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全球海拔最高、國內第二大單體銅礦玉龍銅礦改擴建工程生產正式啟動。玉龍銅礦改擴建工程從2019年4月啟動到正式生產,前後用時不到兩年時間,項目擁有年採選規模1800萬噸採選能力,每年產生效益約20億元,預計2022年全面達產後,其規模將成為僅次於德興銅礦的國內第二大在產礦山。
玉龍銅礦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海拔4569—5118米,屬特大型斑巖和接觸交代混合型銅礦床,礦權範圍內總資源量為10.27億噸礦石量,銅金屬量658萬噸,鉬金屬量40萬噸。其銅金屬儲量居中國第二位,僅次於驅龍銅礦,礦床規模與經濟價值巨大。
玉龍銅礦項目共分兩期,一期於2016年完工,已實現溼法及浮現採選能力230萬噸/年,銅金屬產能約3萬噸;二期改擴建工程2019年4月全面啟動建設,在2022年全面達產後,可實現年新增銅金屬量10萬噸,規模將成為中國第二大,僅次於德興銅礦。
目前,西部礦業持有其56%股權,紫金礦業持有21%股權,玉龍銅礦二期投產對兩家公司意義重大。
玉龍銅礦二期投產後,西部礦業預計2021至2022年礦產銅權益產量將由8萬噸增長至10萬噸,經營主業將逐步轉變為銅。西部礦業「以銅當家」的產業布局也逐漸清晰,深耕有色事業的西部礦業或將步入「收穫期」。
6月,紫金礦業以約38.83億元收購了西藏巨龍銅業50.1%股權,西藏巨龍銅業持有驅龍銅多金屬礦、榮木錯拉銅礦和知不拉銅多金屬礦三個礦權,根據經備案的資源儲量報告,三個礦區合計擁有銅金屬量為795.76萬噸,伴生鉬金屬量合計為37.06萬噸。玉龍銅礦二期投產後為紫金礦業開發巨龍銅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銅作為宏觀屬性最強的基本金屬,其未來走勢與全球宏觀經濟復甦進程緊密相關。
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繼續深化,流動性環境保持寬鬆,帶動通脹溫和回升。銅礦端供給增加有限,海內外銅需求有望同步修復,供需基本面維持緊平衡,同時庫存繼續維持歷史低位,預計2021年銅價將進一步打開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