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王楠通訊員靳博琨文朱哲攝影
淇水千古流,一河詩賦唱九州,豫北歷史文化名城鶴壁連日來5G建設動作不斷。從鶴壁市政府下發《鶴壁市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到全國首個空間地理信息與5G融合應用試驗區落戶,作為5G建設發展的主力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鶴壁分公司(以下簡稱「鶴壁移動」)始終致力於打造鶴壁的「國字號」名片。
規劃引領,行動支撐。鶴壁移動為全力推動富美鶴城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緊抓機遇,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城市運行管理融合,推進智慧鶴壁「5G+」、「網際網路+」等系列工程,持續推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行業縱深發展,在5G的助力之下,古老的淇河邊,「年輕」的鶴壁正朝氣蓬勃地走向未來。
5G賦能打造鶴壁信息化新高地
設想一下,白天無人駕駛的汽車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接載乘客,晚上再自動開往郊區基地充電,可有效避免在城市繁華區域擴建停車場、充電站等基礎設施。這樣綠色、高效的交通運行場景,或將因5G技術的成熟而加速到來……
近日,全國首個空間地理信息與5G融合應用試驗區落戶鶴壁,旨在推動5G通信技術與自然資源管理深度融合,讓5G、北鬥等技術在自然資源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地理位置信息與5G融合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
「北鬥系統具備高精度導航、實時定位、精確授時等能力,在地基增強系統的服務下可提供亞米級甚至釐米級的位置信息,而5G具備大帶寬、低延時、高可靠特性,可在衛星信號被嚴重遮擋時及時補足感知情況,實現『最後一公裡』的覆蓋」,作為直接承建單位的鶴壁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鶴壁移動將積極構建創新合作的5G+自然資源可持續生態,力爭在鶴壁率先建成「5G+精準定位+智慧城市」標杆。
據了解,鶴壁移動也積極與各方合作,今年7月與鶴壁市公路管理局籤訂5G+智慧公路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還與鶴壁東區初步達成智慧城市合作意向。加強社會資源利用、網絡安全、智慧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促進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現代化水平。
5G產業發展,需要高質量網絡支撐。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鶴壁移動5G網絡已經運行8個月,已建成5G基站250多個,實現了主城區、縣城關鍵區域的5G網絡全覆蓋,為鶴壁市5G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在建設過程中,鶴壁移動還積極探索5G網絡建設新模式,利用「垂天5G機房+智慧合杆」技術,創新5G組網模式,使5G基站建設成本降低了20%以上。
5G+勾勒城市應用新場景
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昔日詩中鶴壁之盛景,如今可通過鶴壁移動的「5GVR+鷹眼」技術立體呈現,每年的4月,在5G網絡的助力之下,中國移動咪咕視頻24小時直播淇濱區華夏南路上櫻花美景。
「窺一斑知全豹,僅上述一個場景便可知曉5G在加快融入鶴壁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鶴壁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鶴壁移動也正全力推動5G智慧場景的落成與實踐。
在民生領域,鶴壁移動在教育領域也有所發力。記者注意到,陌生訪客進入鶴壁市外國語中學第一關是必須通過AI校園智能安防系統。據了解,這正是鶴壁移動為學校打造的「5G+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的功能之一。「利用AI校園安防結合5G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與校園內數據進行對比,一旦發現外來人員及時提醒,更能使防控部門可以準確快速應對校園突發事件」,鶴壁移動智慧校園項目負責人還表示,此外該平臺還集成學校、家長、老師三位一體的互動管理,學校實現了課程、學籍、成績、設備等校務管理的全面信息化,讓學校和家庭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隨著5G與醫療領域的深度結合,智慧醫療進一步發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將變得更加容易。鶴壁移動政企客戶部經理賈紅雨告訴記者,鶴壁移動將充分發揮自身在5G技術與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的優勢,推動5G遠程會診、5G遠程手術示範、5G應急救援等領域發展。
鶴壁移動總經理王希紅表示,5G發展大潮正滾滾而來,鶴壁移動將順勢而為,加快布局,推進5G規模發展,努力成為5G產業發展的開拓者;積極探索,豐富5G應用場景,努力成為「數字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助力者,為推動鶴壁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