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技術革命大潮激蕩,驚濤裂岸。美國雲巨頭VMware也放大招,於 8月份最新推出的ProjectPacific,可將vSphere管理軟體重新構入Kubernetes平臺中,從而實現了一個控制平面管理VM和容器,這是歷史性的融合。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廠商——易思捷,10年來不但致力於尖端技術上的直線追趕,而且注重集全司之力奮力彎道超車。昨日該公司宣布:實現了單一控制平臺並可同時管理虛擬化和容器技術,即可以在同一個IAAS平臺上同時支持虛擬機以及輕量化容器管理而無需k8s等第三方平臺,助力企業實現現代化應用,在安全可控的大道上,易思捷正一步步地縮短與國際巨頭的距離。
一、虛擬化與容器各有千秋,互補是上策
容器,是當前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彙,谷歌、IBM、微軟等眾多高科技公司的眼球都緊緊盯在容器技術上,因為容器技術太時髦了,能夠瞬間吸引世人的眼球,但眾所周知,容器並非萬能。業內人士都明白:容器,它運用於應用程式,而虛擬機,則是專門為作業系統設計的。
容器最出色的一個優點就是可預留比虛擬機少的資源,容器本質上是單個應用程式,而虛擬機需要更多資源來運行整個作業系統;容器依賴物理機內核(Kernel),不能運行 Windows 系統,因此它更適合大數據、微服務、DevOps 等對性能或輕量化有比較高需求的應用場景。而虛擬機有著更好的靈活性,可以放開讓客戶選擇作業系統,並在客戶認為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升級。相比之下,運行已配置應用程式容器在主機上的作業系統升級方面是隔離的。
那麼,客戶該如何在容器和虛擬機間做出抉擇呢?易思捷的產品經理給出的建議是:統籌你的「需求範圍」。換言之,如果客戶需要運行單個應用程式的多個副本,比如MySQL, 你需要的就是容器。如果客戶需要靈活地運行多個複雜應用,那麼,虛擬機就是不二之選。
在現實的應用中,因為容器和虛擬機各有優劣、各有利弊,廣大客戶非常期盼我們的雲計算和數據中心裡,能夠同時運行容器和虛擬機,為雲計算領域帶來實質意義上的偉大變革。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今天終於實現了,這個圓夢者,就是業界領先的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廠商——易思捷。因為易思捷旗下的標準化產品易思捷雲作業系統5.7版本,可以有效支持單一控制平臺管理容器和虛擬機。
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綻放新亮點
易思捷eSage現有IaaS層架構是基於虛擬化技術構建的,在現有架構上實現對容器技術的兼容並非最優方案。而重構一套獨立架構專門用於容器技術的支持,將對雲平臺的整體管理與維護帶來更大的壓力,不利於持續發展。為此,易思捷ESage從2017年便及時布局,開始著手IaaS層架構進行升級,歷時3年,終於攻克了僅用一套架構同時支持虛擬化和容器化這一業界重量級難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亮點如下:
(一)呈現單一平臺架構
1、單一平臺、一致體驗、一套後臺代碼,就可實現伺服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超融合和私有雲、託管雲、混合雲、公有雲七大場景。
2、獨創的區塊鏈資料庫技術使每個節點數據呈現一致性,時刻保持相互對等,可以支撐各種集群管理框架。
3、虛擬化體系和容器體系由統一的網絡和存儲進行支撐,兩者間可實現無縫互通及共享資源。
4、支持基於容器技術運行 Docker,使 Docker 的雲化部署開發大大簡化,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可兼顧彈性特質。
(二)實現統一存儲和管理運維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從存儲層入手,重構了統一的存儲系統——全新一代軟體定義存儲,實現了對物理機上文件系統按用戶使用空間的隔離,同時在新一代架構上,實現了在同一套技術架構下對虛擬化體系和容器體系的統一管理和運維,避免了系統割裂。
(三)性能實現大幅提升
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在兼顧雲計算彈性特質的同時, CPU利用率、存儲性能、網絡性能獲得大幅提升,讀性能單臺可達50萬IOPS,寫入可達21萬IOPS。
易思捷自始至終秉承「以應用為中心」的產品發展思路,而真正的以應用為中心,向下一定是被標準化管理(無視底層硬體架構差異性),並且高度自動化管理的一套系統。向上面向應用的管理,應讓用戶無論應用部署在容器或虛擬機中,都可直接無縫管理。
以「做中國人自己的雲」為初心的易思捷,為了這一目標,易思捷已經殫精竭慮地探索10年之久了,今後依然會瞄準這個目標,矢志不渝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