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談教育
據統計,現有的電競行業從事人員達5萬,電競人才缺口50萬。在部分高校中,已經開設電競專業。人才缺口50萬的行業,以大學四年的時間進行學習,是否值得。未來電競行業大有前途嗎?這需要我們思考反思。
新聞是這樣報導的:數據顯示,2018年電競行業營收達1.64億美元,全球市場佔比18%,觀眾人數1.25億,佔全球總量33%。統計顯示,目前中國電競產業從業者規模達到44.3萬人,電競產業從業者的平均薪資基本與遊戲產業持平,達到11000元,但電競行業的現有從業者僅5萬人,人才缺口高達50萬。
01 分析電競行業未來前景
2018年的電競行業營收只達到1.64億美元,卻已經有5萬的從業人員。按前者計算總共每人的年薪3280美元,也就是2.3萬人民幣。
年薪2.3萬,高嗎?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數。按後者計算,補充50萬人員進入電競行業,總共55萬。每人年薪為300美元,也就是2100人民幣。
從年薪看,電競行業從業者前景堪憂。那麼還有必要耗費大學時間,學習電競行業知識嗎。一般的傳統行業,每個人能夠創造的年薪達到幾十萬到百萬之間。工資佔比也只是10%到20%左右,剩下是資本利潤。
電競行業也是如此,剛才所計算的總年薪,是全部年薪,沒有計算出資本利潤和所得工資。電競行業未來有前途嗎?或許有,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所賺取的利潤,有那麼高?明眼人一看便出,還有必要趟電競行業這渾水嗎?
02大學開設電競專業的情況
國內第一個開設電競專業的大學,為中國傳媒大學,專業為數據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國內僅有一所211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開設電競專業,其餘本科院校皆為不知名大學。
專科學校同樣也開設電競專業,主要專業方向為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縱觀之,國內的雙一流高校(985大學、211大學)基本沒有開設電競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的數據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也只是與電競行業有著微弱聯繫而已。國內知名大學基本沒有開設電競行業,電競行業還有必要去選擇嗎?我認為沒有必要。
大學專業裡面,有很多大有前途的專業,計算機類專業方向、建築類專業方向……,沒有必要耗費大學三年、四年的時間進行學習。
03大學專業選擇非常重要
曾經我也在思考,到底是以院校為主,還是以專業為主填寫志願。當年高考結束後,一直被這個問題所憂思。現在思考這個問題,答案已經慢慢清晰。
大學專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填報志願時,只是以自己的分數線,勉強填取一個比較好的院校,但卻沒有機會選擇專業。專業被調劑,調劑到自己所不喜歡的專業,未來的前景也堪憂,這樣的志願選擇正確嗎?我認為並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退其次,而選擇次等學校的王牌專業。這種選擇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但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學好專業知識,很重要,因為這是以後職業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