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推動機械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2020-11-19 金路設備健康運行管理

工業智能化是未來趨勢

智能製造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即新一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智能製造。是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數字製造技術結合。工業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要實現工業智能化,物聯網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而物聯網的優勢在於經過聯網實時獲取數據進行分析,讓生產製造更有效率,更安全節能。

智能化設備管理方案

對於機械製造業來說,數據分析這項工作必不可少。通過物聯網,實時獲取運行數據,並進行分析,機械設備管理者能夠掌握設備負荷率、運行狀態、溫度等信息。這些信息是設備運行的生命線。然而在傳統設備運行管理中,這些信息分析工作只能人工完成。

在這種大環境下,金路網植根機械製造聚集區,深度了解行業痛點,明晰行業需求,與計算機學科翹楚西電成立聯合實驗室,解決技術支撐壁壘,與西電聯合開發金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項目:金路設備健康運行管理系統平臺,該系統能對維修工作做出預警提示。

我們知道,機械設備長時間運行,出現故障的機率很高;在傳統設備運行中,往往是出現故障或發生安全問題後,才去解決問題。而金路設備健康運行管理系統平臺卻能幫助設備運營人員做到防患於未然,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從維修保養方面來說,系統可對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及時向用戶推送設備更換、維護保養信息,改變傳統按照時間進行檢修的方式,真正實現狀態檢修。從安全警報方面來說,系統可對運行安全隱患提前預警及報警,並提出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消除安全隱患,減少安全故事發生。

相關焦點

  • 吳江:加快推動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
    為傳統產業賦能 確保走在全市前列   今天(9日)上午,吳江區召開加快推動全區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專題會,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上級相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吳江區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工作。
  • 物聯網GPS定位器推動工程機械智能化發展
    工程機械的智能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工程機械設備的智能化使信息可以在設備、運行系統、製造商和用戶之間聯通,並讓部分價值和功能脫離設備本身存在。未來的智能工程機械設備將具有監測、控制、優化和自主等四個方面的功能。
  • 工業網際網路推動離散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現狀、技術體系及挑戰
    為了改變我國製造業總體上「大而不強」的現狀,國務院在2015年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並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實現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已成為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主要推動力量之一。
  • 未來中國製造業的關鍵——智能化轉型
    央視報導稱,堅持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共同進步的理念目前,該行業的生態規模已達300多家企業,帶動了100多個產業的轉型。  雷軍說,我們都拿起木柴,用這種生態鏈模式號召人們一起工作。小米的1000多種產品實際上是由背後的1000多家公司生產的,而這不僅僅是小米。小米今年仍將在研發方面投資超100億元。
  • 傳統製造業向智慧工廠轉型的兩大基礎條件
    在傳統的製造執行系統中,任務單、崗位指導書都是通過人工下達的,機械裝備由人工操作,生產情況統計也要人工輸入匯總。不但需要的工人多,而且生產效率不高,容易出現錯誤。未來,傳統的製造企業都將向「智慧工廠」轉型,用自動化和機械設備代替人工,加工製造過程完全靠設備完成,這些設備還可以互聯,人員、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實現管控一體化。那麼要實現智慧工廠,我國傳統製造業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 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膠州正式上線,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該中心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深入應用到工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領域,持續推動膠州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據了解, 華為(青島)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將緊緊圍繞「智能+產業」、「智能+城市」等方面開展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實驗,以人工智慧技術作為產業變革核心驅動力,助力膠州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 物聯網萬億金礦開啟,科技巨頭逐鹿產業智能化
    身處科技前沿的科技巨頭,則是推動全球智能化浪潮背後中堅力量。需要指出的是,以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邊緣智能的新技術,推動物聯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在全球蘊藏萬億美元市場機遇。在今年早些時候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所發布的《 2020年移動經濟》報告顯示,全球物聯網收入在未來幾年將增加三倍以上,到2025年增長至1.1萬億美元。
  • 物聯網時代下,GPS定位器如何促進工程機械智能化?
    面對人口紅利消失、技術人員缺乏以及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工程機械行業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口來轉型升級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智能互聯時代,一些行業前沿企業已經開始藉助數位化和智能製造技術提升製造與產品服務水平,為客戶帶來更多便利和價值。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和建築施工企業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GPS定位器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的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 人工智慧如何引領中國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
    人工智慧是引領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是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關鍵領域。011.產品研發 在產品研發方面,通過融入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模塊,軟體設計平臺能夠更加理解設計師的需求並掌握造型、結構、材料和加工製造等數位化設計生產要素的性能參數,在系統的智能化指引下,設計師只需要設置期望的尺寸、重量及材料等約束條件即可以由系統自主設計出成百上千種可選方案。
  • 繼工業4.0、新製造業智能化和物聯網之後的又一大技術創新
    一種基於人工智慧模型的製造管理系統,是繼工業4.0、新製造業智能化和物聯網之後的又一大技術創新。製造管理中是否有一種機器人可以自動標定指導生產工藝路線規劃,從而保證生產的準確高效。在工業物聯網、智慧機器人、雷射測距技術成熟的推動下,製造資源規劃與控制技術領域(idm)及iot行業發展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國目前正處於製造業向智能製造的加速過渡時期,idm自動化管理人才十分緊缺,市場對人才要求與國外水平相差甚遠。工業物聯網得到快速發展,精確製造、工業自動化等智能製造離不開物聯網方面的發展,儘管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大量應用對精準製造行業帶來了革命性影響,但仍然顯示不足。
  • 朱森第: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 創新轉型 - CIO時代...
    製造企業向數位化轉型是應對重大變革的唯一正確選擇。大多數製造企業尚處於轉型的前夜或初期,少數企業已開始數位化轉型。在各方倡導推動下,工業網際網路風起雲湧,高潮迭起,一時成為各地各行業的熱點重點,亦成為製造企業擁抱的對象。與此相伴,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紛至沓來,目不暇接。
  • 蘇州相城工業網際網路推動製造業轉型
    當前,蘇州相城區的蘇州市大華精密機械公司,正轉型加快建設機械加工智能工廠,計劃今年10月投入運行。助力大華數位化轉型的是相城工業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紫光雲引擎打造的紫光UNIPower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其通過將工廠各生產環節數據接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生產設備數控化、生產過程透明化和生產信息集成化。據介紹,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主要集中於設備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與企業運營管理3大類場景。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但相對而言,我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設備設施聯網化水平、工業軟體普及率,還是生產現場的數據挖掘、利用等方面,與美、德、日等世界製造強國相比,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記者了解到,主管部門將多措並舉,支持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 小天鵝電器:以智能化技術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
    小天鵝智能化無人工廠  其中,企業層整合工廠核心應用系統,構建數字驅動的「632」智能化管理與決策平臺,以企業大資料庫為基礎,建設大數據分析的克卜勒系統;管理層整合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等六大運營系統為決策核心,建立生產資料資料庫;控制層以單機控制設備串聯向離散式控制系統升級;感知層以工業網際網路為基礎,充分應用智能傳感器構建檢測等系統;設備層中,核心智能製造裝備涵蓋家電行業專用機器人等行業短板裝備,作為終端執行裝置
  •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塑造發展新優勢
    與會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製造業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塑造了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今年以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開展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強化5G、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
  • 物聯網對製造業有什麼影響?
    由此,「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
  • 智能化,南京製造業最好的機會
    南京服務業佔比高達62%,不過疫情期間,恢復經濟活力,南京製造業衝在最前面。可以說,是製造業滿血復活帶動南京經濟的全面復甦。 南京製造業之所以成為經濟復甦強支撐,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南京這幾年大力推動工業信息化和製造業智能化。 實施智能製造「百企引航」和「千企升級」行動,南京建有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12個、省級智能車間66家。
  • 發揮好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價值 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餘曉暉:幾年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迅速,也很好地推動工業的轉型發展,為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賦能者。 可以說,工業網際網路是製造業和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而當前要幫助企業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在快速變革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實現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從而更好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從需求、產品到競爭者的快速迭代變化,在實時感知和洞察的基礎上實現動態的策略優化和完成全局智能化決策。可以說,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動態優化和全局智能化協同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競爭力。
  • 製造業轉型需求加大,工業網際網路如何縱深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演講中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中,數據是核心,通過工業數據全周期的感知、採集和集成應用,形成基於數據的系統性智能,推動工業智能化發展。廉士國表示,聯通的AI建設思路就是,打造具備「職業技能」的行業「AI大腦」,結合智能監控、智能機械臂、智能對話等設備與技術,構建完整的「AI肢體功能」,通過深度融合服務政企客戶過程中積累的豐富應用場景及行業經驗,打造具備「職業技能」的行業AI能力,賦能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 智邦國際ERP系統:智能一體化管理加速機械製造業智能轉型
    憑藉17多年在機械製造行業的成功經驗,十幾年如一日的全程服務,智邦國際成功加入中國機械製造工藝協會,進一步體現了行業內外對智邦國際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肯定!中國機械製造工藝協會,主要從事機械製造工藝領域新工藝、新技術等的推廣與服務,為推動綠色製造、振興中國機械製造業服務。智邦國際致力於企業信息化、智能化,始終將新技術、新管理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成就每位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