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字之書」中受教育長才幹——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行動...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整齊劃一的動作、響徹雲際的軍歌、綻放自信的軍容……在五邑大學與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共同舉辦的「愛國主義教育軍事日」活動中,學子們零距離感受強軍風採。參觀過西沙海戰海軍部隊榮譽傳承艦的青年學生心潮澎湃地說:「希望我的青春也能有一抹奮鬥的『海軍藍』。」

  五邑大學與海軍部隊的結對共建,為學生提供了「浸潤式」實踐的機會。該校紡織材料與工程學院學生宋豔婷光榮參軍,並作為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遠赴海外執行維和任務。如今,一批又一批學子正上演「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團廣東省委、省教育廳、省學聯共同推動的「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行動」,注重以第二課堂實踐育人,把豐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有力推動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學子心裡紮根。

  團廣東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實踐就是這樣一本「無字之書」。要引導青年學子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

  紅色底色:實踐出真知

  歷史課本上都說「紅軍苦」「革命鬥爭的勝利來之不易」,究竟有多苦?有多不易?暨南大學「青馬工程」的培訓班成員,就此展開了體驗式學習和實踐。

  同學們用紅米飯、山野菜等製作了紅軍餐,這是戰爭年代戰士們難得的營養;一把稻草和幾根紅布條編成的草鞋雖然簡陋,但紅軍就是依靠這樣的裝備參加急行軍、打贏戰鬥的。大家通過體驗「紅軍的一天」,參觀走訪革命遺址,不僅體會到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不易,而且感受到紅軍戰士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堅定的革命信念。

  「這樣的實踐不是生硬的、無趣的概念灌輸,而是鮮活的、有溫度的、超越時空的精神對話體驗。」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李小釧談起此次實踐感悟良多:「這激發的是我們骨子裡對革命先烈們最深層的敬仰,點燃的是每個人自身未來更加端正的心態與堅定的信念,靈魂仿佛得到了淬鍊,信仰散發著強而有力的光芒。」

  每年假期,暨南大學團委都會選送「青馬工程」學員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等地展開革命傳統教育學習,融合學生思想工作、教學創新及社會實踐,讓學生加深對國情、民情和社情的理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在實施「燈塔工程」過程中,根據大學生的新特點實踐育人,增進學生們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明當代青年之使命,悟政治思想之理論,拓觀察社會之視野,學調查研究之方法。」這是廣州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林路行在青馬學堂的收穫。該校團委將思想政治引領與藝術教育、紅色革命歷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開設「青馬學堂」,通過主題教育、理論教學、社會調研、素質拓展、愛國主義現場教學、成果分享等多元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引領,提升青年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一個個「青馬人」帶著理論知識、思想精髓,走向實際、走向社會、走進鄉村。

  梅關古道、雙峰寨、省委舊址、紅軍長徵經過地……韶關學院團委挖掘、整理、學習和傳播華南教育抗戰歷史的紅色記憶,共有6批師生500多人次開展研學和志願活動,相繼啟動口述歷史搶救、田野調查、旅遊線路規劃、文化視頻製作等項目。

  如今,在「燈塔」的引領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成長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腳踩泥土:實踐創造價值

  青年學子關注南粵大地的社會百態,在「第二課堂」裡積極實踐所學所想,從「會讀書的人」成長為「會創造的人」。

  「我家的米,都賣到廣州。每年還沒打,米就被預訂完了!」貴州省貴定縣沿山鎮石板村鞏一組的農戶王樹平站在自家稻田邊,仿佛看到了自己種的大米被端上廣州市民餐桌的情景。

  王樹平曾是一名貧困戶。近年來,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精準扶貧實踐隊的幫助下,他家的農產品被納入網絡銷售平臺,因銷量良好,他已經實現脫貧。

  2018年以來,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團委以實施「燈塔工程」為抓手,協同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共青團第二課堂活動引領功能的獨特優勢。

  近3年來,該校共組織學生4萬餘人次、指導教師500餘人次投身社會實踐,組建國家級重點團隊5支、省級重點團隊46支、校級重點團隊47支,投入專項經費100萬餘元,奔赴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和兵團第三師、四川甘孜,以及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貴州黔南和粵東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燈塔工程」紮根泥土式的社會實踐,讓廣東青年學子進入真情境、解決真問題、創造真成果。接下來,「燈塔工程」2.0版,即「燈塔工程」——廣東青少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行動,將更加重視和突出實踐育人的作用,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在青少年中開展回望初心的歷史觀教育和砥礪奮進的實踐教育,團結帶領南粵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在學習中增強本領,在實踐中勤於修身,為點亮南粵青少年的「燈塔」之光注入動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養...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8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回信,深切勉勵青年學生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
  • 大連理工大學建藝學院依託青年學子領航班引領青年思想
    正視問題,找準癥結,培育青年「領頭雁」  當前,大學生黨員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堅定、入黨動機不純粹、理論學習不積極等問題,究其癥結,就是黨員發展過程中教育引領不到位、入口把關不嚴格、考核辦法較單一。為此,學院從黨員發展、黨員引領兩個維度入手開展工作。  把關各環節,健全黨員發展體系。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際網路+的探索與實踐
    通過這平臺,一方面學生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的接收到思想教育的有關信息,充分提高了教育的時效性,另一方面,能確保學生的主觀思想得到真實表達,實現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好的進行思想交流,讓學院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準確的實時把握,做到及時發現問題,並做到及時處理,從而有效地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 青年來信傳心聲——《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報導引發各界...
    回顧過去,3年以來,一院團委先後擇優選派20名團委書記、多名團幹部赴發射場承擔長二丙、長三甲系列、長徵十一號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和政工工作,努力踐行著總書記「幹好基層工作」的要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的主題。
  • 探索大學生生態行動教育路徑
    同時,還應落實到行動上,依靠生態行動教育養成大學生生態文明的基本素養、堅定意志和良好習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大學生生態教育是以生態學思想、理論、原則為依據開展的旨在培養大學生關愛自然、樹立生態文明觀的教育實踐活動,包括理論教育與行動教育。
  • SFL|「雲芽行動」倡議書
    雲芽行動「雲芽行動」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 暑期已至,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 為黨育人 引領凝聚青年
    步入新世紀,為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堅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在更寬廣的層面提升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共青團先後開展了「三講」教育、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我與祖國共奮進」「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紅領巾心向黨」等活動。  有的活動,至今仍是青年思想引領的重要品牌。
  • 總書記眼中「好樣的」青年是啥樣?
    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學們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真是長見識了!
    毋庸置疑,在獨立學院也應按照綱要的要求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但由於獨立學院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使得在獨立學院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之普通高校更具有挑戰性,我們不能簡單沿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須在育人環境、育人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才能夠收到實效。
  • 強底氣、接地氣、花力氣:辦好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維度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其中,勞動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成為愛崗敬業的勞動者、增強職業本領、順利實現就業的關鍵環節。
  • 調查顯示電商刷單是受訪青年眼中最不靠譜兼職
    有些兼職可以幫人增長才幹、積累經驗,也有些兼職只是消磨時間精力,甚至存在騙局和陷阱,讓人覺得「不靠譜」。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4名18~35歲的青年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電商刷單(46.1%)、註冊賺錢(40.0%)和網絡水軍(36.7%)被受訪者認為是最不靠譜的三種兼職。46.8%的受訪青年願意嘗試做「不靠譜」兼職的原因是急需用錢。
  • 爭做堪當大任的時代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指出,「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黨員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做堪當大任的時代青年。
  • 網絡「喪文化」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樣態分析
    關注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和行為特徵,深入分析「喪文化」流行的深層動因,妥善應對「喪文化」傳播的渠道和方式,用網絡主流文化話語方式的適時轉換,引導青年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準確定位人生發展目標,應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育大學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人生導師」,是高校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的專業隊伍與骨幹力量,更應按照「四有」要求,明確角色定位,擔當責任,不辱使命。
  •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全團要把習近平同志關心關愛大學生的故事納入「青年大學習」常態化內容,作為高校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題,引導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牢記教導,努力做有志氣、有才氣、有銳氣、有骨氣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把習近平同志做青年群眾工作的藝術、方法、作風納入各級團的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和團幹部教育培訓內容,教育廣大團幹部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全面提升做好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的能力水平。
  • 365行動 | 調研大數據背景下的青年特質!他們,要做學生成長的引領者
    365行動 | 調研大數據背景下的青年特質!這一行動將覆蓋46個二級黨組織、939個支部和1.9萬餘名黨員,計劃每周一個院系接力開展「賡續紅色百年」主題活動,每天展示一個支部主題黨日,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官微將推出系列報導,聚焦各支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積極行動起來,傳承紅色基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 廣東發布「展翅計劃」助力青年就業
    廣東共青團實施「展翅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通訊員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通訊員 劉敏 梁舒曼):疫情以來,廣東共青團積極行動,迅速實施「展翅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線上線下雙選會、建設在線職考培訓平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搭建青年見習專區、擴大團屬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 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調查表明,積極正向、多樣活躍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總體態勢,大學生普遍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狀況及其成效得到充分肯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成效不斷彰顯。
  • ...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暨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成功舉辦
    利用核心理論定製化提供的超級混凝土如何攻克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 9月1日至6日,第十一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淮陰工學院舉行,大賽精彩紛呈,來自138所學校的339個優秀項目同臺競技,在大賽中激烈角逐。
  • 交大青年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評定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受到廣大高校師生的密切關注,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掀起了「校校皆有、人人可為自強之星」的熱潮。此次評選中,交大學子邱舉營、李曉利從眾多參評學生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