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電動汽車無疑是最火爆的行業。
比亞迪的董事長王傳福身價達到141億美元,增長幅度更是達到236%。
2019年底比亞迪的銷售不是很理想,僅完成七成的銷售任務。隨著2020年疫情的到來,銷售更是下滑,但是隨著疫情的緩和,比亞迪的銷售一路飄紅,市值達到5543億元,遠超奔馳等車企。
不過,隨著特斯拉汽車的強勢爆發,比亞迪汽車略顯無力。
1.比亞迪全面開花
2020年絕對屬於新能源汽車行業,蔚來全年暴漲超20倍、特斯拉上漲超9倍。
中國人民大學高級研究員蔡凱龍認為,中國新能源能汽車走到今天,一方面在於特斯拉的崛起,另一方面在於低利率下大量資本進入市場。
比亞迪就是抓住了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兩個關鍵點。
電動汽車的關鍵就是電池,這也是當前電動汽車最大的痛點。
2020年4月的一次發布會上,王傳福就表示,萬片電池將徹底解決電動汽車續航的痛點,必將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駕駛體驗。
此後,隨著萬片電池的研發推進,比亞迪電池技術及安全性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而在整車領域,比亞迪的新車型漢於2020年7月份上市。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認為比亞迪的漢相當於華為Mate 7,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車型,是從低端向高端轉型的車型。
但是比亞迪漢能否向華為手機一樣全面打開中國市場,目前還沒有定數,目前的勢頭還不錯。
比亞迪漢上市以來連續4月保持增長,11月銷售更是超過1萬輛。
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最近透露,比亞迪漢的訂單持續增長,目前突破了5萬臺,而且勢頭持續向好。
數據也顯示出比亞迪的紅火,前三季度營收1050億元,淨利34.1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淨利17.5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362.66%,形勢喜人。
比亞迪不僅在汽車領域跑在前面,今年9月又披露成為蘋果iPad的代工商。
除此之外,比亞迪還搶抓疫情契機,調整方向生產口罩,目前每天能生產8000萬隻口罩,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
口罩生產也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2020年上半年,比亞迪電子實現營收313.8億元,同比增長34.8%。
2020年最後一天,比亞迪宣布將比亞迪半導體拆分上市,進一步融資擴大生產。
可以說,近幾年來比亞迪抓住了一切可利用的契機,為自己既贏得了利益,更贏得了品牌。
2.王傳福艱難發家
沒有什麼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王傳福的今天同樣是一個漫長的積累。
攻讀電池專業的王傳福1990年碩士畢業後,留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301室工作,由於工作優秀,被提拔為室副主任。
在創辦比亞迪之前,王傳福已經是功成名就,是研究總院的高級工程師。
當時手機才剛剛興起,一塊不起眼的電池要近千元,王傳福建議單位進軍手機電池行業,但沒有得到回應,王傳這才決定下海創業,在深圳成立了比亞迪科技。
當年日本的進口生產線非常昂貴,王傳福沒有足夠的資金購進,他就採取拆分的辦法,讓大量的人工代替自動生產線,這種生產線日產4000塊電池,而且市場價格比日本的產品低了40%,這種天然的優勢讓比亞迪迅速成為電池市場的佼佼者。
1997年,成立僅3年的比亞迪就賣出1.5億塊手機電池,2000年,更是成為當時諾基亞、摩託羅拉等品牌手機的供應商,王傳福的電池一炮打響。
2003年,比亞迪開始投身代工事業,更是硬生生從富士康嘴中搶得一份市場。同樣在這一年,王傳福進軍汽車領域。
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中國汽車銷量突破100萬輛,這個形勢大大刺激了王傳福。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77%的股份,成為吉利之後中國第二家民營汽車生產商。
在汽車領域,王傳福同樣推行工人代替機器,節省生產成本。
2005年推出F3車型,成功打開汽車市場。2008年,比亞迪推出首個雙模混動汽車F3DM,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
不過,發展太快也未必是好事,尤其是管理跟不上,一系列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從當年數據便可看出一二,2010和2011年,比亞迪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3.48%和45.13%。比亞迪汽車的發展遇到了成立以來最大的困擾。
王傳福認為企業對汽車領域過於激進,並且存在一些投資上的失誤,為此比亞迪進行了一場三年調整。
三年後,比亞迪在技術研發上實現新突破,綠混技術、頂級驅動技術相繼面市,倍受市場歡迎。
特別是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後,比亞迪更是一鼓作氣、乘勢而上。
3.比亞迪擰不過特斯拉
其實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發展多年,成績不能算非常理想,市場關注度還不夠高。
當特斯拉國產化後,新能源汽車才真正走到了消費者面前。
比亞迪與特斯拉的發展歷程,非常相似。
2003年,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領域,僅僅半年後,特斯拉正式成立。
更有趣的是,2008年兩家企業同一年發布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推出的是純電動汽車Roadster售價高達10.8萬美元,而比亞迪發布的是14.98萬元插電混動汽車。
此時,兩家對電動汽車發展的方向差異就顯現出來了,特斯拉主攻純電動,專注於高端市場,而比亞迪主攻混動,價格也更親民。
兩家幾乎同時成立的企業,從一開始就有了相當的較量。
特斯拉剛來中國時,王傳福就說分分鐘鍾造出特斯拉。而馬斯克則反擊說比亞迪的產品很爛,存在很多問題。
不過汽車智能功能方面,特斯拉明顯領先於比亞迪。
招商證券資管的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晶片全球領先水平,目前可能實現L3級別駕駛輔助,但是比亞迪只能支持L2級駕駛輔助。
當前特斯拉Model 3的降價,讓比亞迪漢成為了直接的競爭對手,但是性格比及各方面來說,比亞迪明顯比不過特斯拉。
有網友表示,比亞迪漢像安卓手機,強在硬體;而特斯拉就像蘋果手機,軟體更順暢。
而這些性能直接體現到了數據,2020年11月,特斯拉Model 3銷量突破2萬輛,達到21604輛,比亞迪漢銷量不到1萬輛,僅有為7482輛。
這是真實的市場體驗對銷售的直接反映。
不過,比亞迪也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短板,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一點也不小。2019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達到84.2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59%。
當前全球疫情影響下,一些汽車生產商的晶片供應出現了問題,面臨不得不中斷生產的風險。
但是對於自主研發汽車生產晶片的比亞迪來說,完全不用擔心這方面的影響。
比亞迪也並沒有因此被特斯拉比下去,在加強自主研發的同時,積極和華為展開合作,進一步提升自動和智能水平。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發出這樣的豪言,特斯拉能造出的車,比亞迪也能造出。
未來,希望比亞迪能夠抓住新能源汽車的風口,真正造出智能化、清潔化的新型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