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不願讓姜子牙成仙或成神?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最後的歸宿是什麼?
《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三界聖人共同議定封神榜,決定乘人間朝代更迭之際,在凡間封神,網羅天地間各界英才,為天庭服務,輔助昊天上帝管理三界。他們最終共同決定由元始天尊主持執行封神大業。
元始天尊本先天聖人,一心向道,無心塵世間的紛爭,更不方便在凡間行走。所以就需要弟子代勞,在眾多弟子中,南極仙翁和雲中子等徒弟已是大羅金仙,自是不方便下山,十二金仙也與仙道有緣,也不可捲入凡間俗事。剩下一個不成器的弟子姜子牙,在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修行40年,也是勤勤懇懇,但由於其資質有限,雖然任勞任怨,卻與仙道無緣,元始天尊看在他這麼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把封神這個差事叫給了他。
姜子牙苦苦哀求元始天尊后,自知不能成就仙道,作為修道者,他也是一心嚮往長生的,對凡間的榮華富貴並不放在心上。退而求其次,姜子牙看到了神道這一條路。
在整個《封神演義》過程中,姜子牙自始至終都嚮往被封神,從第一次他被姚天君拜去二魂六魄,剩下了一魂一魄到處飄蕩,這飄蕩著的一魂一魄,最先去的就是封神臺,可看出他是很嚮往封神的,死後魂魄第一時間就去了封神臺。
奈何清福神柏鑑受元始天尊之命,秉承天意,將姜子牙的魂魄推出了封神臺,接著姜子牙的魂魄才飄去了崑崙山,被南極仙翁所救。
後來封神時,傳說姜子牙將泰山神位留給自己,卻被後來的黃飛虎得到。
其實在封神時期,封神是對仙家的一種懲罰,道家追求大道無為,逍遙自在,如果在封神榜上有名,就會受到天規天條的束縛,連後來自然封神者都有所不及。
元始天尊之所以不讓姜子牙及門人弟子上封神榜,也是真正對他們的眷顧。姜子牙幫元始天尊辦成了封神大業,由此順利躲過了封神大劫,還幾次死而復生,這都是元始天尊對他莫大的恩惠。
這就是元始天尊對最不成器的弟子姜子牙的最好安排,他一路救拔姜子牙,派門人弟子,甚至親自出山,助其成就人間功業,也成就了三界功業,讓姜子牙從此變得路人皆知,尊他奉他。就這樣,姜子牙不僅享受了幾十年的人間富貴,死後最差也可自然封神,比靈魂羈押在封神榜上要自由很多,就如後來肉體成聖的楊戩和有生前有功德死後封神者一樣。另外,只要不被封神榜限制,有元始天尊的眷顧,以後轉世成就仙道也是都有可能的。
後世更將姜子牙放在武廟首聖的職位,被尊為武成王。這就是後來為什麼說,姜太公在此,諸神退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