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里巴巴之後,根據相關安排,網易、京東將相繼在香港二次上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很多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如今有240餘家以存託憑證或普通股形式在美上市,總市值約1.6萬億美元,其中部分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條件。值得關注的是,境內資本市場也向中概股拋出了橄欖枝,上周上交所就發布新規支持中概股回歸科創板上市。
網易、京東相繼奔赴港股市場
根據網易在6月2日披露的招股書,網易在港交所主板新發行17148萬股普通股,上周末網易最終確定發售價為123港元/股,這意味著,網易在香港上市募資金額將近211億港元。公開數據顯示,網易在港接獲37.1萬份申請,合共認購18.57億股,超購近360倍。而根據相關安排,股份預期將於明日(6月11日)在港交所主板以股份代號9999開始交易,成為阿里巴巴之後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眾所周知,20年前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國內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目前網易股價已從當初的不足3美元攀升至逾400美元,市值逾500億美元。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就在網易之後, 6月8日京東也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開始香港公開發售1.33億股份,最高公開發售價為236港元/股,預期6月11日定價,並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日子——6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交易,股份代碼為9618。
除此之外,百度、拼多多、好未來、新東方等中概股赴港上市的消息也不絕於耳,儘管有部分公司予以否認。
多家企業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條件
記者注意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有很多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240餘家以存託憑證或普通股形式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總市值約1.6萬億美元,其中有我們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網易、騰訊、拼多多等等。據悉,中概股選擇到香港上市一方面是香港上市流程較為便捷,另一方面香港很多監管要求和美國類似。
不過,企業到香港二次上市也並不是那麼隨意和簡單。其中,也有不少條件和要求,比如,要求企業所在產業是創新產業,在美國等監管較健全市場連續上市滿兩個財年,市值至少超過400億港元等等。因此,從目前的已經在美國上市的240餘家企業情況來看,滿足條件的僅八分之一左右。除了上述的企業,還包括58同城、陌陌、新浪、攜程等等。
上交所發新規支持中概股回歸科創板上市
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流程較為便捷,境內資本市場也向中概股拋出了橄欖枝。就在上周,上交所發布通知明確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對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中,涉及的對賭協議處理、股本總額計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認定、退市指標適用等事項,做出了針對性安排。發布通知的主要目的,旨在持續增強科創板相關制度安排的包容性和適應性,進而將吸引優質科創類紅籌企業登陸科創板、促進科創板市場做優做大等現實需要落到實處。
記者了解到, 該通知的發布,與證監會此前降低已上市紅籌企業境內發行上市條件、明確存在協議控制架構紅籌企業發行股票和尚未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境內減持存量股份用匯事宜處理等規定一起,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了與紅籌企業回歸境內發行上市直接相關的配套制度,打通了紅籌企業境內發行上市 「最後一公裡」,將更有助於紅籌企業利用好包括科創板在內的境內資本市場。
(文章來源:掌上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