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親戚比起沒有任何關係的普通人而言,是一種更能自然感受到親近的關係。
但是有句俗話也說得好: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親兄弟之間個性差別都相當大,更不要說親戚了。
所在在與這樣一種人群打交道之時,不要光看親戚關係的遠近,而要看對方的人品如何,你們打起交道來是否會感受到真誠及舒服。
人到中年,你應該明白,和這樣的親戚來往,會讓自己勞形苦心,完全沒有勉強的需要!
01.太要面子的親戚
我家就有太要面子的親戚,為了自己所謂的尊嚴,明明是自己不知分寸,卻要別人配合自己的過分,特別令人無語。
一次酒席,我爸感冒吃了頭孢,在那裡光吃點青菜、清湯。
就在飯桌上,我們家一個同村的親戚一直勸我爸喝酒,我爸都跟他說了吃了頭孢喝酒會死人,那男的還一個勁的勸。說:「沒那麼嚴重,老哥你這麼說就是不想給我面子,瞧不起我……」
他這樣勸我爸喝酒不就等於勸我爸去死嗎?他面子幾個錢?!比人命還重要嗎?當時就把我們一家子惹惱了,菜還沒上完我們站起來就走了,直接將他晾在了那裡。
從那之後見到我們就繞道甩臉繞道走,還四處說我們勢利眼什麼的。
結果我們一解釋,別的親戚都說他缺根弦。
你缺根弦我們管不著,但也得有點分寸,不能隨便拿人命開玩笑對吧?惹不起躲得起,我們也不理他就得了。
02.沒有界限感,找你幫忙的親戚
我有位朋友,也說他最怕那種沒有界限感,沒事就找自己幫忙的親戚。
「我也是在社會上要混一輩子的人,最怕欠別人人情債。
而且哥們兒你也知道,人情這種東西,都是你幫我、我幫你攢起來的,很多時候,積蓄起這樣一些人脈,自己也是想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但就是有些不那麼識相的親戚,完全不管這些人之常情、作為成年人必須要能懂的道理,隨便什麼事,自己都不想出錢出力,直接就過來找你。
理由就是:『大家都是實在親戚,理應比別人更關照彼此。如果自己人都不相幫,那還能期待什麼人呢?』
話是這麼說,可次次都只有他們能張嘴開口,你是沒什麼事好意思麻煩勞動對方的。
而且就算你好不容易能夠對對方張嘴,但是人家一句「愛莫能助,沒能力幫上忙」就能推掉,也不想想自己求你之時的那種理所當然以及務力要求辦成的坦然了。」
他邊說邊搖頭,說這樣的親戚簡直就是把別人當成專門替他辦事的辦事員了,別說界限感,就連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能賴上誰賴上誰,特別讓人頭疼。
03.把你當財神爺,經常找你借錢的親戚
還有一種親戚,他們只要知道自己親戚當中誰經濟能力好一點、好說話一點,就會把你當成財神爺,一有需要就經常來找代借錢。
本來呢,親戚之間有困難互幫互助也不算是過分,但是相幫是情分不是本分。
仗著雙方有點特殊的關係存在,就將此當成一種優勢,一點也不顧及對方有可能存在的顧慮,這樣一種心態就非常不明智。
大家也知道,錢方面的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誰都不會認為經常有人跑來問自己借錢是件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
畢竟這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的,假如對方人品不好,經常不還或不提就不自覺還的話,那對於當事人而言,就成為了一種額外的負擔,因此也會產生無限的煩惱。
所以說,除非家中遇到急事,其餘方面需要借款,找專業的機構比總是找親戚更合適。
如果只是生活方面的問題的話,節省一點就能對付的事,就不要沒事總麻煩親戚了。想過好日子得自己奮鬥,借錢享受你能維持一輩子嗎?
結語:
話說得透一點就是,親戚也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也有人性善惡、也有懂道理與不懂道理之分。
遇到三觀相近、彼此真心相待的那些,就走得近一點,走得勤一點;遇到覺得惹不起的那一種,那就保持安全距離,不要只是被親戚這樣一種頭銜給束縛住!
好意思麻煩你、道德綁架你的親戚,其實內心也沒多拿這一層關係當回事,更沒真的為你著想,只是想讓你因為這層關係無止境滿足他們內心的種種需求、方他人之便罷了。
不管與什麼人打交道,互利雙贏、真誠以待都是前提,只要這一點達不到,那就沒必要非得跟對方親近,因為那樣承受不開心、承擔損失、感受委屈與無奈的一方,都會是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