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200億元投向生物醫藥創新 本土「新」勢力加速崛起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張敏

近日,第二屆「CSCO—再鼎臨床腫瘤新進展高峰論壇」召開。這是再鼎醫藥與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二度攜手,希望通過專業平臺的搭建,促進國內外專家就國際上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方式進行交流和探討,助力國家腫瘤防治工作。

在本次會議上,再鼎醫藥展示了差異化和經廣泛驗證的產品管線,覆蓋了多個存在廣泛未滿足需求的腫瘤診療領域。再鼎醫藥董事長兼執行長杜瑩博士表示:「作為國內創新醫藥新生力量的重要一員,再鼎已經建立了包含16種產品及候選藥物的產品組合,尤其在女性腫瘤、神經腫瘤、胃腸道腫瘤、血液腫瘤等具有巨大醫療需求缺口但缺乏創新治療方案的治療領域。我們已經有兩個自主研發、擁有全球智慧財產權的候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雙輪驅動,為患者帶來更多創新的治療手段。」

去年首屆再鼎-CSCO腫瘤學高峰論壇時,再鼎醫藥僅有一個則樂進入上市審評階段。在國家持續鼓勵生物醫藥自主創新的背景下,一年後再鼎已經擁有了針對3個適應症的2款產品獲批上市,一款產品已納入優先審評的新藥上市申請,在中國及全球範圍內正在開展或計劃開展的腫瘤臨床試驗數量超過25個。再鼎醫藥介紹,未來每年公司都將有1-2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進入臨床階段,同時每年實現1-2個新藥或者適應症獲批上市。

「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效果展現

近年來我國持續鼓勵生物醫藥領域的本土創新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在論壇上指出:「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謀篇布局之年。在過去十年間,中央財政共投入近200億元支持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其中針對創新藥物的投入佔比超過一半。自專項實施以來,已經有近60個1類新藥獲批,填補了相關疾病領域的用藥空白,為解決百姓重大疾病用藥需求、緩解百姓『看病貴』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希望未來通過『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激勵機制,讓更多本土企業努力研發出適合中國患者的診療方案,從根本改變中國患者的治療格局。」

2018年和2019年,再鼎醫藥用於卵巢癌治療的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先後獲得兩項重大新藥創製資金支持,並於2019年年底在國內獲批上市。由吳小華教授作為leadingPI的三期臨床研究NORA研究在今年的ESMO大會上,作為完整口頭報告進行了發布,這是國際上首次對個體化起始劑量的則樂(尼拉帕利)用於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的前瞻性臨床驗證,並有望改變全球卵巢癌的治療格局。這也顯示了中國臨床研究者正高度參與到全球藥品研發創新體系中,為臨床診療的進步提供「中國經驗」。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表示:「近年中國本土創新研發力量的發展趨勢有目共睹,臨床試驗不斷成功,為腫瘤臨床治療策略和實踐做出了重大貢獻。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能採取不同的策略,研發更加豐富的創新藥物,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多種類、更優質量、更長生存獲益的藥物,加速中國抗癌新藥研發『走出去』的進程。」

助力打造海南國際醫藥技術前沿

2019年9月,多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賦予樂城先行區新的藥械監管特殊政策。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樂城先行區在新藥品、新設備、新技術審批和引進等方面創造了多個全國首例。

在今年7月,應部分臨床急需患者的請求,再鼎醫藥的胃腸道間質瘤靶向藥瑞派替尼被引入博鰲超級醫院,這是自六月海南自貿港政策公布後,創新藥械「先行先試」的代表性事件,實現了三個「首個」歷史突破:首個中國與全球同步使用新藥;首個特批帶離先行區臨床急需用藥;首個落地的離島患者管理項目。

11月,再鼎醫藥與先行區的合作進一步升級,在第三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上,再鼎醫藥與樂城先行區管理局、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基金會和海南第一成美醫療產業集團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搭建「先進腫瘤治療中心」。此外,再鼎還將繼續在海南舉辦國際腫瘤學術峰會,以此支持推進樂城先行區腫瘤臨床診療水平的建設。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劉哲峰表示:「樂城先行區已經落地了眾多世界先進治療方案。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患者來先行區就醫,我們迫切希望與臨床專家及本土創新藥企深度合作,不斷提升腫瘤臨床診療水平,建立規範化治療理念,為患者帶來更多獲得感。」

(編輯 張偉)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
    作為我國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19年齊魯製藥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出口6.15億美元;2020年前11個月,其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4%。目前,齊魯製藥產品已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活躍、影響最深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雖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 見證2019年:中國醫藥市場新生力量崛起,本土創新藥超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見證2019年:中國醫藥市場新生力量崛起,本土創新藥超20%一年一度新藥盤點時間。監管守門人2019年,各國監管機構依舊給出了積極的「綠燈」信號,更多創新藥品得以上市。不僅在腫瘤領域,罕見病和生物類似藥也頻頻獲批上市。過去幾年中,生物製藥行業一直蓬勃發展,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美國FDA日益合作和靈活的監管制度。回看21世紀第一個十年FDA在新藥上採取的立場,其變化顯然大大激勵了投資者對生物製藥領域的信心。
  • 發力自主創新 江蘇生物醫藥產業加速衝刺「世界級」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始終保持全國醫藥強省領先地位的江蘇,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加速邁向「世界級」作為最新發展目標。  醫藥龍頭企業集聚,發力自主創新  「省委、省政府明確把醫藥產業作為實施突破的重點領域,提出要優化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發展布局,打造醫藥健康產業集群。經過多年大力引導和精心培育,江蘇已成為全國醫藥產業發展最快、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 醫藥生物行業41家公司股價翻倍背後:疫情是行業發展試金石 創新成...
    在這一年,恆瑞醫藥的總市值直逼6000億元,醫療器械行業龍頭邁瑞醫療的市值也一度逼近5000億元大關。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2020年的疫情只是市場洗牌的加速器和試金石,優質企業終將脫穎而出,醫藥生物行業的新生力量也在加速崛起;同時,那些沒有緊跟時代潮流的企業,註定會被市場所拋棄。
  • 中山藥企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化基地
    這個對標全國頂級的生物醫藥科技園區的落地建設,既承載了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康方生物」)這個創立僅8年的港股上市公司的新角色,也肩負著中山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發展的新使命。灣區國際醫療城、中國科學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華南分院、生物醫藥智創中心、深圳醫療器械科技園……在馬鞍島乃至翠亨新區密集落地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中,由康方生物這樣一個本土生物醫藥企業主導建設的科技園區,能夠在創新水平上達到怎樣的高度?這既是對康方生物未來發展提出的新命題,也是對中山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能力的一次試煉。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集聚近1700家生物醫藥企業;2020年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創新型龍頭企業數量、創新型人才規模、獲批生物創新藥臨床批件數量、生物大分子藥物總產能、企業融資總額等五項指標均佔全國20%以上;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方陣,產業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全國第一。
  • 華夏幸福全力助推生物醫藥「中國力量」崛起
    會上,加速促成華北地區生物醫藥和腦科學產業發展高地的重要性獲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而位居天安門正南50公裡之外的固安產業新城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因其區域優勢和短時間內取得的亮眼成果,受到了廣泛關注。
  • 6穗企攻堅新冠疫苗研發|生物醫藥產業|廣州市發改委|生物製藥|金域...
    2月24日,廣州市印發2020年1號文件《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規定明確要集中資源促進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打造全國新藥創新策源地、全球新藥臨床試驗集聚地、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政策一出,本土企業反響熱烈,外地企業躍躍欲試。政策出爐至今,廣州的生物醫藥行業有何最新進展?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就此對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龍頭企業進行了採訪了解。
  • 合肥全鏈驅動,馳騁生物醫藥「新藍海」
    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產業」,是高科技行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合肥以「鏈」布局,外引內聯,集聚產業資源和創新要素,構建原料藥、醫藥研發、藥械製造、醫藥服務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目前「鏈」上企業已達253家。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 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  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未來醫療器械的競爭比拼的是創新,我們企業一定用好這些創新資源,以極具創新度的『蘇州創造』來迎接市場的驗證。」9月9日,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蘇州工作站首場對接會上,蘇州法蘭克曼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滿滿的收穫感告訴記者。
  • 生物醫藥研發公司「索元生物」完成5.9億元C輪融資,中金啟德創新...
    「索元生物」宣布完成5.9億元C輪融資,由中金啟德創新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基金領投,現有股東久友資本、分享投資、中信證券投資及仙瞳資本參與,新加入盈科資本、國中資本以及開投瀚潤投資等股東。索元生物董事長羅文博士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索元生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研發管線擴展一倍,現擁有六個臨床IIb/III 期的創新藥的全球權益,同時首次發現能預測精神類疾病新藥療效的生物標誌物DGM4。這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使得索元生物將有四個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同時進行,標誌著索元生物進入爆發性成長階段。
  • 無錫惠山產業轉型崛起提速 「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定目標
    到2022年末,生物醫藥產業規模70億元以上......無錫市惠山區明確「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定位。6月9日,無錫市惠山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三大經濟」(以下簡稱「三大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
  • 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4大趨勢
    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4大趨勢   生物醫藥企業競爭加劇   一直以來,生物醫藥都屬於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長周期」行業。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升,還有生物醫藥新技術的成熟,我國生物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 華寶基金光磊:醫藥生物行業發展迎來黃金十年
    這次疫情衝擊也同樣牽動了投資者的心,不少人關心對醫藥行業投資會有什麼影響。即使拋開最近一周的行業波動不談,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醫藥生物可能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方向之一,我們可能會迎來醫藥生物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乃至更長時間。
  • 濟南生物醫藥產業高歌猛進
    10年前,濟南僅擁有生物醫藥類企業123家,銷售收入73億元。10年過去,濟南依託國家山東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打造濟南藥谷,在高新區東區布局生命科學城,逐漸聚集起2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銷售收入達到850億元。到2019年底,生物醫藥產業將達到千億規模。10年、1000億元,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引人矚目。
  • 醫藥早新聞:醫藥生物產業成募資「熱點」;諾華成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
    IPO2020年醫藥生物新興產業成募資「熱點」2020年上市新股IPO募資總額達4700億元,創下10年新高,較2019年增長超過85.56%。從募資去向來看,與往年相比,2020年半導體、計算機和醫藥生物等新興產業成募資「熱點」。
  • 重慶高新區集中簽約14個生物醫藥項目 總投資242億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2日22時20分訊(記者 李佳妮)重慶高新區再迎一批重大項目。今(12)日,2019年重慶高新區生物醫藥項目集中簽約暨科學城產業創新(金鳳)園開工活動在科學城產業創新(金鳳)園舉行。重慶高新區與14個生物醫藥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42億元,所有項目達產後,年產值有望突破700億元。
  • 世邦魏理仕:生物製藥創新催動外包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醫藥行業的加速崛起將為上海帶來更多的商機和資本。提到世邦魏理仕近期將推出的上海醫藥行業研究報告,公司華東區研究部助理經理符燦表示,目前生物醫藥創新研發領域是最受資本關注的投資方向之一,近年來上海醫藥醫療行業一級市場融資規模保持穩步增長,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醫藥醫療行業一級市場總融資規模達567億元,佔比全國總額超過1/5。
  • 泰州醫藥高新區:致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園區動態...
    作為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強區、創新發展的主陣地,醫藥園區認真貫徹落實高新區黨工委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全市重點開發園區高質量項目建設「三比一提升」行動為指引,按照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圍繞中國醫藥城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1+4」實施方案及行動計劃,強勢主攻項目招引建設,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矢志加速產業化進程
  • 30個生物醫藥項目籤約落地西安!看看都有哪些……
    此次,陝藥集團與西安高新區強強合作,擬投資60億元,在高新區建設佔地面積約780畝的「陝西生物醫藥園」項目,項目達產後,年產值約200億元。通過事業+產業的發展方式,提供科技金融支持,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轉化醫學中心,吸引、培育孵化期企業、快速成長期的創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打造4家高科技大型公司,加快醫藥製造、科技創新、金融支持、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形成涵蓋新藥創製、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的特色產業集群,打造陝西醫藥新形象和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