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鄉村振興服務二隊丨開展家電維修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4 千年鐵獅

12月13日上午,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吳方、黃克兩位老師帶領電氣工程系維修協會全體志願者在慶雲縣慶雲鎮南周村開展「助力鄉村振興」義務維修家電活動,同時普及安全用電知識。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慶雲鄉村振興服務二隊隊長張金梅及村兩委會幹部對義務維修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此次活動由慶雲鄉村振興服務二隊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派駐隊員黃克老師聯繫成行。近年來,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技能,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開始後,鄉親們帶著需要維修的家電陸續來到南周村村委會。村委會的辦公桌成為了臨時的維修場地。維修協會的同學們仔細查看鄉親們送來的每一件家電,認真地查清故障,小心地進行維修。他們明確分工,有負責清洗的,有負責維修的,一齊上陣,攻破個個難題。

71歲的周大爺滿懷期待地拿著幾個用了多年的電熱水壺,對維修協會的同學們說「這幾個熱水壺有不過電的,有水開了不自動跳閘的,我又捨不得扔掉。」接過熱水壺,志願者們憑藉自身專業的技能找出了問題所在,拆卸、調試、組裝,很快就把這些熱水壺維修好了。志願者嫻熟的技術讓周大爺驚嘆不已,開心的說「別看這些學生年齡不大,本領可真不小,都趕上專業的技術人員了!」

維修過程中,在旁進行指導的吳方老師仔細地察看維修同學的工作情況,並不時對其中的一些問題做出具體的指導。當修好的家電送到鄉親們手中的時候,一聲聲感謝,讓同學們感受到無比溫暖。

義務維修活動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活動中,維修協會的同學們為村民共維修電暖風、洗衣機、電視機、電視遙控器、電熱水壺、電飯鍋、掃地機、微波爐等家用電器30餘件,成功率高達97%以上,並為村民們介紹如何安全使用家用電器,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因不恰當的使用方法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村民對於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維修協會志願者的義務維修活動表示熱烈歡迎,並希望以後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此次義務維修活動,是慶雲鄉村振興服務二隊聯合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奉獻社會的生動寫照;也使同學們在服務群眾的同時提升了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增強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展現了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良好的師生風採和精神風貌。

相關焦點

  • 濟南工程職院開展家電義務維修活動 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由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彭飛、學工主任劉忠嶽、指導教師張潔、科技創新協會骨幹成員組成的「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家電義務維修隊」共14人來到萊蕪區大王莊鎮道窪村,為廣大群眾義務維修家電,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鄉村振興服務隊萊蕪區7隊隊長徐運國及村兩委幹部對義務維修隊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七裡河區:抓好「服務鄉村」人才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服務鄉村」人才隊伍理論學習。堅持黨管人才,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和專項人才經費制度,探索建立人才工作責任清單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舉措、責任領導和完成時限,抓好責任落實。始終把加強「鄉村」人才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放首位,認真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培養人才的奉獻意識、責任意識。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二是組建廣西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派出3.7萬名駐村工作隊員,制定《激勵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保持工作隊伍的總體穩定。三是強化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農民的精神風貌,影響著鄉風民風,也影響著農民生活幸福,是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措施和成效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創新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創新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江蘇民豐農商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課題組二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鄉村振興的關鍵要解決一個「散」字,地方文化是一方水土獨特的精神創造,組織開展春節廟會、清明祭祖、端午賽龍舟、重陽登高等鄉土文化活動,既能使人們找到「鄉情」「鄉愁」依託,又能增強鄉村社會凝聚力。
  •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網際網路技術正快速發展並展示出強大影響力,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勢必將有效助推我市鄉村振興工程順利開展。一、「網際網路+」在鄉村振興工程中大有可為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今天,其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工作方式。
  •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北京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
    12月15日上午,北京鄉村振興學院在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掛牌成立。學院將統籌利用各類培訓場地、培訓項目和培訓經費,優化各級涉農教育和培訓資源配置,增強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為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
  • 2020年德州慶雲縣公開招募「鄉村振興服務專員」20人
    公開選聘「鄉村振興工作專員」輔導課程」20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吸引優秀本土人才紮根農村、服務基層,根據《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的若干意見》(魯組字〔2019〕32號)文件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鄉村振興服務專員」  20名。
  • 推進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對鄉村振興戰略做出部署,提出「穩妥擴大農村普惠金融改革試點,鼓勵地方政府開展縣域農戶、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銀保擔』風險共擔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產品」。在此背景下,以綠色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大有可為且勢在必行。
  • 興山縣榛子鄉「聚力」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
    興山縣榛子鄉「聚力」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5:41 來源:中新網湖北 榛子水利管理站站長田超起身鞠躬致意,回答問題,「我鄉部分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遠、功能滯後,亟需維修加固,今年來,我們向縣水利局爭取了10萬元專項資金,用作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同時我們還將加強後期管護水平,確保『細水長流』」。牛德全頻頻點頭,將答疑的內容如數記錄了下來。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鄉村旅遊在挖掘鄉村自然和文化資源潛能、盤活鄉村閒置資源、提高傳統鄉村經濟附加值、調整優化傳統鄉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由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主導的「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評選工程,為鄉村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樹立起了一個以現代旅遊和服務業為主體重構新型鄉村經濟結構、全面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示範標杆。
  • 提升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貢獻度
    宿遷網訊 昨日上午,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全市法院系統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情況,發布了8起典型案例。去年以來,全市法院系統把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作為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不斷增強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自覺性、主動性,切實提升司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的貢獻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發動。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新興法院送法下鄉助力鄉村振興
    新興法院送法下鄉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25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山縣: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這是靈山縣將鄉村風貌提升與鄉風文明相融合取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靈山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作用,大力開展文化服務和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以「一約四會」推動移風易俗,提升基層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築「魂」提「質」。
  • 搭建合作平臺 助力鄉村振興
    搭建合作平臺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4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南平:「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切,離不開聖農集團多年來精準扶貧採取的有力幫扶策略;同時也是南平市委統戰部開展「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工作見成效的有力佐證。在中國,民營經濟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福州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只有不斷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凝聚起實施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福州市委組織部堅持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注重抓基層、打基礎、出舉措、求實效,持續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 中華財險創新服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創新服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2019年為廣東省超3500萬畝作物及5182萬頭/只牲畜提供了近233億元的風險保障,惠及農戶達40萬戶次;農險累計已決賠款超2.5億元,充分發揮了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的重要作用。在創新服務方面,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還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在助推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匯聚金融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金色的田野》登陸遼寧衛視
    鄉村振興,金融先行!由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與遼寧衛視攜手打造的十集鄉村振興紀錄片《金色的田野》,已於12月4日在遼寧衛視開播!2019年,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2020年2月24日,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鄉村振興委員會正式成立。主動與區縣一級政府開展全面的合作。遼中,是遼寧的地理坐標中心點、國家商品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