打擦邊球,設置會員費達不到立案標準,投訴無門。這些所謂的「微商創業」「網絡兼職」,在所謂的「項目」職位中穿插一些能夠取得微小收益的APP試玩、遊戲試玩等內容,給人以確實能賺到錢的假象,而其中的一些APP均為不知名的一些軟體,部分中,如一些聊天軟體,因難以監管,成為色情信息滋生的土壤。在「會員費」設置上,這些團隊,也利用人們的心裡,如果發覺被騙,那些不願意繼續做「外宣」拉人頭的人只會默默離開,單人398元、498元乃至598元的被騙財物也達不到詐騙數額「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立案標準。許多人發覺靠此無法賺到錢後,首先懷疑的是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足,而不會去反思這個模式是不是有問題。因為別人每日更新的圖文已經給你造成了,靠此幾乎所有人都在賺錢的印象。許多人即使發現被騙也只能自認倒黴。
根據這些「網絡兼職」「微商創業」組織形式及具體情況,其具有傳銷罪和詐騙罪的嫌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並積極查處。
最後,也鄭重提醒正在尋求副業、找「兼職」的人們,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請謹慎選擇網絡上的相關工作,避免不小心被人拉入「坑中」。
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文章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