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童黎】大肆宣揚向中國索賠論、幫德企列「討債」帳單、惡毒聲稱新冠病毒是「最暢銷的中國出口產品」……包括主編在內,德國著名小報《圖片報》(Bild)一再突破底線,中國駐德使館為此兩度發聲明點名批評。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從14日到17日,我使館已經5次就個別德媒「汙名化」中國抗疫的做法發表嚴正立場。
使館網站截圖
事實上,早在去年,《圖片報》就與「港獨」分子黃之鋒打得火熱,不但邀請黃之鋒前往德國,還刊登有他署名的所謂「公開信」,充當亂港勢力的傳聲筒。
此次全球衛生危機爆發後,《圖片報》不反思本國抗疫表現,反而開始琢磨「中國欠我們什麼」。
《圖片報》報導截圖
4月15日,這家德媒羅列了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Henry-Jackson Society)、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自民黨所謂「中國問題專家」穆勒-羅森特裡特(Frank Müller- Rosentritt)和基民盟「經濟議題專家」霍普特曼(Mark Hauptmann)等與其氣味相投者的言論,妄稱中國「隱瞞」疫情、「違反」國際法,要為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後果承擔法律責任云云。
可笑的是,《圖片報》還煞有其事地以德國企業、納稅人的名義,列了一份向中國「討債」的帳單。
有德媒稱,對於這家媒體的狂妄之舉,德國聯邦政府未作正面回應。
據《萊茵郵報》報導,根據聯邦政府就自民黨聯邦議院黨團的一份相關詢問做出的答覆,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問題上,柏林並不會對中國提出指責。因為「德國聯邦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並未顯示中國故意隱瞞數據。
德國聯邦衛生部在答覆中指出,就新冠病毒來說,確鑿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對於感染診斷的定義和統計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一度改變確診病例定義及統計標準,即只將具有臨床症狀及肺部造影特徵的患者計為確診病例。德國衛生部認為,在當時的疫情形勢下,這種暫時的調整是可以理解的。
《圖片報》如此「汙名化」中國,4月15日當天,我駐德國使館網站刊登了發言人致該報總編室的德語公開信,就其拙劣報導表明中方嚴正立場,不厭其煩地為其梳理了中方履行通報信息義務的時間線,並於16日再次上傳了相關中文翻譯。
使館網站截圖
發言人指出,西方少數政客、專家和媒體人士聲稱中國違反國際法且有義務賠償他國政府,但實際上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國際法,而是企圖通過推諉責任來轉移公眾對其自身貽誤疫情和應對不力等問題的視線。而《圖片報》15日第二版攻擊中國的報導用心險惡,所謂的「算帳」實際上是在煽動民族主義,鼓吹偏見和仇外仇華情緒。
16日,我使館還專門就德國輿論出現所謂「中國責任論」發布《任爾東西南北風》一文,表明立場。
然而,《圖片報》並未就此收手,該報主編萊歇爾特(Julian Reichelt)惱羞成怒,親自下場錄了個視頻,還挑釁式地主動加上了中文字幕,於當地時間16日晚發布在其網站上。
視頻中,萊歇爾特妄稱中國是「盜竊」智慧財產權的世界冠軍,惡毒聲稱中國最暢銷的出口產品是「沒人想要的新冠病毒」。
視頻截圖
他還再次宣揚了美媒所謂武漢實驗室在未遵守最高安全標準情況下,研究蝙蝠中冠狀病毒的說法,並把中國向世界各地輸出口罩看作「面帶微笑的帝國主義」。
對此,我駐德使館發言人17日再次發表公開信,指責該報主編再度對中國進行政治誣衊,重彈不實論調。
使館網站截圖
發言人重申,世衛組織負責人和國際知名醫學專家多次表示,所謂「實驗室洩露」等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同時,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4月7日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已經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
使館還透露,有一位德國公民在17日來信說:「幸好《圖片報》不代表德國。」
觀察者網注意到,從14日到17日,我駐德使館在短短4天內,五度就《星期日世界報》等個別德媒「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的報導發聲明表明立場。
中方始終強調,抹黑中傷中國既不負責任,也有損國際抗疫合作,讓我們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對那些企圖煽動反華情緒和將抗疫問題「政治化」「汙名化」的言行說不。相信經過疫情考驗,兩國民眾彼此理解將進一步鞏固,中德務實合作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