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難命之人逢七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

2021-01-05 老林話農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隨著歲月的變遷,農村的結構在發展中發生了改變,農村的那份人情和世故或許被消逝的時光衝淡了些許。而那些充滿著哲理性又不失有趣的農村老話卻依然傳承至今,經過歲月的洗禮,似乎還變得更加絢麗迷人。這些農村老話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婚禮喪嫁的,有關做人做事之理的,也有有關生活規律總結的,可謂包羅萬象。

這些老話經過多個世代的歷史驗證,傳承至今,在農村常常能聽到老人嘮叨上一兩句,話糙理不糙,十分有趣。那麼,在農村,老人常說的「難命難逢七命之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死者為大」的說法,尤其在農村,這一說法更表現得淋漓盡致。農村人為了祭拜留念逝者,在逝者去世後,會進行一種「過七」的儀式。以逝者去世的那天起算,第一個七天稱為「頭七」,農村老人說,死者魂魄「頭七」那天會返家,所以「頭七」裡也有一個風俗。

逝者家屬在「頭七」那天會為逝者魂魄準備一頓好飯菜,以讓他安心上路,為了讓逝者不讓太牽念親人,影響其投胎做人,家屬在那天要躲起來,最好是回房間睡覺,蓋緊被子,即使睡不著。其次第二個「七天」為「二七」,以此類推,直至過完「七七四十九天」,「七七」也稱為小祭。在農村就有一種說法,稱人有三魂七魄,人去世後的每七天去一魄,三年去三魂,這也是農村過世的人要「過七」的原因。

至於農村人常說的「難命之人逢七死」,其實這其中道理逝者這樣的,命運坎坷之人都會逢農曆的「初七」、「十七」或者「二十七」三個日子去世,因為這三天去世的人魂魄難以尋找,難以避免閻羅王的各種毒打,生前命運坎坷,死後還要受盡折磨,所以有「難命之人逢七死」之說。小編覺得,這其實都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在農村,存在不少過度信奉命理學,封建迷信的現象。

在一些農村家庭,小孩生病卻不及時上醫院就醫,僅僅靠道士的幾道符水以為就能治好病,實為可笑,這樣一來,不僅被這些道士騙取了錢財,還耽誤了小孩的就醫良機。這些命理學,可以有作為一門學門去學習借鑑,但切不可過多迷信沉迷其中。

而至於「好人難得六月死」其中的道理是這樣的。在農村,都有這樣的一個習俗,人去世後都不會立即下葬,其家屬會先為其定做棺材,如果是農村的老人,可能會事先做好保存起來。逝者去世後,其家屬會為其穿上喪衣,讓逝者睡進棺材,然後請村子裡的法師為其做一場法師,這兩三天會有來自各方的親朋戚友前來瞻仰緬懷逝者,在逝者去世後的第三天會安排其安葬工作。

農村人認為,好人一般都不在六月份去世,因為那時候天氣炎熱,而農村又沒有冰棺,屍體在家裡擺上三兩天很容易發臭,農村人覺得「好人會有好報」,好人去世更不會以「遺臭萬年」的聲譽死去,所以有「好人難得六月死」的說法。

其實以上兩句農村老話都蒙蔽著一層封建迷信的色彩,小編覺得,對於傳統思想,其精華積極上進部分,我門可以學習。而對於其封建迷信的糟粕部分,應予以抵制剔除的態度。你覺得呢?關於以上兩句農村老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歡迎在下方討論、交流。關注小編,即可了解更多三農新鮮事。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出遠門的時候,都要選個黃道吉日,目的就是圖個順風順水。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入」啥意思?七和八指的是什麼?
    轉眼已到大年初七,要不是因為今年非常特殊,按照往年慣例,這時應該有很多人在上班了。雖說咱農村人都非常淳樸憨厚,但農村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講究和禁忌,幹什麼事都興挑個「好日子」。以農村人出行為例,不少農村地區存在著「七不出八不入」風俗,至於這種風俗有無道理,很少有人去深究,多數老百姓因它是老輩人留下來的而遵循。老話說「七不出,八不入」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為,「七」是指農曆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八」是指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因此,這句老話說的是農曆每月逢七不宜出門,逢八不宜進門。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了,在春節時候的農村,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話「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普遍追求和美好願望,從古到今,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想身體健康,長壽百歲,有的人甚至幻想長生不老,永世不死,這當然是人的本能所致。那麼,農村老話「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果真如此嗎?
  • 老話「死貓引竹」什麼意思,把死貓埋在地下,真的能引來竹子嗎?
    配圖  在鄉下,有個流傳已久的說法,貓死了不能埋。有些同學大概聽說過這樣一句老話,「死貓掛樹頭,死狗棄水流」,貓兒死了得掛樹上,狗兒死了要水葬。  這種風俗是怎麼來的呢?首先,我們以孩童的天真看一個故事。據民間傳說,從前,貓和老虎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領,決定交換學習。但老虎知道貓兒素來狡黠,唯恐上當,提出找個擔保人。於是貓兒找了了狗兒擔保。
  • 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不光留守兒童多,留守老人更多。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兒女長大了,結婚生娃了,外出打工掙錢,又把孫子孫女留給老人帶。饒是這樣,還有農村俗語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您怎麼看?
  • 俗語:「好人死在證人手」是啥意思?做人的講究,不僅僅是做好人
    其實好人死在證人手上也是這個道理。好人死在證人手裡,這句話表面上看,好像是個悖論。好人通常不會作奸犯科,去做那些違法亂紀的事,不然他就不叫好人了。證人也是個正面角色,證明違法犯罪的事情,倆個正面角色怎麼會有一方死在另一方手裡呢?但現實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荒誕色彩,害死你的往往不是那些你能注意到的事情。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
  • 農村老話「兩腮無肉,小鬼難鬥」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兩腮無肉,小鬼難鬥」是什麼意思?古人對於識人方面也是非常有研究,古人認為只要把握規律即可從面部特徵透出的信息推算出人之富貴貧賤及命運休咎變化。在民間流傳了很多俗語,其中就有很多的民間俗語和面相相關,雖然有些沒什麼根據,但還挺有道理,民間有的農民看人一眼就能瞅出個好壞來。比如這句「兩腮無肉,小鬼難鬥」,大家有沒有聽過呢?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老輩人為什麼這樣說?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夫也瘋狂】分享的關於農村大小事。現在城裡很多人喜歡養貓、養狗,把它們當成寵物,這也是一種情感寄託。其實,農村人採收養「寵物」的始祖,從古至今農民都有在家裡養家禽的愛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小動物,像在過去比較受歡迎的就有土狗、土雞、鴨子、豬、貓等等。而在飼養的過程中,老一輩農民也總結了很多和這些小動物相關的俗語,您都聽說過哪些呢?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這句老話,村裡的老人常常說起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何道理?我們國家最注重禮儀,特別是生活在農村的,每年都需要去一些酒席,即使家裡沒有酒席吃,逢年過節的也家裡人也會小聚一下,去飯店擺上幾桌,這樣難免要喝些酒。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嫁娶。老人常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人到了結婚的年紀,家裡就開始著急給他娶媳婦,而女人到了嫁人的年紀,就想著找個好人嫁了。如果晚了,村裡的好男人都沒有了。
  • 農村老人說:「老狗不死家」,土狗快死時都會離家出走,這是為啥
    土狗在農村不僅充當了寵物的角色,也充當了門衛的角色,正是因為土狗在農村的重要性,在農村關於土狗的說法特別的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老狗不死家中」這句老話,那麼為什麼土狗在臨時時都會離開家呢?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 老話: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什麼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道嗎
    老話: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什麼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道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給我們留下的不單單只有古物書籍,還有很多俗語老話。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俗語老話大部分都是封建迷信,但是有些老話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老話語就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 農村老話「百年難逢歲交年」,立春和春節同一天,代表好年景嗎?
    農村老人說「百年難逢歲交年」,立春和過年同一天,代表好年景嗎?今年的春節是2019年02月05日,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2019年的第一天。而今年春節和立春相差一天,立春在02月04日,大年三十,因此今年並不是歲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