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商立木
流程編輯 | 小白
2019年的遊戲行業是一首「冰與火之歌」:一方面,隨著版號重啟,各類遊戲大作紛紛上線,行業增速回升;而在另一方面,2019年全年下發的各類遊戲版號不到2000款,全年全國註銷、吊銷的遊戲公司數量達到18710家,行業分化在遊戲行業上演。
從遊戲行業中規模最大且增速較快的移動遊戲行業來看,移動遊戲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的整體趨勢依然不變。易觀數據顯示,儘管市場的存量特徵導致市場競爭的紅海化,但存量用戶的產品需求升級將形成規模巨大的產品紅利,值得遊戲廠商持續挖掘和兌現。
遊戲大廠們已摩拳擦掌,厲兵秣馬。4月1日晚,三七互娛(002555.SZ)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籌資不超過45億的資金用於提升研發實力、自建雲平臺等。與此同時,三七互娛發布2019年財報,這家上市公司在2019年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一、高增長:新品帶來增量,老產品持續創造流水
年報顯示,三七互娛2019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3億,同比增長73.3%;實現歸母淨利潤21.2億,同比增長高達109.7%。不得不說這個業績增量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增速只有放在行業中比較才更有意義。2019年,我國手遊市場(註:也是公司主要的產品類別)收入1581.1億,較2018年增長18%,上市公司的增速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這也意味著三七互娛在移動遊戲市場的市佔率進一步提升:易觀數據顯示,由於三七互娛在2019年持續發行多款成績頂尖的精品產品,公司在國內移動遊戲發行市場的市佔率升至10.44%。
說完增長,再來看利潤率。
受益於自研遊戲數量和質量提高,三七互娛的毛利率過去5年間持續增長,從59.3%提升至86.6%。
風雲君也算閱股無數,國內的、海外的,要說毛利率能夠實現這種增長的,著實不多,只有部分行業的一流龍頭公司才能做到。
因偶發的商譽減值,淨利率在2018年經歷短暫下滑後,2019年重回增長,達18.3%。
再來看反映公司資金回報率的淨資產收益率ROE,這可是巴菲特老爺子最重視的投資指標之一,自2015年起,公司ROE總體提升,從14.2%升至30.1%。
從衡量盈利能力的多個指標來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還在進一步增強。
分產品看,2019年三七互娛移動遊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較上年增長114.8%,移動遊戲收入的佔比進一步提升。也是由於公司順利地實現了「頁轉手」的轉型 ,才有了現在三七互娛連續多年高增長的故事。
三七互娛手遊業務的增長得益於多方面原因。
2019年,上市公司發行了幾十款不同類型、題材多樣的精品遊戲。運營的國內移動遊戲最高月流水超過16億,最高月新增註冊用戶超過3400萬,最高月活躍用戶超過4000萬。
自研產品無論從數量還是從單產品的盈利能力上看,均較上年有所提。
此外,上市公司在全球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SNK オールスター》在日本市場上線後,取得下載榜雙榜第一的成績;《大天使之劍H5》在越南市場上線後長期穩居暢銷榜榜首,成為當地市場現象級遊戲。
除了新上線的遊戲外,三七互娛已有的《永恆紀元》《大天使之劍H5》等長周期遊戲產品仍在創造持續穩定的流水。
二、「研運一體」優勢顯現
(一)研發強度維持高位,研發人員佔比近半
三七互娛自建研發團隊同樣始於2013年,先是頁遊,再是手遊。2016年,《永恆紀元》的成功標誌著公司「頁轉手」以及開展研發業務這樣兩次轉型雙雙成功。
截至目前,公司已研發出《大天使之劍》《永恆紀元》《大天使之劍H5》等多款月流水過億的產品。
年報顯示,目前上市公司的產品研發策略包括「精品化」、「多元化」以及「全球化」。
精品化體現在遊戲上線前在產品策劃、美術品質、音樂效果等各方面進行精細打磨,遊戲推出後,公司在產品迭代、流程優化、用戶體驗等方面進行持續投入。公司自研的3D引擎幫助進一步提升遊戲畫面,2D引擎已能實現跨平臺研發。
此外,為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近幾年三七互娛開始了研發層面的「多元化戰略」。年報顯示:除維持在原有優勢品類的研發力量的同時,公司在模擬經營類、卡牌、SLG等多個品類都進行了新嘗試:卡牌類遊戲《代號DL》預計將於2020年推出市場,SLG類型遊戲處於立項狀態。
隨著產品精品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品類多元化的進展,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不斷增長,2015-2019年,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從2.6億增至8.2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3%。
其中,2019年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幅更是達到52.5%,呈加速上升趨勢。
從員工構成上看,2015年,公司研發人員佔比僅為25%,與運營以及銷售人員比例大致等同;但到了2019年,公司研發人員已增至1345人,佔員工總數的48%,緊隨其後是銷售人員,但是佔比也僅為26%。
不難看出,這些年公司在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可以說是不惜血本,也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3年內,上市公司還計劃通過募投項目擴大研發團隊,增強研發實力:持續進行人員招聘,計劃共招聘1440名研發人員;在維持現有研發計劃的同時,新增共計24款新遊戲的開發和運營,不斷豐富公司的遊戲矩陣。
(二)運營能力在持續增強
從2011年起步,公司於2013年迅速成長為我國頁遊公司中營收第一名,從此佔據騰訊後老大地位至今。
公開資料顯示,在運營方面,三七互娛已形成「立體營銷+精準推送+長線服務」的多元方式,以「精細化、數據化、智能化」為原則,輻射「產品+推廣+用戶」三個埠,準確把握用戶需求。
基於公司對用戶的畫像,邀請知名影星為產品代言人,已經成為業內經典營銷案例。隨著新的大眾流量平臺興起,公司也快速響應,使用短視頻信息流進行推廣。
前面提到過,上市公司的運營人員數量在近年來的增長並不明顯,那如何實現運營的高效開展呢?
2019年,公司自研的智能化投放平臺「量子」以及智能化運營分析平臺「天機」投入使用。
這當中,「量子」可以對接所有主流渠道,實現快速投放和自動化投放,並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AI算法提升推廣效率以及效果;
「天機」則是對遊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及預測的經營決策系統,可對遊戲生命周期進行精準預測,支持運營團隊根據用戶數據進行差異化營銷。
這兩大工具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運營能力。
AI智能系統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根據易觀數據發布的《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0》,2019年三七互娛在國內移動遊戲市佔率為10.44%,僅次於騰訊、網易,位居行業前三。與此同時,由於AI智能系統的大規模投入使用,三七互娛的推廣效率及效果均有所提升,2019年,三七互娛的利潤率為18.27%,較2018年提升3.18%。
市佔率的提高意味著行業話語權的增強,意味著能拿到更多優質內容的發行權,從而進一步強化公司地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三、5G場景下,雲遊戲或主導行業變革
得益於5G技術和雲計算進一步成熟,2019年11月19日,Google研發的雲遊戲服務Stadia正式上線,這是雲遊戲商用的又一次重要嘗試,也再次讓雲遊戲這一理念成為遊戲界的主要話題。
作為A股頭部遊戲廠商,三七互娛藉助自身研發能力,對業內新動態也在積極行動。畢竟,優質遊戲資源和硬體解綁、遊戲玩家成本大幅下降、開掛作弊被從源頭切斷等因素,都會催生出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遊戲生態。
(一)首個雲遊戲落地
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1月9日,三七互娛與華為籤訂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圍繞5G 網絡、ARM安卓雲遊戲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3月18日,「華為云云遊戲解決方案2.0」線上發布,發布會上三七互娛與華為聯合發布首款雲遊戲《永恆紀元》距籤約不到三個月時間,上市公司的雲遊戲布局正式落地。
雲遊戲是一種以雲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遊戲方式。遊戲中的所有計算(包括畫面渲染、數據同步、交互邏輯等)全部在雲端伺服器進行,無須下載遊戲客戶端。
《永恆紀元》的雲遊戲版本則基於華為雲鯤鵬雲服務進行開發,所有數據均儲存在華為雲提供的伺服器上,已於4月2日正式上線。
與頁遊轉手遊邏輯相似,如果其本身就是經過驗證的一款爆款遊戲,那麼換為更便捷的遊戲方式往往也會有較強勢的表現。
(二)「即點即玩」對用戶轉化意義很大
《永恆紀元》的IOS安裝包有360M左右,在4G環境下,下載和安裝該遊戲至少需要1分鐘。而且當安裝包超過了一定大小,手機系統還會提醒用戶。
也許有人會認為下載遊戲10分鐘、1分鐘和0分鐘沒有太大區別,下載耗費流量也是正常的,但實際不然。
我們還是要回到流量運營遊戲的邏輯上來,在該模式下,用戶從看到廣告,到點擊、下載、註冊、付費等須經過一系列過程,每個步驟前都會有一大批用戶流失。
很多時候用戶在沒有Wifi的環境下接觸到遊戲推廣信息,當點進發現下載還需要花很多流量,甚至產生額外費用,自然會放棄下載。
還有一些用戶閒來無聊點進去看看,結果沒等遊戲下好,被文案勾起來的好奇心已經消失,或者是在等待中切換到別的APP,直接流失。
但在5G環境,下載速度大幅提高,網絡流量門檻就不再成為障礙。
而雲遊戲版本只需要一個入口就可以開始遊戲,實現「即點即玩」,也不會再出現下載前的流量提醒。
雲遊戲應用之後,除了網際網路上的推廣,遊戲還可以在線下場景進行推廣。綜上,雲遊戲場景中用戶轉化率將明顯提高。
(三)擬16.5億建設5G雲平臺,積極搶佔新的流量入口
2020年4月2日,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45億,主要用於以下三個項目。
其中,網路遊戲開發及運營建設項目的內容是在3年內開發24款新遊戲,而廣州總部大樓是為滿足5000人辦公場所需求,這兩項都屬常規項目,不復贅言。
下面主要講講第二個項目:5G雲遊戲平臺。
5G雲遊戲平臺項目的核心研發內容包括基礎雲層服務、平臺層服務和雲遊戲平臺三部分。
由於雲遊戲將帶來流量「入口」的改變,極有可能對遊戲行業進行重新洗牌,推動產業鏈重構,其戰略地位如同騰訊的微信、QQ,字節跳動的抖音、頭條,是可見未來遊戲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國外,谷歌上線「Stadia」雲遊戲平臺、微軟推出「Project XCloud」雲遊戲項目;國內,騰訊、網易已上線各自的雲遊戲平臺,甚至許多中小廠已將雲遊戲平臺進行商用。
三七互娛本身屬於「研運一體」的綜合性遊戲廠商,遊戲分發領域更是強項,在過往的頁遊領域便擁有最大平臺,也自然深知平臺流量的重要性。
公司將通過該項目建設抓住行業變革的機會,在雲遊戲大規模商用前搶佔關鍵流量「入口」,獲得「高帶寬、低時延」網絡時代下的雲平臺技術及應用分發能力。
同時,上市公司所擁有的遊戲內容又能給雲平臺帶來用戶流量,搶佔市場份額。
(四)行業變革中的自我重塑
目前,雲遊戲還未實現大規模商用,業內對其共識是5G場景下確定性較強的一大應用領域,將帶來增量從而利好整個遊戲行業。
沒人能夠準確預測哪個遊戲廠商在未來能夠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未來未知,它不等於過去,但過去確實是預測未來的基礎。要判斷公司的雲遊戲布局靠不靠譜,我們還是要看公司過往的業績兌現能力究竟如何,風雲君梳理了2015年以來的財報,歸納如下。
2015年,國內頁遊市場規模達到歷史最高,但增速進一步下降,對當時頁遊業務佔比遊戲業務88%的公司而言,面臨著即將迅速惡化的市場環境。
公司在2015年報中提到要堅持「平臺化、全球化、泛娛樂化」的發展策略,一方面繼續擴大頁遊平臺的市場份額,一方面開始多點線布局手遊發行業務,並且鞏固研發實力。
這一策略一直延續到2017年。此時,公司已做到手遊能頂半邊天,當年手遊收入佔比達到59%,市場份額達到5.2%,僅次於騰訊網易,海外收入達9.2億。
2018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連續5年增速在個位數徘徊,移動遊戲用戶紅利即將殆盡,加上行業遊戲版號停發,行業面臨新變革。
公司再次面對挑戰,新增「精品化」和「多元化」戰略。自2018年起,公司接連推出多個品類和題材各異、流水錶現優秀的產品。
2019年,公司自研產品已涵蓋RPG、卡牌、模擬經營等多個品類,而移動遊戲市佔率進一步提高到10.44%,手遊收入佔營收比重超90%,意味著在頁轉手領域已獲得成功的轉型成果。
總體而言,從頁遊到手遊,從遊戲發行商到研運一體,三七互娛的管理層體現出了長線發展思維,公司也得以在一次次行業變革中不斷重塑自己。
四、財務狀況分析
最後,老規矩,我們還是全方位刷一遍上市公司的基礎財務。
(一)成長性和盈利質量
公司於2015年在A股成功上市,至今,公司的營業收入從46.6億增至132.3億,年均複合增長率30%。
2019年,收入同比增長73.3%,顯示出增速呈加速態勢,成長性較好。
淨利潤方面,2019年實現淨利潤21.2億,同比增幅高達109.6%。
上市以來,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持續為正,除2016年外,均高於當年淨利潤,體現公司帳期管理良好,盈利含金量高,賺來的是真金白銀。
2015-2019年,三七互娛合計賺取淨利潤75.4億,經營性現金淨流入91.7億,總體的淨現比高於1,盈利質量佳。
(二)現金流質量好,注重股東回報
由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減資本開支估算公司的自由現金流,2015-2019年,上市公司賺取自由現金流合計71億。
自2014年底借殼上市後,三七互娛每年都有給股東現金分紅,其中2018年和2019年均是一年分紅兩次。2015-2019年,上市公司合計回報股東23億(包括回購)。
將分紅金額與自由現金流對比,可以發現,不但每年的分紅金額在上升,分紅金額佔自由現金流佔比也在不斷提升。可謂是賺得越多,分得越多。
2019年股東回報11.5億,包括3.0億的股票回購,佔當年自由現金流的40%。
根據公開信息,回購的2234.75萬股已全部用於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授予不超過400 名員工,使員工與公司長期利益保持一致。
總結
回望公司上市的5年,三七互娛從頁遊領域的絕對龍頭,到手遊市場的第三極,業績不斷增厚,股東回報持續提高。
未來遊戲行業將持續強者恆強的局面,雲遊戲有望帶來遊戲行業增量。公司也正在全力著手構建雲遊戲體系。
機會並不會對所有人都均等,而是往往更青睞有準備的人。作為在研發和運營領域同樣有深厚積澱和優良戰績的龍頭,三七互娛沒有道理錯過這樣一次行業機遇。
風雲君望向自己奮戰了10年的老筆記本,小遊戲FPS已經低於50,奈何荷包幹癟,只能一直徘徊在換機的十字街頭……感謝雲遊戲時代的號角,風雲君不再糾結、果斷不買,又省了一筆小錢錢。
等風來,也請快點兒來。
免責聲明:
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