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花博 | 崇明花博園又有大改變

2021-01-04 澎湃新聞
你好,花博 | 崇明花博園又有大改變

2021-01-0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舉辦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具有特殊意義。從拿到承辦權開始,崇明就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力推進花博會籌備工作。歲末年初,距離花博會正式開幕不到5個月的時間,相關籌備工作進展如何,我們實地探訪一下。

寧靜沉寂的冬日,花博園內依然一派火熱繁忙景象,施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從高空俯瞰,園區基本格局、主要建築場館已經展現。

本屆花博會最重要的「大花核心區」輪廓越來越清晰,整體勾勒出一朵壯美繁盛的牡丹造型。

花博會「六館」之一的世紀館形如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目前主體建築工程已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屋面覆土工作也即將完工,「蝴蝶」暫時呈現棕色。

預計春節前,世紀館將完成全部建築施工。

從世紀館沿著碧波之上的「花舞雙橋」來到花博園主軸復興大道,便可直抵復興館。

復興館目前已基本完成建築體量施工,整個建築大氣磅礴,借用中國剪紙、摺紙概念,與傳統建築融合打造出的折屋面錯落起伏、輕盈舒展;傳統元素的室外簷廊空間、充滿現代感的玻璃外牆詮釋出創新的國風意向。

花博會期間,復興館將承擔各省區市、港澳臺和深圳市花協的室內展示、開幕式和部分文化活動等功能。

另外一個永久場館竹藤館的3D列印工作基本完成,預計春節之前完成鋼架四環的裝修工作以及竹網編織的大部分工作。

三個臨時場館中百花館、花藝館同樣進展迅速,近期將達到交付標準;花棲堂作為承載集中餐飲功能的場館,正按照餐飲功能布局在做最後的調整,預計春節前也將完工交付。三個場館猶如三片精緻的樹葉,融於鮮花叢中。

此外,園區配套項目苗木種植也順利推進,部分道路兩旁已完成苗木栽植,讓園區煥發勃勃生機。

園區水系已經全部貫通;實現3.5萬伏供電,為園區場館調試提供條件;花博園最重要的主軸鋪裝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預計今年3月底前,整個花博園施工將基本完成。

邁入花博年,花博園區建設加速推進之際,其餘各項籌備工作也按照計劃有序鋪開。

接下來,籌備工作將主要分為籌備衝刺、測試運營、展會運營、會後撤展等四個階段鋪開。目前,園區室外展園數量已超過120家,其中88家正在建設,預計今年3月下旬完工,隨後將啟動室內布展。市場開發方面已完成20多家特許商品招募,超過300個品種,合作贊助企業已達到27家。此外,包括疫情防控、應急突發事件處置以及交通、住宿等方面的預案也都在持續完善之中。

記者:蔣曉燕

攝像:巨現樂 朱昱偉

原標題:《你好,花博 | 崇明花博園又有大改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好,花博 | 聽他們說說,後花博時代的崇明~
    你好,花博 | 聽他們說說,後花博時代的崇明~ 2021-01-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花博 | 崇明迎花博這兩年,你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
    你好,花博 | 崇明迎花博這兩年,你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自2018年4月9日崇明成功申辦花博會以來,全區上下全力搶抓籌備花博盛會的重要歷史機遇,基礎設施建設、人文素養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提升。迎花博期間,你的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你對花博會又有怎樣的期待?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家怎麼說。
  • 崇明花博園的一波俯瞰圖,太美了!
    崇明花博園的一波俯瞰圖,太美了!·政務 時至歲末,建設中的花博園區呈現出的冬日景象
  • 你好,花博 | 往後餘生,願與「你」相伴
    你好,花博 | 往後餘生,願與「你」相伴 2021-01-0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明花博園施工衝刺 建設進度已完成約9成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於明年5月在崇明舉行。目前,崇明花博園建設已進入最後階段,園區內水系工程總進度已突破96%,地面主體建築也已完成近9成,預計明年3月底前,整個花博園施工將基本完成。花博園內,施工仍在加班加點進行,基本格局已清晰展現。
  • 第十屆花博會將在上海崇明舉辦 花博建設先睹為快
    復興館施工現場花博會六館分別為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百花館、花藝館和花棲堂,其他五個館面向復興館呈向心型布置。其中,復興館、世紀館和竹藤館為永久性場館,而百花館、花藝館、花棲堂則是臨時性場館。這些場館將於2021年3月投入試運行。
  • 花博園「大蝴蝶」開始上色年底建成 吉祥物下周一開售
    另外,今年10月底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園區公共區域的大型地栽苗木將栽種完畢,花博園的「六館」也將於年內建成。室外展園數量為歷屆之最昨天,記者再次來到花博園區,看到園內大型苗木已經開始種植,花博園區有了綠意,黃山欒樹正在結果。造型如蝴蝶的世紀館前不久剛完成結構封頂,復興館已經開始內部裝修。
  • VR全景帶你漫遊花博園,各場館緊鑼密鼓建設,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最新...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於2021年5月至7月在崇明舉辦。日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推出「VR全景漫遊花博園」功能,市民遊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遊覽花博園;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等各場館也正緊鑼密鼓建設之中。河南、海南、青海等省陸續前來查看花博會場地,完成場地交接,準備開工建設各自的園區。
  • 「海上花島與美好生活」花博論壇在上海崇明舉辦
    人民網上海11月19日電(王文娟)18日,由民革上海市委會、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聯合舉辦的「海上花島與美好生活」花博論壇在崇明開幕。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會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出席開幕式。
  • 蝶變「十四五」,綻放花博園,崇明的這個地方顏值爆表!
    今天距離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開幕還有157天的時間花博園區中的場館建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世紀館效果圖從空中俯瞰花博會「六館」之一世紀館猶如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這是花博園主入口進來後的第一個館
  • 中國花博會今年將在上海崇明舉辦,一起「搶鮮」探營花博園
    中國花博會今年將在上海崇明舉辦,一起「搶鮮」探營花博園 2021-01-01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花博 | 衝刺!花博建設如火如荼
    屆時,遊客在平臺上,不僅能置身花海,還能將整個花博園的壯闊美景盡收眼底。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上海崇明 作者:鹹明 施昊豪 盛賽丹 責任編輯:姚衛斌
  • 彈一手好琴的文藝姑娘,在崇明花博園附近建了個「十二花園」
    彈一手好琴的文藝姑娘,在崇明花博園附近建了個「十二花園」 2020-12-1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錦繡國色一園收,探訪凜冬之下的崇明花博園
    ▲建設中的世紀館  日暖東風煦,看盡世界花。2021年5月21日,以「花開中國夢」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崇明拉開帷幕,這將是首次在島嶼上、鄉村中、森林裡舉辦的花博盛會。  ▲花博園區建設現場  從「秋明空曠間」的鄉村野色,到「一心、一軸、六館、六園」的萬花之園。在世界級生態島上,這一幅8840畝的闊達畫卷,正在書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頌歌。
  • 花博園裡慶豐收
    花博園入口。開幕式結束後,歌舞、小品、互動等精彩節目在主舞臺輪番上演,熱鬧非凡;近50家特色農產品企業集中展示展銷,盡顯「荊品名門」之韻;花博園正式敞開大門盛裝迎客,千人共賞。本屆豐收節系列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優良農耕文化,展現農民的偉大創造,展示來之不易的豐收成果。
  • 你好,花博|4000000盆花已在準備,「花花世界」等你來
    離第十屆中國花博會舉辦還有100多天,作為花博會花卉品種供應商及參展商之一的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已經進入全面生產階段。花博會期間,花卉園將為花博園區提供各類花卉400多萬盆,將園區裝點成花的海洋。
  • 福建漳州:大美花博園
    11月18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漳州花博園開幕。裝點一新的花博園,迎來大量遊客(無人機拍攝)。作為歷屆展會的舉辦地——漳州花博園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面積達28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園裡, 數千種花卉競相盛放,美不勝收。
  • 花博建設如火如荼
    竹藤館以現代竹藤工藝和3D列印技術建造,館內有各類竹藤科技產品、藝術品和竹藤文化展示。目前,其景觀綠化工程已啟動實施,佔地5000平方米,該工程把來自全國各地的42個品種竹子按種類分為觀稈、觀葉、觀筍等進行合理配置。2021年一月初,將為花博園區帶來特別的景觀。
  • 花博建設如火如荼--上觀
    竹藤館以現代竹藤工藝和3D列印技術建造,館內有各類竹藤科技產品、藝術品和竹藤文化展示。目前,其景觀綠化工程已啟動實施,佔地5000平方米,該工程把來自全國各地的42個品種竹子按種類分為觀稈、觀葉、觀筍等進行合理配置。2021年一月初,將為花博園區帶來特別的景觀。
  • 東有軌交,西有高鐵,崇明未來交通進一步改善,抓住花博會契機推動...
    未來,崇明的東部將會建一條軌道交通崇明線,西部地區將建一條沿江高鐵,這條線的建設標誌著崇明進入高鐵時代,「崇明將全力搶抓籌辦花博會的歷史機遇,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全面發展,實現「蝶變十四五、建設新崇明」。  東有軌交,西有高鐵,崇明交通有望進一步改善  一直以來,交通問題都是制約崇明發展的瓶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