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蘋果這家公司,很多喜歡的果粉會覺得酷,改變世界,但是在國內,由於國產手機的進步很快,已經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喜歡用上了安卓手機,例如華為,小米,OPPO手機和Vivo手機都是很多人的選擇。
特別是這些年,由於華為的原因,對於蘋果還一度有被「抵制」的激烈言論傳出。
在蘋果越來越缺乏創新的時候,許多國內的用戶都在表示要支持華為,購買華為的旗艦手機。
但是卻依然被「真香」兩個字打臉,即使再吐槽iPhone 12的各種缺點,但是一邊排隊購買,線上預約更是不到一天就突破100萬人次,
而且首批貨更是很快售罄,還一度衝上熱搜,如此來看iPhone依然是數碼科技圈子的頂級話題流量。
相比於從iPhone 6就開始使用的圓弧形機身外殼,這次的iPhone 12在外觀方面確實與之前大有不同,回到了之前iPhone4,賈伯斯時代的方正造型,很多人還在擔心會不會硌著手了。
另外引入了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已經發布將近一年的5G概念,還有就是iPhone 12 mini這款小尺寸手機。
對於想要體驗5G的iPhone新手機的用戶,以及鍾愛小尺寸旗艦手機的一批人,這兩個確實是一個賣點。
但是除此之外呢?
還有什麼特別讓人期待和眼前一亮的功能嗎?
答案可能要讓人失望了,電池的續航依然是個問題,而且還以環保的名義,不再附送充電頭和耳機。
可能也就是最低價的iPhone12 mini並沒有在其他方面減少配置了,所以實際上來看,這次的新iPhone 12應該也和往常一樣,不會太多人再去排隊搶購了。
畢竟之前iPhone 11因為較高的性價比,一度被稱為「真香機」,很多人因為價格紛紛選擇購買了iPhone 11。
在國內,蘋果手機雖然不貴,但是依然被一些人認為是身份的象徵,實際上這個在國外也是一個「街機」一樣的存在了,人手一個的感覺。
但是在國內,各大國產手機的旗艦產品,例如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雖然能夠上探到iPhone手機同樣的價格區間,但是保值還是比不上蘋果的手機。
三星的手機更是有時候一年降價超過2000元,被稱為「跳水王」。
實際上,蘋果自從現任CEO庫克執掌開始,確實發展和盈利進入新的高峰,更是在今年,市值一度超過20000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
庫克本人也被稱為「供應鏈大師」,對於蘋果的產品供應鏈,以及業務的劃分拓展,都做得不錯。
這次iPhone 12雖然晚了對手快一年時間才發布5G,看起來是遲到了,但是也有蘋果自己的考慮,5G是2019年正式商用,但是要成熟還要等一等。
現階段5G建設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國內更是已經建設完成60萬個5G基站,很多還在猶豫不決的用戶,這時候就有換機的理由了。
這次的回歸iPhone4的情懷,也許就是庫克的好算盤,直接導致官網的一度崩潰,線下實體店排起長龍,這也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效果。
在原來,別人問你,什麼手機能長時間用不卡,可能你會想到蘋果手機,但是現在手機的功能甚至都有點過剩的時代,許多的國產手機旗艦,甚至是中端機型,都能使用很長時間。
而且相對來說5G手機的換機還有很長的周期性,因為4G手機的存量實在是太大了,很多人可能剛買了4G手機,也沒有換機需求,所以還是有機遇在裡面。
而這裡就要講到蘋果的另一個大改變了,在當時,羅永浩在發布賣得最好的堅果手機,堅果pro的時候,就拿了iPhone的圓潤機身做對比,稱呼自己為「圓滑當道的銳麗異類」。
堅果手機的方正造型一直延續了好幾代,同時也有人從吐槽割手,到覺得還行。
萬萬沒想到,這回,蘋果自己也用上了。但是這回很多用戶反而是懷念起了iPhone4以及後續的幾代方正造型的蘋果手機,卻沒有絲毫要噴蘋果的意思,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讓人奇怪的現象在被網友提及之後,羅永浩也對此做出了回應「想開點吧,多數人本質上是盲目崇尚強者的。」
這也許是羅永浩的一種自嘲,也算是一語道破了很多人的看法。
對於盲目追隨和崇尚強者,有時候能夠避免選錯,但是有時候卻失去了更多的體驗新東西的機會。
坦白來講,蘋果的手機,乃至是iPad,以及無線耳機,都算是開創者,開創了這個品類而且引領長達十多年。
而且蘋果的封閉式的系統有的人說太死板,但是有的人有喜歡這種克制的美學。
蘋果的晶片處理器,以及拍照等等,都是旗艦水平。
但是正是羅永浩指出的「盲目」這一點,筆者也是深有體會。
在全面屏時代,國產手機都在試探各種真正的全面屏方案,無論是挖孔,還是升降式結構,亦或是屏下隱藏攝像頭,甚至是摺疊屏,但是蘋果的大劉海好像已經被用戶所接受一樣不再吐槽。
這是妥協和將就!
我們不應該去盲目的崇拜強者,而忽視了其他的創新的廠商,就好像比如一加手機在手機屏幕刷新率的提倡,現在的很多手機都用上了高刷新率屏幕,帶來更好的刷手機的體驗,這點就是不盲目跟從,自主創新帶來的突破。
希望我們有一天能夠真正用上自主創新全面國產化的手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