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禾
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那些有房的人期待房價進一步上漲,而那些沒有房的人則在考慮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這樣他們就能買得起房子住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今年的房價一直難以預測。是否到了下手的時機,誰也不能保證。那麼,明年房價會上漲還是下跌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和房價牽連最緊密的就是房貸利率了。今年房貸利率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的固定利率到今天的浮動匯率。剛開始浮動利率相較於原本的固定利率是有所下調的。一般來說,較低的房貸利率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央行在2008年下調了房貸利率,降準降息後,房地產市場在近10年裡一直處於繁榮狀態,與此同時,房價上漲了30%以上。
然而,在2020年,央行再次將房貸利率下調,一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原因導致市場經濟低迷,以刺激經濟不得已而為之,另一方面,當出現一種新的模式,有必要給人們一個甜棗,這樣人們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它,新模型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現在,新模式轉變即將結束。六個月來,央行還拒絕各大銀行進一步降低房貸利率。這說明央行一開始同意降準降息和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是沒有太大關係的。相反,從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並沒有放鬆這一事實可以看出,當前保持穩定是重中之重。
前段時間,央行可以說又一次明確了下一次資金的方向。從劉國強副總裁的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關鍵的東西。
1. 貸款利率將繼續下降,但是要有確定性預期。
2.資金流向房地產這種高槓桿「錢生錢」的行業會大量減少,更多往實體企業傾斜。
從這兩點我們知道,降低房貸利率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要下調的是發展實體企業的利率,未來的實體企業將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城市將房貸利率上調了,如太原、成都、長沙等地。因此,就房貸利率而言,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幾乎是明朗的。明年,隨著利率的上升,房價將會有所下跌,上漲的機率很小。
然而,在過去的兩年裡,國家嚴格控制了房地產市場。在「房住不炒」的主調下,房價已逐步企穩,未來幾年房價升值的潛力有限。雖然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漲跌仍略有不同,但從總體上看,房地產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
馬雲曾預言,未來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甚至跌至「蔥價」,這引發了許多人的熱議和調侃。人們認為,對於馬雲而言,房子的確是「蔥價」,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現在買房並不容易。對此,大多數人仍持觀望態度,不相信「房價如蔥」,但又希望這一天真的會到來。而現在,國家一錘定音,樓市傳來了3條消息,沒有買房的人要「偷著樂」了。
1. 房貸利率已經連續9個月下降
雖然中國城市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已經達到96%,但有近4億人有銀行貸款,很少有人能付全款買房。因此,房貸利率的輕微調整將涉及數億人。
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房貸利率已連續9個月下跌,其中第一套住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4%,第二套住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5%。但是,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相比,降價幅度會更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房價大漲或大跌的情況或難以實現,但此次房貸利率的下調,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購房成本的減少,使得選擇想要的樓盤機會更大。
2. 許多地方減免租金
根據貝殼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自6月以來,全國有18個重點城市的平均租金下調,且租金水平相較於5月下降了4.3%,而且多地出臺了減免租金的政策,廣州、陝西就在其中。
與此同時,提高住房公積金提現額度、放寬租房補貼申請限制等相關政策已在許多城市展開。此外,易憲容教授也認為,一、二、三線租賃市場的價格未來可能會下跌,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這對於中低收入人群來說,無疑是減輕購房壓力。但「房東稅」的到來讓很多人睡不著覺。
3、租購同權
簡而言之,買房者和租房者都享有同樣的待遇,包括租房落戶和子女上學等問題上。自5月底以來,青島和濟南兩地都落實了「租購同權」的相關政策。據統計,我國租房人數已超過2億,租賃市場巨大。隨著國家對「租購同權」的不斷推進,租房者的利益將得到更好的保護。
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是一項長期的行為,「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意味著炒房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隨著房地產市場政策的不斷完善,購房者和租房者的問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影響到2億人,那些沒有買房的人要「偷著樂」了。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