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舉行遊泳救生比賽 提高救生實戰能力

2020-12-20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賽事之一的「2020年上海市遊泳救生比賽暨職業技能大賽」,今天上海科技大學舉行。全市遊泳場所的救生員們展開了一場水中救生專業技能的比拼。

今天的遊泳比賽非常特別,項目設置和普通遊泳賽事完全不同,每個項目都以救援為前提。包括了男、女100米雙人浮漂救生賽;男、女50米假人救生賽;男、女100米障礙賽;男、女4×25米假人接力賽;以及男、女拋繩救生賽和模擬救生賽,共11個項目。

比如:拋繩救生賽不僅要求岸上的選手能準確地把繩子拋到水池中的等待救援的夥伴,還要用最快速度把夥伴拉上岸。雙人浮漂救生賽則是模擬用救生圈救援時,選手在水中快速有效施救的場景。

據了解,今天共有全市16個區的遊泳協會和兩家遊泳場所的181名救生員參賽。比賽中選手們的全力拼搏、奮勇爭先,展現了高超的施救技術和能力。

上海市遊泳救生比賽已舉辦了24屆,旨在推廣普及遊泳救生知識,全面提高上海救生員的實戰救生能力和綜合素質,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意識氛圍,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為民服務意識,為本市遊泳池安全開放保駕護航,為上海城市的安全運行做出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韓瓊 實習編輯:葛彥希)

相關焦點

  • 武漢軍運會遊泳(水上救生)賽在武漢五環體育中心舉行
    武漢軍運會遊泳(水上救生)賽在武漢五環體育中心舉行 (1/7) "← →"翻頁
  • 密雲區開展救生員技能培訓暨救生應急演練活動
    為積極響應" 安全生產月 " 工作部署和要求,紮實推進密雲區遊泳場館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9月8日,密雲區體育局在靈動時空沙河健身館內舉行了一場遊泳場館救生員技能培訓暨救生應急演練活動。密雲區涉及遊泳項目的15家體育運動經營單位的30餘名遊泳池救生員參加。
  • 三亞舉辦第二屆遊泳救生技能大比武 提升旅遊旺季涉海涉水區域遊客...
    12月26日上午,三亞市第二屆遊泳救生技能大比武暨體育扶貧頒證儀式在鳳凰水城遊泳中心舉辦,三亞各酒店、小區等經營性泳池和潛水等單位共派出100多名救生員參加個人賽和團體賽。活動現場,三亞市旅文局還為90多名通過參加三亞市體育扶貧遊泳救生員培訓班成功考取初級遊泳救生員證的學員頒發證件。據悉,今年,三亞市遊泳救生協會為全市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青年提供了3期體育扶貧遊泳救生員培訓,並推薦了50餘名獲得國家職業資格遊泳救生員證書的人員入職,助力脫貧攻堅奔小康。
  • ...第二屆遊泳救生技能大比武 提升旅遊旺季涉海涉水區域遊客安全...
    12月26日上午,三亞市第二屆遊泳救生技能大比武暨體育扶貧頒証儀式在鳳凰水城遊泳中心舉辦,三亞各酒店、小區等經營性泳池和潛水等單位共派出100多名救生員參加個人賽和團體賽。
  • 星太奇:女神的救生圈充滿「青春氣息」,奮豆的救生圈充滿銅臭味
    星太奇:女神的救生圈充滿「青春氣息」,奮豆的救生圈充滿銅臭味話說學校終於迎來了一個假期,古老師為了讓學生們能放鬆一下,決定帶大家一起出海旅行!為了在海裡遊泳,大家都帶上了救生圈,其中以高茜女神的救生圈最為炫酷,星太奇和小桂子的最為普通!
  • 溺水神器上市,救生手環它靠譜嗎?
    眼下正值酷暑,不少朋友會選擇遊泳消暑,而此時也是溺水事故高發時段。去年在杭州的某小區裡,一名兒童在學遊泳時,竟然在教練眼皮底下發生了溺水。那有沒有什麼東西能給遊泳增加點安全保障呢?實驗員小李,練習遊泳超過十年,水性極佳。小李帶著救生手環,遊到了水深三米的地方,隨後拉開手環。不到三秒的時間氣囊從手環中彈出,拉著小李的左臂,把小李帶到了水面上,不過小李的頭部沒有先浮出水面,我們讓小李換個方法再測試一下手環。
  • 上海74家遊泳場所獲表彰 救教分離提高救生員收入
    救生員的管理和收入問題,是夏季遊泳場所管理當中的一個突出問題。9月15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遊泳場所夏季開放服務工作總結表彰會在東方體育大廈舉行。普陀體育中心遊泳館救生組長俞彬介紹,他們採用的強化獎勵機制、「救教分離」方式,提高了救生員的收入。
  • 救生圈會自己叫救命!上海高中生發明會遊泳的救生圈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最常用的救援工具,但傳統的救生圈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一些限制,比如當救援者離落水者較遠時,救生圈很難準確拋到落水者身邊,因而會錯過最佳救援時機。最近,上海吳淞中學高三學生程鈺姍研製了一款具有聲、光報警功能的可遙控救生圈。
  • 首次使用水上救生機器人
    首次使用水上救生機器人金羊網  作者:餘寶珠  2020-10-13 10月12日上午,東莞市水上搜救分中心在東莞港立沙島作業區中海油碼頭舉行
  • 靜安區遊泳救生協會2020年度救生員培訓開始招生!
    靜安區遊泳救生協會2020年度救生員培訓開始招生!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靜安區遊泳救生協會
  • 【實測】高大上的救生手環真的有用麼?
    夏天是遊泳的季節,同時也是溺水事故高發的時間段,就在前兩天,杭州某小區一個小孩在學遊泳時,竟然在教練眼皮底下溺水。
  • 市民遊泳遭遇突發狀況!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救生團隊緊急施救不放棄
    10月21日上午,修先生像往常一樣來到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遊泳館遊泳,遊泳結束衝淋時,突然倒地失去意識,護池救生員聽到其他遊客的呼叫後,快速趕到現場,發現此時的修先生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於是立即用心肺復甦法進行搶救,輪流持續對修先生進行胸部按壓,期間果斷使用除顫監護儀(AED)進行全力搶救。
  • 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 海邊戲水時要注意
    戴著充氣泳圈去海邊戲水、遊泳,泳圈被礁石劃破漏氣造成溺水;戴著遊泳圈被海浪卷離海岸……近日,記者從安捷海上救援隊了解到,8月至今,永寧鎮紅塔灣海域,已經發生4起因為遊泳圈而引發的危險事故。專業救援人士表示,這種泳圈特別輕,在海中並不安全,只能算是娛樂裝備,市民在選購時還需謹慎。
  • 三亞市體育扶貧遊泳救生員培訓舉行開班儀式
    原標題:三亞市體育扶貧遊泳救生員培訓舉行開班儀式新華社客戶端海口6月30日電(記者劉博)29日上午,2020年三亞市遊泳場所安全生產活動暨體育扶貧遊泳救生員培訓啟動儀式在三亞市鳳凰水城遊泳中心舉行。全市各遊泳場館及水上體育項目等高危場所遊泳救生一線工作人員共200餘人參加。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調研員曾文指出,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培訓充分發揮主辦單位職能優勢,幫助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通過培訓提高全市遊泳場所抵禦、防範溺水事件的能力,發掘遊泳救生優秀人才,提高救生技能水平。
  • 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救生裝備
    不過和航空技術發展水平同步,日本人還是為飛行人員配備了一定的救生裝備,本文將對此作一簡單介紹。 日本海軍的早期航空裝備是由外國引入,沒有獨立進行改進和調整的能力,因此遲至上世紀20年代中期日本海軍才開始對飛行事故中的傷亡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研究對應的改進措施。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其各類救生用品均為本國生產。
  • 國產「救生環」一夏成名,漂浮+充氣多功能合一,關鍵時刻能救命
    相信大家每年都會和小編一樣總是會看到類似消息,每年都會因為有人誤下水導致被衝走,不管是遊泳池還是下河裡遊泳,當然,小編是不推崇大家去河裡遊泳的,都會遇到突發情況的發生,往往哪怕經驗再老道的人都會因為緊急情況的發生而束手無策
  • 南海海域 多科目防險救生檢驗協同能力
    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多艘艦船日前在南海某海域,連續進行海上複雜條件下多課目訓練,他們將基礎課目和援潛救生課題相結合,錘鍊指揮員的組織指揮和官兵的協同配合能力。航行途中,遠洋救生船劉公島船突然接到戰鬥指令,迅速調整航向、航速,進行機動規避,同時做好防禦準備。
  • 遊泳救生員新標準的公布對救生員考證的影響
    在2020年五月初,國家體育總局會同人社部共同頒布了新版《遊泳救生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新版《標準》增加了救生浮標赴救的內容,同事完善了自然水域遊泳救生標準。遊泳救生員專家指導委員委員、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高捷對此說:「浮標救生一直都是國際遊泳救生中普遍採用的救生器材,而在之前的舊版中並沒有涉及。而救生浮標技術的補入不僅彌補了原標準中器材救生考核的空缺,更是遊泳救生原則的最好體現。自然水域遊泳救生標準也是如此,雖然在舊版中出現了自然水域遊泳救生相關信息,但缺乏具體的相關內容。」
  • 遙控救生機器人今日首次亮相...
    遙控救生機器人今日首次亮相,來看黎明湖演練現場↘ 2020-08-25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鳳陽藍天救援隊「藍色救生圈」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
    「藍色救生圈」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是一項由鳳陽藍天救援隊主辦的面向全縣範圍內中小學生開展的大型公益科普宣講活動。活動背景是鑑於我國每年屢有發生的學生溺水事故,既給學生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傷痛和無法彌補的損失,也給學校的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