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胡少偉教授接受聘書
丁選明教授接受聘書
肖楊教授接受聘書
12月17日上午,河南大學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在土木建築學院204院史館舉行。重慶大學二級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胡少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丁選明,博士生導師仉文崗,重慶大學教授、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肖楊4位專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許紹康,土木建築學院全體班子成員和青年博士教師出席授聘儀式,儀式由土木建築學院黨委書記李社教主持。
土木建築學院院長嶽建偉就4位專家的個人簡歷和學術成就進行簡要介紹。
許紹康為受聘客座教授頒發了聘書,參會人員與受聘客座教授合影留念。許紹康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南大學基本情況及土木建築學院發展面臨的問題。他指出,「雙一流」建設是目前河南大學的中心任務,要實現這一中心任務,人才是關鍵。只有開放式辦學,積極汲取先進經驗,才能把發展推向更高層次,幾位專家接受邀請成為我校的客座教授,相信對我校今後的學科建設、內涵發展,對土木建築學院科研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都將起到重大促進作用,希望客座教授與我校加強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
受聘專家依次發言,回顧自己與河南大學結緣的歷程和深厚情誼,深感此次受聘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表示一定不辱使命、不遺余力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後,專家們在辦學方向、團隊建設、學科建設、項目基金申報、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許多指導性和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李社教感謝各位專家對學院申報國家基金進行的辛勤指導。特別是各位專家受聘後的發言提出的建議更是情真意切,理念超前,必將對土木建築學院十四五計劃的制訂起到關鍵作用作用。
許紹康指出,土木建築學院在人才引進上下了大功夫,成績非常顯著。但學院要更大發展,一定要認真吸收專家建議,班子成員要超前謀劃,要建立大土木觀念,抓住現在國家發展的大好時期,不遺餘力在各個方面求得突破。要持續、有步驟的推進與各位專家的交流合作,齊心協力,攜手共築河南大學美好明天。
胡少偉,重慶大學二級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兼任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海洋工程類專業教指委委員等。已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人才工程。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徐芝綸力學獎、江蘇力學獎,中國航海科技貢獻突出人物、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工程新結構與新材料;混凝土損傷斷裂與結構安全評價;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組合管道;結構無損檢測、健康監測與工程抗震等。
丁選明,「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巖土工程分會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丁教授長期致力於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方向科學研究,在樁基三維應力波傳播解析理論、樁-土耦合振動理論、新型剛性樁複合地基技術等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71篇(第一/通訊42篇)、EI收錄121篇,高被引論文2篇;獲授權發明專利56項,軟體著作權6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均排名3);獲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金獎、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全國優博論文提名獎以及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等榮譽。
仉(zhang)文崗,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批重慶市學術學科帶頭人,入選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外專引智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子課題、重慶傑青基金等多個項目,主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排名第二)。共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SCI論文80餘篇,其中包括ESI高被引文章2篇以及ESCI精選文章1篇,SCI引用次數逾1800。出版全英文學術專著3部,其中1部受國家科學技術學術出版基金資助,主編全英文教材1部。
研究專長包括複雜地形與地質條件下深開挖對周圍建築環境影響,巖土可靠度、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曾獲2018年重慶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五)、2019年國際巖石力學學會青年委員會青年研究學者獎、2019年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Sloan傑出論文獎、2013年新加坡隧道與地下建築學會Hulme獎。
肖楊,重慶大學教授、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已入選「2018年及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入選「2018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國際巖土力學計算方法與進展協會(IACMAG):John Carter Award、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
研究領域包括粗粒土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微生物土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能源土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透明土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等。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Geotechnique》等國外著名巖土期刊上發表SCI和EI論文108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為73篇(其中ASCE論文33篇,ESI高被引8篇,ESI熱點論文3篇),H-Index為24,獲授權或公開發明專利3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