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作為自動化智能控制系統被喻稱為「工業大腦」。2002年,技校生出身的潘大龍被任命為煉油廠儀表車間DCS班班長,擔起了工業大腦衛士的重任。他的華麗轉身,展示出的不僅是敬業奉獻的情懷,還有他成長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專家、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榮光。
專注,堅持學用結合
1988年,18歲的潘大龍從技校畢業進入煉油廠儀表車間工作,一面面螢光閃爍的模擬自控流程圖、一行行排列整齊的儀表,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為學懂弄通儀表知識,他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專業知識學習上,先後自學《自動化儀表》《無線電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十幾本專業書籍。1996年,儀表車間舉辦拔尖人才考試,他以計算機理論和實際應用滿分的成績,進入新組建的DCS班。
1997年,為提高蠟系統生產效能,煉油廠組織酮苯糠醛技術改造,其中重要項目就是引進儀表自動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在國內是首次應用。由於所有的安裝施工圖紙、組態資料、操作界面、繪圖軟體都是英文,潘大龍堅持利用科技英文字典一字一句地完成了英文資料的翻譯,順利完成儀表安裝、接線、組態、調試等全部施工任務,並製作出動態、漢語標註的流程圖,實現了煉油廠自動控制系統的「漢化」。
2018年,煉油廠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他再一次衝到生產一線,先後參加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120萬噸/年連續重整項目的機櫃卡件安裝、通信線連接、電纜線鋪設和開工調試工作。兩年來,為方便硬體接線和內部組態,他繪製上百張圖紙,先後完成了CCS控制系統與多種不同類型控制設備的通信連接、SAMS系統非常規功能通信連接工作,確保了裝置開工萬無一失,為項目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敬業,傳承工匠精神
2002年,車間讓潘大龍擔任DCS班班長,一個技校生能管理好15名科班畢業的大學生嗎?面對領導的信任,他毅然扛起了這個重任。
2005年底,加氫二車間PLC過濾器控制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廠家也無法儘快解決,車間將重任交給了潘大龍。正值北方天寒地凍季節,他帶領班組人員在室外一站就是三個多小時,在寒風中查看近200頁的程序文件,最後判斷為PLC運行程序數據混亂,程序啟動後運行正常,避免了裝置停工。在二套常減壓車間改造過程中,原油穩定接口與DCS串口卡的接線方式出現差異,就連外國專家也沒有辦法。眼看開工日期越來越近,潘大龍帶領班組人員連續幾天幾夜查找資料,結合以往經驗,終於找到並解決了問題,為系統按時投用贏得了寶貴時間。多年來,潘大龍的敬業精神感染了班組的每名員工,在他的帶領下,DCS班組成了遠近聞名的「夢之隊」,在獲得中國石油「先進班組」榮譽的同時,湧現出黑龍江省技能大賽冠軍林柏松、中國石油技術能手孫永剛等多位技能型人才。
2012年,潘大龍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聘為一級技能專家。2017年5月,當作為技能專家站在中石油的講臺上,與專家學者分享「本特利3500系統聯網通訊在大機組監控中的應用」「大型機組監控系統中應用冗餘數據通訊」創新成果時,潘大龍再一次鄭重承諾:「繼續發揮技能專家輻射帶動作用,將個人絕技變為眾人之長,帶出更多技能型人才。」
創新,勇於自我突破
潘大龍常說:「儀表行業不是搬磚頭、賣苦力的粗活,要想幹出水平來,拼的就是技術。只有持續創新,才能緊跟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很多創新成果,他做了好幾代,因為在應用的過程中總是想要更好,於是就不斷推翻自己。
2013年,煉油廠第一套GPS衛星時鐘同步器應用在汽油脫硫裝置上。為了實現同一裝置的DCS、視頻監控、火災報警系統同步,潘大龍反覆嘗試,重新設置通信軟體組態,在脫硫裝置時鐘同步的情況下,將多套系統成功併入GPS時鐘伺服器,實現了一套GPS伺服器同時給7套不同系統提供標準時間的功能,保證了自控系統的安全運行。2019年,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和裝置停工檢修等多項繁重任務同步推進,如何依靠16人的班組完成全廠31套自控系統的點檢工作?他產生了研發自行檢測模塊、簡化重複工作程序的想法。白天,他在裝置裡測試點檢儀的穩定性,研究卡件特點;晚上,上網搜索卡件相互組合的相關信息,常常為解決一個問題熬到天亮。經過長達4個月的設計、摸索和試驗,終於實現了用一臺點檢儀完成5種卡件檢測的願望。自製的「自控系統卡件多功能點檢儀」投用後,以往5名員工5天完成的系統點檢工作,現在2名員工2天就能完成,不僅提前完成31套自控系統的點檢任務,而且節省了340餘萬元的外委點檢費用。
潘大龍,這個從技校中走出來的專家,始終以專注、進取的姿態,篤行著敬業成就人生、精業創造價值的信條,將一生無悔的守衛在「工業大腦」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