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捷與VMware同步實現虛擬化架構管理容器技術

2021-01-09 IT168

  當前,技術革命大潮激蕩,驚濤裂岸。美國雲巨頭VMware也放大招,於 8月份最新推出的ProjectPacific,可將vSphere管理軟體重新構入Kubernetes平臺中,從而實現了一個控制平面管理VM和容器,這是歷史性的融合。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廠商——易思捷,10年來不但致力於尖端技術上的直線追趕,而且注重集全司之力奮力彎道超車。昨日該公司宣布:實現了單一控制平臺並可同時管理虛擬化和容器技術,即可以在同一個IAAS平臺上同時支持虛擬機以及輕量化容器管理而無需k8s等第三方平臺,助力企業實現現代化應用,在安全可控的大道上,易思捷正一步步地縮短與國際巨頭的距離。

  一、虛擬化與容器各有千秋,互補是上策

  容器,是當前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彙,谷歌、IBM、微軟等眾多高科技公司的眼球都緊緊盯在容器技術上,因為容器技術太時髦了,能夠瞬間吸引世人的眼球,但眾所周知,容器並非萬能。業內人士都明白:容器,它運用於應用程式,而虛擬機,則是專門為作業系統設計的。

  容器最出色的一個優點就是可預留比虛擬機少的資源,容器本質上是單個應用程式,而虛擬機需要更多資源來運行整個作業系統;容器依賴物理機內核(Kernel),不能運行 Windows 系統,因此它更適合大數據、微服務、DevOps 等對性能或輕量化有比較高需求的應用場景。而虛擬機有著更好的靈活性,可以放開讓客戶選擇作業系統,並在客戶認為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升級。相比之下,運行已配置應用程式容器在主機上的作業系統升級方面是隔離的。

 

  那麼,客戶該如何在容器和虛擬機間做出抉擇呢?易思捷的產品經理給出的建議是:統籌你的「需求範圍」。換言之,如果客戶需要運行單個應用程式的多個副本,比如MySQL, 你需要的就是容器。如果客戶需要靈活地運行多個複雜應用,那麼,虛擬機就是不二之選。

  在現實的應用中,因為容器和虛擬機各有優劣、各有利弊,廣大客戶非常期盼我們的雲計算和數據中心裡,能夠同時運行容器和虛擬機,為雲計算領域帶來實質意義上的偉大變革。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今天終於實現了,這個圓夢者,就是業界領先的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廠商——易思捷。因為易思捷旗下的標準化產品易思捷雲作業系統5.7版本,可以有效支持單一控制平臺管理容器和虛擬機。

 

  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綻放新亮點

  易思捷eSage現有IaaS層架構是基於虛擬化技術構建的,在現有架構上實現對容器技術的兼容並非最優方案。而重構一套獨立架構專門用於容器技術的支持,將對雲平臺的整體管理與維護帶來更大的壓力,不利於持續發展。為此,易思捷ESage從2017年便及時布局,開始著手IaaS層架構進行升級,歷時3年,終於攻克了僅用一套架構同時支持虛擬化和容器化這一業界重量級難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亮點如下:

  (一)呈現單一平臺架構

  1、單一平臺、一致體驗、一套後臺代碼,就可實現伺服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超融合和私有雲、託管雲、混合雲、公有雲七大場景。

  2、獨創的區塊鏈資料庫技術使每個節點數據呈現一致性,時刻保持相互對等,可以支撐各種集群管理框架。

  3、虛擬化體系和容器體系由統一的網絡和存儲進行支撐,兩者間可實現無縫互通及共享資源。

  4、支持基於容器技術運行 Docker,使 Docker 的雲化部署開發大大簡化,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可兼顧彈性特質。

  (二)實現統一存儲和管理運維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從存儲層入手,重構了統一的存儲系統——全新一代軟體定義存儲,實現了對物理機上文件系統按用戶使用空間的隔離,同時在新一代架構上,實現了在同一套技術架構下對虛擬化體系和容器體系的統一管理和運維,避免了系統割裂。

  (三)性能實現大幅提升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在兼顧雲計算彈性特質的同時, CPU利用率、存儲性能、網絡性能獲得大幅提升,讀性能單臺可達50萬IOPS,寫入可達21萬IOPS。

  易思捷自始至終秉承「以應用為中心」的產品發展思路,而真正的以應用為中心,向下一定是被標準化管理(無視底層硬體架構差異性),並且高度自動化管理的一套系統。向上面向應用的管理,應讓用戶無論應用部署在容器或虛擬機中,都可直接無縫管理。

  以「做中國人自己的雲」為初心的易思捷,為了這一目標,易思捷已經殫精竭慮地探索10年之久了,今後依然會瞄準這個目標,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相關焦點

  • 新IT時代 易思捷八年潛心國產虛擬化
    2017年6月29日,以"共創雲端生態 共贏科技未來"為主題的英特爾&易思捷2017虛擬化+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辦,易思捷數據中心虛擬化產品UniSphere 5.0正式發布。  正如英特爾發言人所言:虛擬化是一種方向,客戶需要像用水一樣簡單的使用虛擬化,將原來硬體配置的問題全部交由虛擬化即可解決;而業界發展過程中硬體的資源最大化的有效利用是虛擬化技術的看家絕技。  而提到虛擬化,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如果是VMware那只能說明你沒有跟上IT軟體發展的節奏。
  • 英特爾&易思捷強強聯手 共建虛擬化+生態
    【IT168 資訊】眾所周知,在計算機領域,虛擬化技術一直是一項實用性非常高的熱門技術。它通過軟體的方法重新定義劃分IT資源,可以實現IT資源的動態分配、靈活調度、跨越共享,從而顯著提高IT資源利用率,實現硬體資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因此在雲時代大背景下,虛擬化也在企業的IT戰略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 重塑易思捷:超融合+CMP雲管平臺構建一體化門戶
    易思捷eSage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市場,再加上多云云管平臺,其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用現在最流行的一個詞來形容,易思捷eSage在「進化升級」。從 2009 年成立至今,易思捷eSage已經褪去了初創公司的青澀和單純「技術控」的氣質,正在鼎力重塑自己的未來技術平臺,即:產品從虛擬化進化至計算存儲一體虛擬化的超融合,私有雲進化至混合雲管平臺。
  • 航司虛擬化&容器化等部署思路
    但是如何將這些技術設施部分的部署和選型定位好,是需要根據業務應用的訴求和方向而針對性的建設的,而不是無服務方式將完全替代容器化,或未來不存在虛擬化等等的情況。例如:vmware工作站、vmware播放器、virtualbox、parallels desktop for mac和qemu虛擬化技術作業系統虛擬化:Linux vserver、lxc、openvz
  • 容器與虛擬化的結合:淺談「安全容器」技術發展趨勢
    為什麼不能直接將虛擬化級別的隔離引入到容器技術中呢?結合虛擬化的安全性和容器在軟體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優勢,是不是可以給軟體開發運維帶來巨大的便利呢?我們把這種基於虛擬化的容器實現稱作安全容器。從這幾年湧現的安全容器實現技術可以觀察到,無論公有雲還是私有雲廠商,都認識到了將虛擬化的隔離性和容器的高效運維特性相結合,是雲原生平臺發展的必然趨勢。
  • X86虛擬化之三種伺服器虛擬化戰略架構
    除了上面的架構類別外,知道hypervisor的基本元素也同樣重要,它包括:  • 虛擬機監視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它創建、管理和刪除虛擬化硬體。,虛擬層是通過創建虛擬作業系統實例實現的,它再指向根作業系統的關鍵系統文件,如下圖所示,這些指針駐留在作業系統容器受保護的內存中,提供低內存開銷,因此虛擬化實例的密度很大,密度是容器架構相對於I型和II型架構的關鍵優勢之一,每個虛擬機都要求一個完整的客戶機作業系統實例。
  • 基於容器的虛擬化技術能否最終取代虛擬機?
    Docker容器的一大吸引力在於其提供的標準可以保證應用程式在不同平臺上實現便攜性。在傳統的Linux容器技術中,在一臺Linux機器上創建的容器不能在另外一臺上按照預期運行,因為應用程式配置是和最初的平臺綁定的。Docker將應用程式及其依賴關係都封裝到容器當中,這樣就可以輕鬆地移動到不同平臺或其他Linux發行版本上了——比如從開發者的筆記本移動到測試環境。
  • 易思捷自主可控中國雲是什麼雲?
    「特大牛」自 5 月啟動公測活動至今,北京易思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其自主可控中國雲所含UniCube超融合平臺、多雲管理平臺、UniSphere虛擬化平臺、Uniview桌面雲四款產品,在「牛」產品板塊的銷售指數排行榜中齊刷刷排在榜首,同時,公司的銷售熱線電話鈴聲此起彼伏,諮詢量陡增
  • 使用Perl SDK獲取VMware虛擬化平臺信息
    【IT168 技術】雲計算做為當前IT技術的主流,已經深入各行各業。而虛擬化做為其基礎,已經被做為部署企業公有雲、私有雲的基礎架構,虛擬化技術已經普及到我們大多數的公司企業中。在此背景下,相應的也就需要我們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維護其不同的虛擬化平臺,例如VMware,PowerVM,OpenStack等主流虛擬化技術平臺。
  • 先進的輕量虛擬化架構,矽雲推進虛擬主機行業容器化
    為什麼大家都追捧容器和Docker呢?James Bottomley是Parallels公司的伺服器虛擬化首席技術官,也是一位知名的Linux內核開發人員,他曾這樣解釋道:「Hyper-V、KVM和Xen等虛擬機管理程序都「基於虛擬化硬體仿真機制。
  • 運維必備的Docker虛擬化容器4個高級實戰項目案例!
    二: Docker引擎架構Docker引擎是一個C/S結構的應用,組件如圖所示:Server是一個常駐進程;REST API 實現了client和server間的交互協議;CLI 實現容器和鏡像的管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操作界面Docker使用C/S架構,Client 通過接口與Server進程通信實現容器的構建,運行和發布
  • 易思捷與合肥城市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贏未來
    本次與合肥城市雲數據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是繼亞馬遜AWS南京聯合創新中心、360集團、新疆電信、湖北電信之後,易思捷聯手的又一戰略合作夥伴,合肥城市雲成立至今,憑藉自身領先的技術開發能力,與強大的業務整合能力,受到了安徽各行業用戶的好評與認可,成為國內知名的企業級大數據應用綜合服務商。
  • 易思捷榮登「2018雲計算科創10強」榜單,成為軟體國產化替代先鋒
    雲計算技術社區根據評選規則,通過企業提名、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諸多程序的嚴格評選,最終在「公有雲、私有雲、超融合、桌面雲、容器、SDS、SD-WAN、雲存儲、雲備份、雲安全」雲計算十大細分領域裡,分別評出了「 2018 雲計算科創 10 強」企業,北京易思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超融合創新企業榮登榜單,被雲計算技術社區授予「超融合領域最具創新力企業」稱號,成為超融合領域唯一上榜的雲計算廠商。
  • 虛擬化技術的分類及介紹
    如果一個架構中所有敏感指令都是特權指令,則稱其為可虛擬化架構,否則稱為不可虛擬化架構。2.2.2 按照實現方法分類系統級虛擬化有許多不同的具體實現方案,按照實現方法的不同,可劃分為如下幾個類別。在實現方式上,以x86架構為例,完全虛擬化經歷了兩個階段:軟體輔助的完全虛擬化和硬體輔助的完全虛擬化。①軟體實現的完全虛擬化在x86虛擬化技術的早期,沒有在硬體層次上對虛擬化提供支持,因此完全虛擬化只能通過軟體實現。一個典型的做法是二進位代碼翻譯(Binary Translation)。
  • Marvell助力VMware虛擬化數據中心實現 NVMe over Fabrics存儲加速
    Marvell將光纖通道卡和乙太網卡集成到vSphere 7.0中,在單一結構中有效共享、匯集並管理低延遲、高性能的NVMe快閃記憶體,從而實現經濟高效的企業和混合雲數據中心擴展架構。,VMware vSphere 7.0的用戶可以利用Marvell最新的創新技術,在可靠的光纖通道(FC-NVMe)和乙太網RDMA(NVMe/RDMA)架構中實現高性能快閃記憶體的超低延遲訪問。
  • 虛擬化「前浪」變雲原生「後浪」,你的VMware一直在努力
    2019年Gartner在容器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將有50%的傳統老舊應用被以雲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2022年將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雲原生已成為新常態。而在2020年,雲原生熱點技術井噴式爆發,進一步推進企業從傳統虛擬化走向全雲原生。
  • 圖解Docker與傳統虛擬化技術架構
    傳統虛擬化技術傳統虛擬化技術架構圖在虛擬出的硬體環境之上又虛擬出一套客戶化的作業系統5、Bins/Libs層: 在客戶化作業系統之上提供基礎二進位程序和類庫6、APP層:在基礎二進位程序和類庫之上運行著我們的應用程式/進程Docker虛擬化技術
  • 英特爾與VMware通過擴大5G合作,將虛擬化擴展到無線接入網絡
    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英特爾和VMware將合作構建可編程的開放式接口,利用英特爾的FlexRAN軟體參考架構和VMware Ran智能控制器(RIC),助力採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來開發創新的無線網絡功能,用於實時資源管理、業務量定向和動態切片。這反過來將有助於優化體驗質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以便推出全新5G垂直用例。
  • 戴爾伺服器存儲+VMware虛擬化架構方案案例
    從事IT運維的技術大大,相信都接觸過虛擬化,現在小編普及下什麼是虛擬化:虛擬化,是指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一臺計算機虛擬為多臺邏輯計算機。虛擬化使用軟體的方法重新定義劃分IT資源,可以實現IT資源的動態分配、靈活調度、跨域共享,提高IT資源利用率,使IT資源能夠真正成為社會基礎設施,服務於各行各業中靈活多變的應用需求。
  • 小姜學網絡(使用VMware ESXi 5.5搭建VMware虛擬化平臺一)
    小姜學網絡(CentOS的minimal版本網絡以及安裝vmware tools)如果按照原先的方式,仍然為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信息化子系統都購置獨立伺服器,將面臨嚴重的經費、管理及安全問題。如果採用虛擬化技術、建立雲計算平臺,則僅需一次投資,即可方便地為現有及未來的每一個需求建立相應的虛擬伺服器,避免硬體採購的無序和浪費,保證數位化校園的穩定、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