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系統 市域社會治理要實現理念、體系、能力現代化)
2020年11月18日,由《法制日報》、北京安全防範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在北京市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展會期間同時發布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徵集活動評審結果,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系統 」)旗下「中國系統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榮獲「智慧治理十大解決方案」大獎。
中國系統社會治理產品線總經理緱秦徵出席當日的智慧治理建設研討會時,就中國系統的社會治理解決方案與理念進行闡述,他表示,市域治理現代化是一個整體工作,需要從治理體制、工作布局、治理方案等多方面著手,而信息服務與技術將為市域治理現代化提供高效支撐。
「中國系統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榮獲「智慧治理十大解決方案」大獎
五級聯動 打造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已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重要話題。
緱秦徵認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應從治理體制現代化、工作布局現代化、治理方式現代化多方面入手,協同推進。
中國系統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以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指引作為目標導向,以分析社會治理痛點作為問題導向,搭建了數據精準、權責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體、運行高效、執行有力、決策有據的社會治理一體化平臺。該平臺可連結市級決策中心、區縣指揮中心、街鎮分中心、社區服務站、基層網格,形成多級貫穿體系,從而將黨員、基層工作者、民眾、志願者等多元參與對象納入進來,實現對綜治、民政、城管、環保等治理領域的覆蓋,從而為城市構建起一個融通全景展示、全域感知、智能調度、分析研判、效能評價的治理大腦,「有記憶、可感知、會思考、善指揮、能戰鬥」。
緱秦徵表示,中國系統社會治理一體化解決方案建設目標是打造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涵蓋全域感知平臺、智能調度平臺、聯動處置平臺、決策分析平臺、效能監督平臺等多個業務應用,可以通過海量數據分析挖掘,為城市管理者提供高效決策的支持,強化不同部門的協同聯動,並形成高效的監管管理機制。
例如,藉助全域感知平臺便捷精準的網格信息記錄上報功能,在今年有效地幫助多地管理區域疫情相關數據,讓管理和服務工作全面、及時且有保障。
堅持自主創新數據賦能,開闢市域社會治理新路徑
目前為止,中國系統已經在天津、德陽、南昌、慶陽等多地展開市域社會治理建設合作。
以「天津紅橋區社會治理一體化管理平臺項目」為例,該項目以全科網格融合和大數據、物聯網等科學技術為依託,整合包括黨建、綜治、城管、公共服務多部門資源,形成社會治理「一張網」,實現區、街道、社區三級業務應用全貫通;將推動實現治理理念現代化為目標,在理念現代化實踐方面形成「黨建引領、五大基柱、百點齊放、千員同心」的總格局,在體系現代化實踐方面構建 「一個中心、四級聯動、七大體系、四個保障」的工作體系,在能力現代化實踐方面形成 「聚焦兩大使命、解決三個問題、遵守四項原則、實現五個轉變」的工作能力。
目前,「天津紅橋區社會治理一體化管理平臺項目」已整合26個責任部門的職責、任務、系統、需求四大清單,實現一個平臺管全區,為百姓提高辦事效率40%,居民投訴率和報警率降低30%,此外節約了大量社會治理相關的人力成本支出、重複建設開支和群眾服務開支。
未來,中國系統將持續深耕市域社會治理領域,堅持自主創新數據賦能,攜手更多城市及企業,助力構建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