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前華為阿里員工因加班在微軟受抵制」被頂上熱搜,這是微軟蘇州某團隊的一次自發行為,他們表示,由於華為和阿里來的員工時常「比賽加班」,甚至半夜還在工作群互發消息,讓他們痛苦不堪,這種中國網際網路加班文化破壞了公司風氣,產生惡性競爭。
因此,他們在工作之餘開發了Hackathon項目,可以每晚檢測部門內部人員晚上還在加班的人並提出警告:華為阿里員工停止無意義加班。
事件發酵,一時之間,網友們紛紛吐槽「加班」這個話題。
你加過班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加過。
有的是因為公司要求;有的是因為工作量太大;有的是為了加班費。總而言之,我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加班。
但就像微軟的警告,無意義的加班真的沒有必要。
加到的班,垮掉的身體
說起加班,我卻不禁想起去年年初刷爆了朋友圈的華為工程師齊智勇猝死事件。
事發當時,齊智勇剛和客戶開完會,開車回去的路上突然感到噁心想吐,把車緊急停到路邊後,他就失去了意識,被同事送到當地醫院,醫生拼命搶救了12個小時,卻還是沒能挽回他的性命。
年僅36歲的他,有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3歲,妻子在家照顧著,還有需要贍養的老母親,在家等著他。
出事前,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2個月,期間無節假日,為了保障業務全天都留在客戶處值守,出事的前2天,他還在通宵工作,攢了33天的年假準備陪伴家人,沒機會用了。
當時聽到這個新聞時,我想起一句話,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什麼值得你拿命去拼的,工作就更沒必要,性命沒了,其他的一切也不復存在。
小王和我聊天時說起一個人,他朋友,設計師,年薪30萬,但幾乎每天都在加班,三十來歲身體就已經拖垮了,內臟什麼的損耗很嚴重,說起這個人,小王一臉感慨,他說,這樣的生活他一定不會去過,人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身體健康,拿健康換錢,不值得。
在中國存在很多這樣的人,年輕的時候拿身體換錢,等身體垮了又拿錢換健康。
長期加班後,你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體力一天不如一天,好多時候都犯困;肥胖、啤酒肚出來了,減都減不下去;工作太忙,焦慮、失眠,還晚上睡不著覺;自己注意力下降,疲於奔命,沒有自由,感覺人生被操控著,體會不到快樂......
加班真的不只是加個班而已,長期加班的危害,對心理和身體上打擊是雙重的。
盲目加班,用健康換錢,不值得!
厲害的人不是因為比你忙,才厲害
很多朋友也表示,我也不想加班,但工作量太大,不加班不行呀!
我想你可能見過一些人,他們雖然很忙,但還是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就拿像王石,俞敏洪、馬雲等這些大咖們來說,你忙得過他們嗎?他們很忙,但精力卻很好。
卡爾·紐波特,美國一名大學教授,大學畢業後的10年,他出版了4本書,獲得了博士學位,受聘於喬治城大學,並成為該校的終身教授。
但你知道嗎,成就不斐的卡爾,他每天很少工作到下午五六點,晚上,他基本都屬於家庭和閱讀,他會哄兩個孩子入睡,也會在公園裡遛狗。
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卡爾他高水平的深度工作能力。
厲害的人從不是因為忙得比你多,才厲害。他們都自有一套提高工作效率的體系。
就像切斯特菲爾德說的,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
那些工作多但不加班的人,做對了這些事
1.簡化工作方法
很多人每天在忙,但儘管他們忙得像個陀螺,實際上卻沒有多少真正的產出,谷歌公司把這種人叫做「偽工作者」。
而不想成為「偽工作者」,我們就需要把工作劃分一下,找出哪些工作重要,哪些工作可以壓縮,每天先把重要的工作做了,你自然心中不慌。
而複雜龐大的任務,可以把它們拆解成簡單的步驟,按步驟去操作,方向明確了,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就行。
就像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有時候不要老盯著整體想,把任務拆解成簡單的步驟去做。
也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很多人喜歡盯住細節摳,結果工作進度止步不前,浪費時間,自己又變得焦慮,有時候做得不錯就行了,記住,先完成再完美。
2.提高溝通效率
工作中把事情講清楚,確認自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對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這樣才不會做無用功。
想想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領導要你做一件事,結果你花時候幹完後才發現,領導要的和你做的是兩回事,有沒有心累。
溝通看似簡單,其實準確明白雙方的意思並不簡單,我們每個人的思維理解方式不一樣,而複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把對方講的話複述一遍,保證自己明白了對方的意識,對方放心,你安心。
3.調整工作節奏
重要的工作,我們可以放在早上先做,繁瑣的小事,放在下午去做,這樣既提高工作效率,心裡負擔也會小很多。
工作間隙時間,看看遠方,起來走一走,調整狀態,長期集中地工作很消耗腦力,不調整,一天都很累,換換腦子很有必要。
午後一到三點,我們會出現一個倦怠期,此時精力水平降低,午間小睡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巔峰表現》中提出,一般的睡眠是有慣性的,睡太久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候醒過來反而會更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睡久了,反而感覺沒睡好的原因。
所以,日間休息,午休,小睡半個小時,下午就可以保持精力充沛,認真幹活了。
最後
拋開手頭工作太多,和臨近下班接到任務,我們大多數加班都是因為效率問題,簡化工作方法、提高溝通效率、調整工作節奏,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米爾恩說過一句話,「一般人總是等待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來創造這種機會。當一個人夢想著如何去掙五萬塊錢時,一百個人卻乾脆夢著五萬鎊就掉在他們眼前。」
你不去主動創造效率,形成自己的工作效率體系,那如何有時間去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
我們需要的是,不加無意義的班,做有意義的工作,收穫更有價值的未來。
本文由曉芳說管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