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榜單:南開大學名列第六,碾壓浙大南大復旦等一幹名校!

2020-12-21 教育透鏡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高校要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持續發展,沒有源源不斷投入的充足經費,將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地。那麼,國內哪些大學最有錢呢?是不是清北+華五呢?這得看一看數據,僅憑猜測不可能得出結論。不過,可以提前透露一下信息,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1)10校進入100億俱樂部,是最有錢的高校!

2018年高校決算——清華高達276元,是唯一超過200億的高校;浙大191億,北大189億,上交178億,中山130億,復旦115億,華科104億。從2018年的情況看,這七校最有錢,其它高校都在100億之下,都不如這7校闊綽。詳見下圖。

2019年預算——8校跨入100億俱樂部。清華又是遙遙領先於其它高校,以297億之巨高居榜首。除了清華大學之外,還有7校跨入100億富豪俱樂部,浙大191億,北大190億,中山175億,上交156億,復旦125億,華科107億,武大106億。從2019年情況看,除了2018年的7校之外,武漢大學是晉入100億俱樂部的新成員。

2020年預算——100億俱樂部有10個成員。清華依然是遙遙領先所有高校,以3倍於西安交大的優勢,跨越300億門檻,又是唯一。浙大也上了一個臺階,跨入200億門檻,預算達到216億,位居第二。預算超過100億的還有8校,北大191億,中山187億,上交165億,復旦136億,山大115億,華科113億,東南104億,西安交大101億。

從2020年情況看,清華、浙大更進一步,都上了一個臺階,分別以300多億和200多億成為最有錢的高校;東南大學和西安交大晉級為100億俱樂部成員,而武漢大學卻退出了100億俱樂部,預算只有98億,比2019年縮水8億之多。

最近三年情況——清華大學在經費方面數倍於其它高校,始終位居第一的位置。浙江大學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並且穩坐第二把交椅。北京大學雖然以文科為主,但在經費方面卻只是略低於浙大,位居第三位,也是極為有錢的。除了這三校之外,再就是上交、中山、復旦、華科等4校。武大、山大、東南、山大也不錯。有的人感慨,怪不得清浙北、交復中(山)這些年發展神速,原來有海量的經費在支撐,其它高校望塵莫及!

(2)隱身富豪才是最有錢的主!

真的是清華、浙大、北大、上交、中山、復旦、華科這7校最有錢嗎?視角不同,結果不同。從絕對數量上看,確實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則未必。這與我國GDP情況是一樣一樣的。

我國GDP總量已是世界第二,從絕對量上看非常龐大,但如果從人均GDP這個視角看卻並不富足,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在80名開外。從人均GDP看,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美國,更不是中國,而是摩納哥,其人均GDP高達165999美元,美國人均GDP只是摩納哥的39%(人均64685美元),我國又是美國的15.28%(人均GDP9915美元),不到摩納哥的6%。

所以,如果換一個角度,我國最有錢的高校不是清浙北、交中復。從生均經費看,這幾所高校也會自嘆不如。上海科大生均經費高達82.8萬元,是清華大學的2倍之多。南方科大生均經費是55.2萬元,約是浙江大學的2.5倍,可見這兩校的富有程度。不過,清華、上交、北大、浙大也算很有錢,只是不如上海科大和南方科大。生均經費詳見下圖。

從2020年生均經費看,最有錢的高校前10名是:上海科大,南方科大,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大,人民大學,復旦大學。

第二個10名是:北京師大,北京理工,西北工大,中國農大,中國科大,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中醫大,深圳大學,華東師大。

第三個10名是:中山大學,北京外大,天津大學,暨南大學,溫州肯恩,廈門大學,西安交大,華中科大,上海外大,上海中醫大,

從上可以看出,前30名多是京津、長三角、廣東的高校。京津有11校,長三角有10校,廣東有4校。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北上廣與蘇浙最為發達,收入水平最高,所在地的高校經費最多也是經濟水平的反映。從總體上看,與這三地的高校相比,中西部高校還是很缺錢的,其發展受制於此。

(3)南開大學特別亮眼,生均經費將武大甩出幾條大街!

從上可以看出,從絕對收入看,清華、浙大、北大、上交、中山、復旦、華科這7校最有錢,連續三年收入超過100億(清華在200億以上);相對收入看,上海科大、南方科大、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這7校最有錢。如果比較一下,只有清華、北大、上交、浙大同時出現在兩個名單之中。

從這10校的情況看,上海科大、南方科大算是後起之秀,處於初期發展之中,實力還有待增長,投入巨大 理所當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都是百年老校和名牌大學,在各類榜單中一般都在前10的位置,經費開支與建設效果似乎是正相關。中山、復旦、華科3校發展也是相當不錯。

在這10校當中,唯獨南開大學與眾不同。與清華交浙比,同樣是100年老校,同樣是生均經費在前7,可在各類榜單的前10當中很難找到其身影。與中山、復旦、華科相比,在綜合實力和頂級學科水平方面,南開大學確實有些差距。即使是與南大、武大、中科大、哈工大、北師大、西安交大等相比,這些高校的生均經費遠遠低於南開,然而卻是各類榜單中前10的常客。與同在天津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天津大學相比,南開的生均經費是天大的1.6倍(天大僅有15.5萬元),但在發展趨勢上似乎有些遜色。

從上圖可以看出,南開大學生均經費位居全國高校第6位,這大大超出人們的意料,不少人感嘆:「南開大學原來這麼有錢!比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還富有!」為何學科實力相差如此之大呢?

南開大學生均經費是24.8萬,高於浙大的22.3萬、復旦的21.6萬、中科大的17.9萬、南大的17.3萬、中山的13.0萬。更加讓人驚訝的是,南開生均經費將武大甩出幾條大街,武大生均經費只有11.0萬,位居第43名,不到南開的一半(佔南開的44%),南開生均經費是武大的2.25倍。

南開大學在各類榜單卻並不亮眼,基本處於10-20名之間,而其生均經費卻極為亮眼,位於第6的位置,兩者之間似乎不太匹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等校投入大、成效也大。比較而言,中山、復旦、華科以及南大、武大、哈工大、中科大、西安交大等投入小、成效更大。南開大學則是投入大、成效小,真的有點奇特。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現象?是否意味著南開大學即將進入後發優勢階段,隨後將會迅速崛起?

小結一下:就高校經費而言:

⑴從絕對收入看,清華、浙大、北大、上交、中山、復旦、華科7校最為有錢,連續三年收入超過100億(清華在200億以上);

⑵從相對收入看,上海科大、南方科大、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7校最為有錢,生均經費22.3萬以上;

⑶從比較結果看,清華、北大、上交、浙大同時出現在兩個名單之中,中山、復旦、華中科大和上海科大、南方科大、南開大學分別出現在一個名單中;

⑷南開大學亮眼生均經費不僅高於天津大學,而且高於浙大、人大、復旦、北師大、中科大、南大、同濟、中山、西安交大、華中科大等一幹各類榜單中的前10常客,更是將武漢大學這名前10常客甩出幾條大街之遠。這是否意味著南開大學即將進入後發優勢階段,隨後將會迅速崛起呢?網友們,你們對此如何看待?歡迎留言討論,謝謝你的閱讀。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用事實說話:天津大學與南開大學到底誰的綜合實力強一些?

都是985高校,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如何選擇?

未來津門第一高校:最有可能是誰?

天大與南開的異同點在哪裡,各自底蘊咋樣,高考學子如何選擇?

42所「一流大學」中,名副其實的綜合大學到底有哪幾所?

相關焦點

  • 新榜單:南開大學名列第六,碾壓浙大南大復旦等一幹名校
    與中山、復旦、華科相比,在綜合實力和頂級學科水平方面,南開大學確實有些差距。即使是與南大、武大、中科大、哈工大、北師大、西安交大等相比,這些高校的生均經費遠遠低於南開,然而卻是各類榜單中前10的常客。與同在天津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天津大學相比,南開的生均經費是天大的1.6倍(天大僅有15.5萬元),但在發展趨勢上似乎有些遜色。
  • 文科實力:清華強於武大、南大,浙大強於中山、南開和山川吉?
    (1)先看前30名●第一個10名:北大、人大、北京師大、復旦、清華、武大、南大、華東師大、浙大、中山大學。●第二個10名:川大、南開、吉大、山大、上海交大、廈大、華中師大、南京師大、東北師大、暨南大學。
  • 浙大與復旦哪個更強?3個方面對比,決勝我國第三名校
    復旦學文、浙大學工科準沒錯浙江大學與復旦大學是清華北大以下綜合實力最好的兩所大學了,分別在第三第四,浙江大學從合併四所浙江名校成為985重點大學後,實力猛增,現在軟科實力甚至排在復旦大學之前,甚至在有些人看來,浙大已經是我國排名第三的重點大學。然而也有很多人認為,復旦大學還是更好一些,那麼這兩所高校究竟哪個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南開曾排名全國第3?90年代曾與復旦齊名,網友:近年有所退步!
    南開曾排名全國第3?90年代曾與復旦齊名,網友:近年有所退步!在我國的高校布局中,清北一直是實力最強的,第三名一直都是存在爭議的,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要說南開能夠排在第三,也是毫無證據可查,因為當時的中央大學很出名,其他的比如國立北大、武大、浙大、中山等都是名校,這屬於公立部分,私立院校方面,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震旦大學等都很出名,要說南開在私立學校方面也是排在前10的位置。
  • 南大、上交、復旦、浙大,四所高校哪個計算機專業更強?
    南大、上交、復旦,計算機系怎麼選?單單本科教學、碩士培養的話,教育部學科評估計算機評估結果在A、A+以上的高校,基本上不會差距特別大,畢竟計算機專業排名靠前高校裡面的最好的本科生,在本科畢業之後要麼去頂尖網際網路企業、要麼去歐美名校讀博去了。
  • 教育部四年一次文科大獎:浙大勝於南大,南開少於上海交大!
    ◆北大、人大、復旦、清華、武大位居前5名——經過統計發現,從獲獎數量上看,前三名是:北京大學103項,中國人民大學84項,復旦大學72項。其後是,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分別獲得59項並列第四,北京師範大學和浙江大學分別有54項並列第六。獲獎數量位居前10的高校還有,南京大學49項,上海交通大學40項,華東師範大學39項。
  • 6所大學都自稱南大,到底哪所大學是南大?
    我國有近3000所大學,正如人有名字一樣,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享譽海內外的一流大學。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簡稱,如清華大學簡稱清華,北京大學簡稱北大。一般來說,每所大學的名稱都是根據這個大學所在城市而命名的。
  • 數學最強的十大高校:北大一騎絕塵,復旦和山東大學分列第2、3名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的數學來源也是院系調整,原先浙大蘇步青、陳建功兩位大師領銜的數學系被併入復旦,在復旦生根發芽。
  • 南開大學和蘭州大學這對難兄難弟,誰才是退步最大的985大學?
    在1995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評出中國13所最傑出的大學,蘭州大學名列第六。南開大學:南開大學在1937年8月,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長沙臨時大學。翌年4月,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可以說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七八十年待,南開在全國排名,穩坐全國前八,是僅次於清華北大的北方第三名校。
  • 上海這所「鑽石」大學,雖是雙非院校,錄取分數線卻高於浙大復旦
    大家知道,每年的高考季,不僅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會關注高考成績,連與高考無關的人也都會關注著全國各省市地區的文理科狀元,看著他們一個個取得那麼驕人的成績,如願以償地被清北、浙大、復旦這些名校錄取,人們在為這些狀元們高興的同時,也會深深為自己感到悲哀,感嘆當年怎麼就沒能考上這些名校,最後只上了一所雙非院校呢?
  • 近兩年化學兩刊論文篇數統計:中科大北大南開南大清華居前五!
    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有123篇文章發表,位居全國第二;南開大學以113篇文章排全國第三位。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獲四、五位,兩校的發文數量相差不大,南大共發文104篇,清華大學發文100篇。上海交通大學位居第六,發文量達到97篇;浙江大學以90篇的發文量位居全國第七;廈門大學以86篇的發文量排全國第八。
  • 能和浙大爭全國第三的,除了復旦,還會有誰?
    在國內高校圈中,論排名最權威的有兩個說法,一是清北復交,二是清北+華五。清北毫無疑問是位居第一順序,而清北之後的「老三」是誰,就不好說了。 目前,能有機會競爭國內第三的,我認為浙大是一個,復旦是一個,上海交大也能算一個,其他的難成敵手。
  • 上海大學火了!最新排名國內第16名,力壓華中科技大學等眾多名校
    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是:清華大學名列第15名,北大名列第23,復旦大學名列第34,上海交通名列第47,浙大第53,中科大第93,接下來南京大學排名第124位。 國內排名世界200至300名大學包括: 武漢大學名列第246 同濟名列第256 哈工大名列第260 中山名列第263 北師大名列第279名 國內排名世界
  • 任正非三天連訪滬蘇四名校:在交大復旦東南南大談了這些話題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綜合報導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近日開啟了一趟國內名校之旅。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帶隊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參與任正非大學行的還有兩位華為高管,分別是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和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
  • 2019中國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並列第七,浙大超復旦交大全國第三!
    2019年第一個中國大學排名出來了,由軟科發布,作為世界知名大學評判機構,軟科發布的大學排名有些一定的公信力,軟科的大學排名主要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國際化四個維度去打分,這四個維度分別佔比45%、40%、10%、5%,2019年的排名怎麼樣呢?我們一起看下!
  • 2020亞洲大學最新排行發布,清華跌出前三名,復旦大學進入前十
    每一個高中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考入名校,而名校中的佼佼者,清華北大更是無數學子最大的願望,確實論綜合實力來看,清華北大是首屈一指的強勁,只要有人考上清華北大,那麼其母校也一定會很有光。而清華北大在亞洲地區排名如何呢?
  • 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類排名世界第六,中國第二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在全國985和211大學中名列前茅,理工科各學科無短板,均有國內領先的專業。工科類排名世界第六,中國第二。「哈工大」理論水平高,學術作風紮實,不浮躁,跨學科綜合能力強。和復旦、南開、南京大學等學校比如何呢?可以說,沒有可比性,因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要說工科,「哈工大」只服清華!當然和浙大也有一拼。工學作為13個學科門類之一,共有39個一級學科參選第四次學科評估。
  • 2020中國最好大學100強,復旦浙大肩並肩,吉大第19名
    中國大學數量眾多,到底哪些大學才算是優質大學呢?關心這個問題的人非常多。校友會發布了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在排行榜前100名的大學,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排名。校友會作為一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研究機構,已經連續18年發布了中國大學排名。2020中國大學排名。採取什麼樣的評價指標體系呢?從校友會公布的評價指標來看,主要側重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影響這三個維度。在人才培養方面。主要有教育教學質量、高層次人才和優勢學科專業這三個指標,在科學研究方面。主要考慮高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基地這三個指標。在社會影響方面。
  • 教育部直屬高校排名,復旦大學穩居前三,吉大跌至第17名
    教育部直屬高校顧名思義,是由我國教育部直接進行管轄、撥款、或是實施政策改革的大學。這76所在教育部管轄內的高校,無一不是各所大學中的「翹楚」,不論是教育水平、學科實力都為我國高校,起到先鋒模範的作用。下面,筆者就依據校友會發布的《2020年教育部直屬大學排名》,來了解一下這些學校的排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