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才者得人工智慧,得人工智慧者得天下」。在任何領域,人才都是產業繁榮與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人工智慧領域,AI人才的培養與引入則更為重要。近幾年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劇了全球AI人才的緊缺,科技巨頭不惜餘力地加入了搶奪AI人才之戰。據數據公司Quid表示, 2017 年,包括百度、谷歌、Facebook、微軟在內的科技公司花費了約 85 億美元用於研究、收購及網羅人才,比 2010 年多四倍。
AI人才爭搶進入白熱化階段之時,AI人才培養也已迫在眉睫。中國要想在未來AI領域取得國際舞臺的重要位置,AI人才的培養和引入成為了工作的重點,也成為了整個社會都在關注的議題。
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AI如何創造社會價值? 2018 百度社會價值報告》指出,作為具有全球領先AI技術能力的科技公司,百度已經培養了近 55 萬名人工智慧相關人才。
55 萬名人工智慧人才是什麼概念?有數據顯示, 2017 年,中國在美國學習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留學生數量約有 15 萬。全球範圍內,中國每年共有約 3 萬名STEM博士生畢業。「百度催生了一個新的社群和勞動力市場。培養了近 55 萬名人工智慧相關人才,相當於建立了 10 所專門的人工智慧大學。」百度在AI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獲得了《報告》的積極肯定。
AI人才如何培養?
因為技術本身的複雜性和特殊性,AI人才的培養需要體系化的培方案和完善的培養機制。今年 10 月份,百度公司聯合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AI領域第一個深度學習工程師認證考試方案和第一個體系化的深度學習人才培養方案——《深度學習工程師能力評估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的頒布,定義了認證AI人才能力的標準,為AI人才教育制定了指導方向,為社會力量廣泛地加入AI產業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參考路徑。
工信部數據顯示,滿足AI產業發展需求,中國至少還需要增加 500 萬名AI從業者。為了滿足AI人才的巨大缺口,百度展開「燎原計劃」,擬在 2018 年為百度招攬 500 多家生態合作夥伴,培養超過 5000 名人工智慧人才,遴選 60 多家創業公司進入AI加速器,並投資其中的優秀者。
今年 7 月 4 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攜手優達學城面向全球推出首個 Apollo自動駕駛線上課程;同時,在這個暑假百度Apollo聯合國內高等學府北京大學開設自動駕駛系列課程,也是國內首個落地高校並含學分的自動駕駛課程。目前「Hello Apollo」自動駕駛公開課已走進企業和城市開展面向多行業不同人群的宣講及專業培訓,旨在從源頭破解行業發展人才瓶頸,幫助推動中國無人駕駛技術走向「全民時代」。
在人工智慧的賽場上,表面拼的是技術、產品,背後卻是一場關於人才的暗戰。《報告》指出,百度大腦、百度DuerOS、百度Apollo三大開放平臺在AI人才培養上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它們通過提供頂尖導師定製課程、技術資源、百度直接投資、定製化的產業資源等支持,加速AI賦能,以師資培訓、高管教育系列課程、公開課、企業培訓、研討會、大賽培訓、技術沙龍等多種項目形式落地,讓更多人接觸到了AI技術,幫助中國在全球AI高地的爭奪戰中,儲備了最有價值的人才「彈藥」。
對於前沿技術的掌握,不僅會提升普通大眾的生活,也會對國家在國際舞臺的地位產生重要影響。在AI大勢所趨的當下,各國都在積極培養和引入產業人才,百度在AI人才培養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社科院的肯定評價,可謂實至名歸。在過去近 20 年中,作為中國網際網路技術革新的引領者,百度一直積極創造和構建社會價值的高地。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科技企業與百度一同攜手,為國家發展、社會價值創造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