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電力閃亮東協市場

2020-12-04 中工網

記者 李如意

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大國重器「華龍一號」的模型對外展出。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華龍一號」具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在充分利用我國30多年核電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時壓水堆核電技術。目前,中核集團國內外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安全質量全面受控。

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E館設智慧能源與電力展區。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電、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電力企業均參展。展區重點展示發電設備、輸配變電設備、成套設備及電工附件、新能源技術及應用,突出當前電力行業轉型與智慧能源網際網路群應用及成果。同時,展區增加環境汙染治理等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工業電力、能源行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的有效結合。東博會期間,還舉辦了系列高層次配套論壇及活動,如中國-東協電力合作與發展論壇等。

記者發現,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與東協國家的合作日益密切。此外,由於東協國家經濟快速增長,能源電力供應保障相對不足,對智慧能源及電力設備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表明,東南亞地區超過1/5的人口仍缺乏電力供應,到2035年東南亞國家的能源需求將增長80%以上。這為中國的智慧能源及電力企業進一步拓展東協市場帶來了更多合作新機遇。

中國的智慧能源及電力設備具有效率高、耗能低、零汙染等特點,深受各國採購商青睞。目前,中國電力企業與東協國家的能源電力合作項目已覆蓋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電網建設與改造、電力裝備製造等領域,成功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越南永新項目是中越兩國經貿合作的重點項目,每年約8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有效緩解了越南南部電力的緊缺。日前,由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印尼爪哇7號項目正式竣工,該項目年發電量約150億千瓦時,將有效改善印尼區域電力供應現狀。廣西電網公司在寮國承建的農村電氣化工程總投資1094萬美元,惠及69個自然村8000多戶家庭5.1萬人。中國華電香港公司建設的柬埔寨額勒賽下遊水電站總裝機338兆瓦,是目前柬埔寨已投產的最大水電項目。額勒賽水電站距柬埔寨首都金邊約350公裡,自2013年投產以來已累計發電超62億千瓦時,為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東博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表示,16年來,作為中國與東協國家友好交流、經貿促進和多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東博會一直致力於推動雙方的合作與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繁榮。智慧能源及電力設備展區作為東博會的重要展區之一,成功為中國的智慧能源及電力設備製造商和東協國家的採購商搭建了貿易合作的窗口。(本報南寧電)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盯上東協「智慧城市」市場
    韓國在今年提出了關於海外智慧城市建設的一攬子援助計劃,共徵集到超過20個國家報名,最終選擇在其中11國開展工作。這11國中有6個是東協國家,包括馬來西亞的哥打基納巴盧和寮國萬象,這也是日本致力於拓展智慧城市業務的城市。韓國為了促進海外競標的成功,正在推動設立面向智慧城市、規模達4000億韓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基金。
  • 更多投資讓中國與東協「親上加親」
    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發展和高科技產品需求強勁更多投資讓中國與東協「親上加親」中國商務新聞網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投資合作日益深入。近日,大華銀行與香港科技大學新興市場研究所攜手發布的《「一帶一路」在東協》報告顯示,東協各國對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發展和高科技產品的強勁需求給中國企業帶來了眾多投資機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訂將使中國企業在該區域的投資更加便利。
  • 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能源基金會--電力行業:東協電力互聯互通項目實施現狀及前景分析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是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也是能源需求最旺盛的區域之一,區域內電源結構以煤、氣等化石能源為主。在過去的17年裡,東協十國能源需求增長了73%,隨著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東協國家能源需求將持續保持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
  • 多項利好落地 中國-東協合作步入加速期
    同時,雙方還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合作新亮點,推動中國東協合作步入加速期。  自貿區實現多領域突破  中國-東協自貿區自2010年成立以來,雙邊貿易額由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15億美元,中國連續多年穩居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目前,東協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臺灣科技「智慧」彩雲南 借道雲南開拓東協南亞市場
    臺灣科技「智慧」彩雲南 借道雲南開拓東協南亞市場 2017-06-12 18:39: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廣西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閉幕...
    原標題:11月30日廣西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廣西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請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副秘書長丁元龍出席發布會,介紹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東協十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對中國能源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目前風電、光伏的開發成本持續下降,但在東協國家開發新能源的成本仍高於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的經濟競爭力是制約新能源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國企業的機遇與挑戰(1)可再生能源「走出去」壁壘貿易壁壘。中國能源企業積極走出國門開展對外出口貿易,但不斷面臨反傾銷調查、市場準入限制等貿易壁壘。
  • 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指出,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數夢工場在東協博覽會:共建智慧城市,共享數字經濟
    9月12日至15日,第15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建中國—東協創新共同體」,包括東協10國在內的2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2700多家企業參展。
  • 布局東協物流快遞市場
    中國與東協的貿易合作也同樣呈現良好的態勢,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東協取代歐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為594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4%,比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     山水相連,並肩發展。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經濟互補性強,發展潛力大,雙方合作也在不斷升級。
  • 中國—東協博覽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東協對話夥伴中,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同東協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明確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 中國推動與東協數字旅遊合作
    12月8日至10日,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廣西桂林市舉行,為電子商務旅遊、科技旅遊、5G網絡旅遊等展示、交流、交易搭建平臺,旨在推動新技術賦能旅遊產業發展,深化中國—東協數字旅遊合作。  今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本屆旅遊展以「共建『一帶一路』 共享數字旅遊」為主題,採用「線下實體展+雲上旅遊展」雙平臺辦會形式,吸引了52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家參展商參展,參展參會人數達10萬人次。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指出,中國與東協各國在數字文化旅遊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前景無限。
  • 財知道 | 中國和東協,為啥這麼香?
    讓大夥周末加班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近鄰東協十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南亞國家。   不久前的那個周末,東協十國發起的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而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國—東協博覽會火熱亮相。   中國和東協關係究竟有多香?聽我先給大家盤一盤。   截至2019年的十年間,中國-東協雙邊貿易額翻了一番,超過6400億美元。
  • 中國東協共繪區域合作新未來
    在近期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許多國內外人士表示,中國—東協呈現出全面、深入、活躍、緊密的合作格局,區域合作多點開花、前景無限。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建成10周年。10年來,自貿區發展紅利不斷釋放,自貿區框架內已取消7000種產品關稅,90%以上商品實現零關稅,帶動貿易增長。東協秘書長林玉輝評價說,自貿區建成10年來,雙方建立了一種有韌性的互惠關係。 「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協的熱帶水果,如今榴槤、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北方的超市。」
  • 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
    主辦單位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本屆論壇旨在充分發揮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的平臺作用,匯聚中國和東協國家政府要員、知名專家學者、網際網路企業精英,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互聯
  • 千萬輛市場待挖掘 中國二手車出口瞄向東協
    「未來十年,東協或突破千萬輛交付量,成為全球汽車消費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日前,中國-東協汽車行業委員會擬任主席、馬來西亞車業總會會長、拿督許綜文表示,東協汽車產業在近15年內快速崛起,汽車產量從2006年198.7萬輛增至2019年415.8萬,汽車銷量從2006年178.2萬輛成倍增至2019年345.8萬輛,未來十年發展可期。
  • 中國東協共興數字經濟
    (圖源:新華社)11月27日至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辦,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致辭指出,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願同東協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京津冀首列「中國—東協多式聯運國際班列」正式開行
    京津冀地區首列正式開行的「中國—東協多式聯運國際班列」12日從京津保國際智慧港發車,為中國內陸地區與東協國家貿易往來打開了新通道。首發列車從河北保定京津保國際智慧港出發,沿京廣、滬昆鐵路到達昆明,經雲南自貿區紅河片區,在河口(越南老街)口岸出境,將貨物分撥運輸到東協收貨地,線路全長約5000多公裡。
  • 三峽集團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兵:踐行國家「走出...
    人民政協網澳門12月15日電 三峽集團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兵在中國東協+清潔能源合作圓桌會上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和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之一,三峽集團積極踐行國家「走出去」倡議,打造中國水電的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