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穎男 濟南報導
今年以來,歷下區智遠街道持續深化便民服務改革,全面落實「一窗受理,一次辦好」,積極梳理政務服務事項144項。其中,公共服務事項119項,行政權力事項25項,均已進駐智遠街道便民服務大廳,實現「應進必進」。144項政務服務事項中,有15項實現「一窗」受理,佔事項總量的10.4%,達到「一窗」受理佔比要求。優化營商環境考核均走在全區前列。
以事項梳理為著力點,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新質效。全面梳理現有政務服務事項,街道已按照政務服務標準化要求制定政務服務事項清單,並梳理形成轄區「五辦」清單。144項政務服務事項中,「馬上辦」9項,「就近辦」56項,「一次辦」48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編制和完善「五辦」清單,讓企業和群眾在辦理一項業務時可以在一個窗口「一次辦理」,不斷提高了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
以推進重點、高頻的政務事項「應放盡放」為著力點,提高便民利民水平。制定涉及村、居便民服務站的政務事項下沉方案,對村、居便民服務站需求量大且具備承接能力的居民居住情況證明、法律援助證明等政務服務事項,以服務窗口前移、幫辦代辦等方式交由村、居便民服務站辦理,賦予基層行使權力。並通過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到村、居便民服務站進行現場指導、展開村、居便民服務站觀摩現場會等方式,提升基層服務群眾能力,確保審批銜接不斷檔,服務質量不下降。
以內外兼修,打造最美智遠為著力點,以便民服務「標準化」「便民化」為抓手,加快構建轄區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智遠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嚴格按照標準對便民服務大廳進行升級改造,合理劃分功能區域,設置了辦公區、體驗區、等候區、休息區四個基本功能區,配齊電腦、掃描儀等設施設備,配備了座椅、飲水機、老花鏡、雨傘等便民服務設施,便民服務大廳功能進一步提升。實現了街道、村居兩級標準化服務平臺全覆蓋。街道、村居利用各類渠道,積極宣傳便民服務事項和網上站點辦理功能,提升群眾認知度,引導群眾通過線上獲取便民服務,提升政務服務網上辦理量,並使其成為街道、社區政務服務新常態,真正打通政務外網向基層延伸的「最後一公裡」。
以「一網一窗」為著力點,提升智遠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智遠街道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不斷完善軟硬體設施,提升了服務中心的辦事效率和水平。首先,增設諮詢引導區、自助服務區和等候區、母嬰室等,加強了便民服務中心的硬體指標;其次,進一步打通了個性化服務渠道,讓辦事更加便利、暢通。提供預約服務;幫辦代辦服務,真正實現居民辦事『零跑腿』。智遠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以山東省政務服務網為平臺,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功能於一體,梳理公布政務審批服務事項清單,採取多種方式,落實行政審批「一窗受理」服務,對審批事項進行流程梳理,確保居民網上申報事項第一時間受理,實現事項審批馬上辦。在軟體設置方面,智遠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包括辦事能力、服務態度、工作要求等方面;要求工作人員從接到居民電話開始,全程協助居民辦理業務,直到居民滿意為止,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推薦閱讀
6日,「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舉行了迪尚設計師集合秀和「蓋婭傳說·熊英2021春夏‘乾坤·滄淵’」系列高定大秀。[詳細]
12月6日下午,根據「12 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在濟南開機。導演王良介紹說,《礦難36天》中不僅重現「12·25」平邑礦難真實的災難現場,更是通過災難現場衝擊人心的視覺震撼力,展現人性光輝的正面能量。[詳細]
近日,濟南交警聯合特警、交通、城管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平安2020-17號」暨城郊交通秩序整治「合圍行動」,在濟南全市範圍內跨區域流動巡查。[詳細]
近日,山東省人事考試中心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補辦系統上線試運行。考生線上補辦證書,系統可自動檢索證書信息,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後臺核驗,考生只需坐等證書送上門,極大提高了證書服務效率和水平。[詳細]
11月29日至12月2日,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業務培訓班在北京舉行,全國31個省(區、市)200餘人參加會議。受到與會領導、專家和省市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賞,濟南12345熱線的創新舉措與先進經驗又一次領跑全國。[詳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