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草案)》

2020-12-03 華龍網

本網原創報導:

重慶擬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立法明確單位和個人有權反映隱患

重慶擬立法明確守信激勵措施和失信行為懲戒

用法治手段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提請審議

昨日,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草案)》《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草案)》提請大會審議。這些條例草案中,哪些規定和我們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我們今天來理一理。

《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草案)》

員工被隔離 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工資

昨日,《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條例草案明確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反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舉報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違法行為;不得緩報、謊報、瞞報、漏報或者授意他人緩報、謊報、瞞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不得阻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報告。

在群防群控方面,條例草案要求在重慶市行政區域內人員,配合政府採取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措施。若相關人員拒不配合隔離或醫學觀察,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及時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

條例草案明確了預警制度分為4級,要求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報告制度,並明確了報告的主要內容,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在應急場所建設方面,條例草案要求政府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新建及改擴建體育場館、會展中心、交通樞紐、學校校舍等公共設施,預留水電接口、設置通風空間,使其能夠快速轉換為集中隔離、集中救治等應急場所。

此外,條例草案強調了中醫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救治中的作用。明確「堅持中西醫並重原則,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方面,還要求政府加強中醫藥應急救治能力建設,加快中醫藥應急救治設施設備與人才、技術儲備,完善中西醫協作機制。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陳翔

《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

從「企業視角」 破解痛點難點堵點

《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共5章72條,其中圍繞破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從「企業視角」作出了相關規定。

市場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

條例草案從「企業視角」作了相關規定,破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要求企業出錢、出物、出力等攤派行為,無疑破壞了企業的經營權。條例草案規定,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市場主體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

在防止拖欠帳款方面,條例草案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得違約拖欠市場主體的貨物、工程、服務等帳款,大型企業不得利用優勢地位拖欠中小企業帳款。

條例草案明確,建立線下政務服務中心、線上「渝快辦」平臺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相結合的政務服務主渠道;對投資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納稅繳費、不動產登記等從減少審批、優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費用等方面進行細化;對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進行規定;對建立親清政商關係、加強政企溝通、建立「好差評」制度等進行規定。

關於「好差評」制度,條例草案規定,對「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的評價事項,經查證屬實的,有關單位應當限期整改;整改結果應當通過「渝快辦」平臺向評價人反饋。

《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草案)》

採集個人信息 應當經本人同意

《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草案)》所稱社會信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以下統稱信息主體),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遵守法定義務、履行約定義務的狀態。

本條例草案共8章57條。

條例草案規定,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禁止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條例草案規定,信用服務機構、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和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非法歸集、採集、開放、查詢和應用社會信用信息,不得篡改、虛構、洩露、竊取和買賣社會信用信息。

對信用良好的信息主體,條例草案規定,各級國家機關及其有關部門在法定權限範圍內可以採取激勵措施。如「在行政許可、資質等級評定中,予以優先辦理、容缺受理」等。

同時,條例草案規定,各級國家機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和程序,認定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並按照全國統一的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對失信主體實施懲戒。

此外,條例草案規定,本市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記錄製度,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公務員在履職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失信違約等信息納入政務誠信記錄,並向社會公布。

公務員政務誠信記錄應當作為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相關焦點

  •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 要求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草案)》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要求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草案)》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 關於《上海市長江中華鱘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有關事項的說明
    二、主要內容《條例(草案)》共7章45條,主要內容包括:(一)關於本市中華鱘保護體制《條例(草案)》明確本市中華鱘保護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保護體制,以保護中華鱘及其棲息地為宗旨,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協調、多元共治、嚴格監管的原則
  • 重慶擬立法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可拒絕攤派
    重慶作為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備選城市,強化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 今年7月,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籤署合作協議,決定協同推進營商環境地方立法,將制定《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由2020年立法計劃中的預備項目調整為審議項目。
  •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
    原標題: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 要求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草案)》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江西省旅遊者權益保護條例(草案...
    為了進一步優化全省旅遊環境,助推旅遊強省建設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為旅遊者「熱遊江西」提供法治保障,有必要制定條例。二、起草經過《江西省旅遊者權益保護條例》是省政府2019年立法計劃中的地方性法規確保項目。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消費環境優化升級行動,推動出臺江西省旅遊者權益保護條例,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樂享消費。
  • 公告|《上海市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其次,要求鐵路安全監管部門、鐵路運輸企業加強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處置,完善預警互通機制。最後,設置車站公共衛生檢疫站點的,明確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予以配合。發展改革、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管理、應急、公安、經濟信息化、農業農村、綠化市容、生態環境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
  • 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施行
    原標題: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明年1月1日施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8日訊(晶報記者 黃丹)12月25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草案)》提請審議:賦予自貿試驗區...
    11月24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鄭州召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請審議。大河報記者在會議現場了解到,《條例(草案)》共8章60條,包括總則、管理體制、投資自由與投資服務、貿易便利與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與政策創新、「一帶一路」與交通樞紐、營商環境與法治保障、附則。
  • ...授權發布:《上海市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今起徵詢公眾意見
    發展改革、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管理、應急、公安、經濟信息化、農業農村、綠化市容、生態環境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 第二十八條(應急管理) 鐵路安全監管部門、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發生鐵路安全突發事件的,按照規定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鐵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當與市、區人民政府相關應急預案相銜接。
  • 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已經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二次審議。為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擴大公民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提高立法質量,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12月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公告,全文公布《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後提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繼續審議。
  •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和法治環境等。
  • 蚌埠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指導和規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國家和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預案。
  • 河南省電信條例草案提請二審
    5月31日下午,《河南省電信條例(草案)》提請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二審,二審稿進一步明確了關於加強電信用戶權益保護、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力度、電信基礎設施電磁輻射檢測力度等問題。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加大騷擾電話治理力度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介紹了關於《河南省電信條例(草案)》審議修改情況的報告。去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一審。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制定《條例》是必要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
  • 關於《嘉興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的公告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物業管理、使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物業,是指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方式,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房屋以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 《山西省開發區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12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從即日起公開徵求社會各界對《山西省開發區條例(草案)》的意見,截止日期2019年1月5日。  制定《山西省開發區條例(草案)》,是貫徹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推進開發區建設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的具體體現。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三是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以《條例》出臺為契機,找短板、補弱項、抓落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圍繞條例的有關問題,司法部、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關於《杭州市錢塘江綜合保護與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意見建議...
    (2020年6月18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9年12月23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對《杭州市錢塘江綜合保護與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進行了第二次審議。
  • 《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1年1月1日實施
    2020年12月30日,《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向社會介紹《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情況以及貫徹施行《條例》有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