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第二期:Z世代,誰能抓住這屆年輕人的心。本篇稿件來源:於山,21歲,帝京大學法學部。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來認識所謂「Z世代」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有如下定義:【1】「特指在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代中葉出生的人。大約是 1995-2005 之間受到網際網路、即時通訊、簡訊、MP3播放器、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他們可說是第一個自小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由科技發展形塑的社群關係與價值觀深深影響了此世代的自我認同。」但是這樣的定義對於中國的「Z世代」來說,並不十分貼切。
中國的「Z時代」還有以下特點:1.相較於他們的父輩們這些「Z世代」們更加具有全球化的視野,更多元的社會與文化包容度,同時開放性的網際網路也給予了他們多元化的渠道去獲取知識以及信息,甚至不少留學生和華僑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認識到了外國的優點與缺點。2.由於「Z世代」們成長在一個外部社會環境,科學技術激烈發展與變革的時代,這使得他們對於其科技的發展具有樂觀性,同時還保持了長時間的革新與創造性,因為他們的懂得只有不斷進步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3. 「Z時代」們的自我表現欲望強烈從而導致了他們對於滿足性消費不惜代價而對於基礎性消費則注重性價比。4. 「Z時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高,同時他們也處在一個國家民族不停前進的時代,他們經歷過的輿論環境如同過山車般從「中國崩潰論」到「公知橫行」再到成為世界上TOP2的強國,給他們塑造了自我思考,獨立思考的習慣的同時也大大加強了他們對於自己以及本國文化的高度自信與高度認同。言論的寬鬆環境上對比起美國歐洲的「政治正確」,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可以自由發表對於LGBT群體以及其他社會性問題的大討論。有正有反的輿論環境中才可以促使人對於一個問題的高度思考。
而B站是不是能作為承載以上內容的平臺呢?1.作為一個以狹義二次元小眾群體起家的視頻彈幕網站本身就是以內容質量為王的地區,可能視頻並非來源於原創,也可能來源於搬運,但是這些都只是方法上的缺點而無法否定視頻質量本身的優秀,而B站之後的種種商業運轉也沒有放棄優質資源,而轉型以低俗的巨量的取勝。至今為止B站還有如同半佛這樣優秀的大人氣UP主的同時,也存在著像尤子緣這樣,低人氣但是高質量的UP主。同時這裡也是眾多留學海外的學子們發表他們海外生活的地方,讓更多的國內人士能看到真實的海外生活。讓觀眾自己陷入思考,從而得出結論。2.作為小眾圈層起家的公司,B站尤為懂得小眾的遊戲規則,那就是互不出圈,互相尊重,在B站你能找到無數的不同的愛好者,而他們共同組成了B站內容質量的核心。
3.B站在我看來不是一個從上到下逐漸深入的一個網站,而是有無數小眾群體愛好者從下往上組成的一個群體就如同聯邦制與邦聯制的區別。這些年B站也一直在尋求出圈的方式不論是從線上到線下的BWL,還是從國內到國外的遊戲展以及與偶像團體的合作,試圖進軍娛樂業,投資過上海CBA試圖進入體育圈,創立電競戰隊進入電競行業,瘋狂引進電影和優質紀錄片,雖然說是拿來主義,但是在B站這個作戰體系下就顯得十分合適,就如同米格29在蘇聯空軍中的地位類似。因為B站的核心競爭力是廣大的UP主們出產的高質量內容,以及在動漫行業近乎壟斷式霸主地位,而買入的電影,紀錄片,這些版權則作為調劑品來方便與滿足更小圈子的需求。因為「Z時代」們對於滿足性消費是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這種方式和NETFLIX的模式很像但又不盡相同,但核心都是以產品質量而出名。而近期索尼的投資對於B站的出圈會提供更多幫助,索尼作為軟科技以及娛樂業出名的公司,對於b站所能給予的不僅僅是金錢以及技術上的支持,還。包括了索尼的音樂與電影以及遊戲等。這些都很符合B站的小圈子文化。
因為「Z世代」都希望擁有自己的個性的同時還想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B站給他們了這樣的一個平臺,B站的核心並不是是金子總要發光,而是給予小眾圈子的人們一種互相認識同時深入交流的一個平臺。
它只是一個平臺而不是星探,不是為了捧紅哪幾個KOL。因為這都不是B站的核心業務。而我們的初衷只是分享我們在各個小圈子裡的奇聞異事,或者新的技術或者發現。而不是為了成為網紅而去製作內容。或許這就是B站能走向成功的核心吧。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Z世代[1]
企鵝智庫:2019年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
B站2019年財報
B站2020年Q1財報
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8/2019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8/2019年)商務部流通發展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二〇一九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