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華為首發史上最強大的Mate系列旗艦手機發布,新一代麒麟9000系列拿到了全球5nm 5G SoC的首發,架構方面也是有多處升級,配合EMUI 11系統更是號稱可讓手機實現36個月流暢不卡。但由於美國的制裁,麒麟9000或將成為絕唱。
華為發布了3款處理器:麒麟9000、麒麟9000E、麒麟990E。由於制裁原因,麒麟9000沒法用上最新的X1/A78架構,不過高頻A77配合5nm,也不錯了,麒麟9000E是麒麟9000的略微降配版,應該也是屏蔽核心的做法,麒麟990是麒麟990 5G的GPU減配版。
華為Mate 40系列首發搭載的5nm麒麟9000處理器,按照華為官方的說法,技術性能遠勝蘋果的A14。麒麟9000晶片集成153億個電晶體,比蘋果A14多30%。麒麟9000晶片採用八核CPU,24核Mali-G78 GPU,2大核+1小核NPU,併集成了華為最先進的ISP技術。
性能方面,蘇黎世理工大學的AI Benchmark也出現了Mate40的身影。晶片榜中,麒麟9000總分148奪得第一,領先聯發科天璣1000+多達60%。並且在CPU-Q、CPU-F、INT8整數運算(NNAPI 1.1)、FP16(NNAPI 1.1/1.2)中均保持絕對領先。
參數方面,麒麟9000識別為1x3.13GHz + 3x2.54GHz A77 +4x2.04GHz A55的CPU架構,NPU為達文西架構3核。手機榜中,華為Mate40 Pro自然也成功登頂,將一眾聯發科天璣、上代麒麟900平臺以及驍龍865平臺手機甩在身後。
目前全球存儲晶片主要有三類產品,根據銷售額大小依次為: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在內存和快閃記憶體領域中,IDM廠韓國三星和海力士擁有絕對的優勢,在兩大領域合計市場份額分別為75.7%和49.1%,中國廠商競爭空間極為有限。
美國在半導體關鍵技術領域對中國實行禁運斷供等制裁,使中國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在晶片產業鏈多個領域謀求突破,才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半導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如果華為在未來幾年裡無法生產出最先進的晶片、無法接觸到最先進的晶片製程,那麼華為現有的晶片技術優勢將很快落後。 相應的晶片設計能力也會直線下降。時間一長更沒機會重回晶片設計的第一梯隊了。
正如餘承東所言華為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有點落後再到趕上來領先,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想想華為從當年被萬人唾罵的K3V2晶片,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麒麟9905G晶片,的確付出了超凡的努力和高昂的成本和代價。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再次談到了針對華為的禁令,正在經歷第三輪禁令,這一禁令極不公正,導致華為處境艱難。不過華為會繼續創新,不會放棄。同時期國家梯隊中科院布局晶片,要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清單,中國晶片產業很可能會迎來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