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視頻截圖)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焦海祿 張雨欣
1月28日一大早,湖南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高紀平給湖南日報記者發來了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各種字跡、在各種紙張上手寫的入黨申請書,滿滿一屏幕, 細讀之下,令人動容。
「1月25日深夜,我們抵達湖北黃岡市。我們成立了醫療隊臨時黨委,目前有56名黨員,考慮到隊員們來自衡陽市和株洲市,設立了兩個黨總支。臨時黨委成立一天時間,就收到了24份入黨申請書,都是年輕人,最小25歲,最大35歲。」高紀平在電話裡介紹。
記者在照片中看到,入黨申請書長短不一,有的是用駐地賓館的信紙書寫的,有的是撕下筆記本的紙張寫的;有的筆跡娟秀,有的稍顯潦草。但字裡行間,情真意切,催人奮進。
「我們這一代人是比較幸運的,一切好像都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但是,我知道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來之不易,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完全分不開的。我渴望成為一名黨員,請黨組織對我進行多方面的考驗,批准我的入黨申請。」
1月26日,在他鄉的土地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殊時期,34歲的高譽芳鄭重寫下了她的入黨申請書。
這種「我要入黨」的堅定信念和迫切情感,源自這些天在抗疫一線的經歷。
「在這場抗疫戰鬥中,身邊的黨員爭先恐後,不怕犧牲,不怕困難,衝在最前面。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和信念。」1月28日,在休息間隙,湖南省直中醫院護士高譽芳接受了湖南日報記者的電話採訪。
臘月廿九,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需要醫護人員支援。高譽芳在醫院群裡看到消息,第一時間報了名。
「當時沒想太多,覺得要學以致用,就報名了。單位通知出發後,我才想起和老公打個電話。老公很支持我的工作,他說能去幫助更多的人是好事。家裡有他,放心。」高譽芳說。
「前方就是戰場,祖國和人民在召喚我們。我要把參加此次戰鬥作為錘鍊意志作風的重要機會,為國家撐起一面盾牌,為人民築起一道長城。為了醫務工作者的榮譽,我願做一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戰場上的勇士。」
1月25日晚,剛剛抵達黃岡,顧不上舟車勞頓,湖南省直中醫院呼吸專科護士邱億就在酒店的信紙上,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人生總有一些選擇是有意義的。比如2003年抗擊『非典』,我選擇了學醫。17年後的今天,我選擇馳援湖北。」邱億說,「不論是在武漢高鐵站遇到的工作人員,還是黃岡入駐賓館的服務員,他們都會反覆說『謝謝你們』。我心中無比溫暖,更感到身上的使命艱巨。」
「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重大關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一直是我的願望。」30歲的胡學兵是一名男護士。抵達黃岡後,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胡學兵說:「無論是否獲批准,都不會影響工作熱情。組織考驗我的時候到了,我應該站出來做些事情。這是渴望成為一名黨員應該具有的覺悟。」
特殊時期,特殊使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隊員們,又繼續投入到防疫救治的一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