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映象網評:抗美援朝精神彰顯「中國利器」

2020-12-25 映象網

回顧70年前,新生的中國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困難、武器落後。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面對帝國主義強加的戰爭,冒著武器裝備「敵多我寡」的巨大劣勢,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的偉大勝利。它向世人宣告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的那天起,再也不會屈服於任何強權實力,不屈的社會主義中國有著戰勝一切「婁山關」「臘子口」的「中國利器」。

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新生的中華民族無異於「雪上加霜」「火上澆油」,對於執政黨來說更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和重大考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再次證明,最根本的還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中國共產黨如「領頭羊」「風向標」一般,帶領著英雄的人民「劈荊棘」「斬大浪」。沒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人民而赴湯蹈火、為了人民而視死如歸、為了人民而不懼任何。

毛澤東主席當年總結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時說:「戰爭的勝利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群眾、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為民擔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奮鬥目標,也是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最大底氣和現實力量。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毫不動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結果,是得到人民支持的表現。湧現出的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的英雄氣魄,更是全民抗戰、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深刻彰顯。

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飽受列強侵略之害、飽受戰火蹂躪之苦,深深懂得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寶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在中華兒女心中根深蒂固。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維護和平之戰,更是一場新生中國生死存亡之戰。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著所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面對任何威脅祖國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強權時,敢冒著槍林彈雨勇敢衝鋒,頂著狂轟爛炸堅守陣地,用胸膛堵槍眼、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群,烈火燒身巋然不動。

今天,我們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抗戰英雄,不是為了延續對抗,最關鍵是要以發展、長遠的眼光審視歷史、觀察現實、思考未來。回望過去,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讓我們繼續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發揮好「中國利器」,在這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變局中大步向前,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陽柳名)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映象網評:堅定「中國精神」,創造新的奇蹟
    歷史告訴我們,在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土地廣袤,人口眾多,經濟文化曾經嚴重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必須清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我們不僅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在精神上也要強大起來。
  • 【地評線】映象網評:中歐班列跑出新時代中國風採
    中歐班列(鄭州)充分發揮「脈動」效應,在疫情防控中為歐洲國家及時獲得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搭建了綠色通道,有力、高效地促進了中歐及沿線國家的抗疫合作。截至今年6月底,7年來,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3199班。中歐班列承載著和平使命。從古至今,和平始終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和崇高目標。古絲綢之路雖然是貿易通道,但也為加深民族間文化交流、促進各國家和平繁榮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2020-07-10 15:35:23,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30多萬築路大軍艱苦奮鬥,犧牲2000餘人,打通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一代代「成昆人」持一把鍬、一把鎬與嚴寒、酷暑、災害做鬥爭,維護成昆鐵路暢通50年;半個世紀運行不輟,為國家建設、地方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難以估量的巨大作用,這條英雄的鐵路、艱辛的險路、人民的幸福路,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煥發出新的青春。
  • 【地評線】映象網評:奮鬥讓中國鐵路不斷走向輝煌
    奮鬥讓中國鐵路成就喜人。截至2020年7月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14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達3.6萬公裡,穩居世界第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鐵路工作者輪班工作,把抗疫前線最需要的物資和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早日送達目的地,中歐班列不斷開行保障了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恢復暢通。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激蕩崇尚英雄的新時代迴響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這場保家衛國戰爭中,19萬餘名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英勇犧牲,忠骨埋他鄉。9月27,韓方向中方移交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及相關遺物。英雄魂回祖國,牽動億萬群眾內心,此事舉國矚目、激勵人心、萬眾敬仰。英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脊梁的支柱,蘊藏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深沉、最堅韌的力量和能量。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習近平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參觀展覽
  •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2020-03-21 16:30:36經過七十餘載的深耕細作,我國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國際合作和經貿往來發展成果豐碩,中國經濟取得飛躍式發展。「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實現偉大夢想,從來都不會一馬平川,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韓衛國: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強國復興徵程上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 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千裡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這,便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一個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參照。
  • 【地評線】映象網評:夯實基層治理基礎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要發揮黨員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鬥爭精神。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基層組織建設較為薄弱,基層組織人才不足。面對基層治理的種種問題,黨員更要充分發揮先鋒作用,敢為人先,積極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尋求基層治理創新,為我國基層治理道路總結寶貴經驗。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要發揮黨員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彰顯「中國擔當」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一年來,中國以實際行動擴大對外開放,傳遞發展信心,凝聚發展共識,共享發展機遇,彰顯了捨我其誰的「中國擔當」。在開放中傳遞「亂雲飛渡仍從容」的發展信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目標。
  • 【地評線】京彩好評: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經濟全球化受到的空前挑戰,面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霸凌行徑,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同樣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之鈣來滋養。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 發揚抗美援朝亮劍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永世流傳。當前我們即將站在全面小康的致勝點,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新起點,面對國際複雜形勢,就必須發揚抗美援朝亮劍精神。  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氣節。就像習總書記說的,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杆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到,壓不垮的。
  • 【地評線】映象網評:「兩委」換屆,何妨「蕭規曹隨」
    「所收財稅,如一歸地官(指戶部)以為經費,可支二十年用。」但司馬光上任伊始,不分青紅皂白,一概否定,卻讓人深思、警醒。當前,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不少地方已換屆完畢。一些新當選的「兩委」摩拳擦掌,雄心勃勃,極力想開好局,起好步,幹一番大事業。無疑,這種精神、這樣的壯志是值得肯定的。
  • 【地評線】彩雲網評:期待更多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央視《焦點訪談》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雷鍾哲  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跡進行了深入報導。  相信朱有勇的事跡,已經在神州大地廣為傳揚,受惠於朱有勇及其團隊的雲南瀾滄拉祜族群眾,更是把對朱有勇的信賴和感激,清清楚楚地寫在了臉上。他們也許說不清「院士」究竟是做什麼的,但每天早上掛在朱有勇門上煮熟的雞蛋、紅薯等早點,卻能表達他們對朱有勇的感激之情。朱有勇為這片土地流下的汗水,為貧困村民脫貧致富付出的心血,鄉親們不會忘記。
  • 【地評線】映象網評: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站在國家的角度上思考,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精神之根。近年來,黨員領導幹部家風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不是私事、小事,家風連著黨風,更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以滲透到社會生活中,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大風氣。
  • 【地評線】映象網評: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黨員幹部必須體察民情,聆聽民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以群眾的需求為第一選擇,滿腔熱情地為群眾排憂解難。當好人民公僕必須虛心向群眾學習。對黨員幹部來說,學習就是工作,是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 【地評線】映象網評:以人為本,盡心為民服務
    只有「接地氣」,才能真正了解基層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並且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始終「接地氣」,黨員幹部才能更加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在「接地氣」過程中感受領悟到生活的真諦、樸素的真理、人間的真情,做人做事就會自然而然地求真務實,真正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