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全代會改址臺中 黨內期待「馬王和解」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九月政爭引發一連串嗆馬風潮,使得原定在9月29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不得不接連延期改地,國民黨一度被調侃「成了臺灣的地下黨」。16日,國民黨終於確定將於11月10日在臺中港區綜合體育館舉行此次全代會。

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導,國民黨第19次全代會原本定於9月29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但部分嗆馬團體稱當天要包圍「國父紀念館」,使得國民黨不得不在9月24日臨時宣布延期舉行全代會。國民黨一度打算改在10月26日在臺北陽明山中山樓,但為了防止新的抗議活動,國民黨最終決定「保持機動」,待全代會召開前夕再予公開,而這一拖就是20多天。

作為此次全代會最重要的「看點」,王金平是否與會備受關注。國民黨黨內人士非常期待全代會能夠塑造「馬王和解」局面,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向王金平釋出信息,一方面希望馬英九「事緩則圓」,雙方進一步溝通,展現國民黨團結一面。目前,國民黨中央已決定,王金平不僅確定被邀請參會,還將循慣例被安排在全代會做「立法院從政主管同志立法工作報告」。

國民黨全代會時間與地點正式確定,發動「9·29圍馬行動」的「全國關廠工人連線」16日宣布,全代會舉行當天將前往嗆聲,要求「馬王下臺、全面改選」,並將號召萬人聲援。民進黨臺中市議員陳淑華、楊典忠等人16日也宣布將發起「萬鞋飛天,招呼馬英九」活動,呼籲不滿馬英九執政的民眾屆時「有鞋出鞋、有力出力」,在全代會舉行當天一起到會場,響應「丟鞋」運動。(李名山)

相關焦點

  • 國民黨能否點亮臺中地圖?
    兩位臺中市的國民黨籍「立委」盧秀燕和江啟臣,實力不相上下,早已表態,成立競選總部,積參選臺中市長。歷次民意調查,盧、江與林佳龍競爭,兩人的民意支持度,與林市長的差距都只是個位數,但是林市長還是居於領先地位。    這次國民黨的黨內初選,採取「全民調」方式來決勝負,競爭激烈。
  • 韓國瑜正式接國民黨中常委,黨內憂:或成罷韓團體攻擊箭靶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2日在中常會上宣布5位指定中常委名單,由高雄市長韓國瑜、金門縣長楊鎮浯、雲林縣長張麗善、澎湖縣長賴峰偉、新竹縣長楊文科擔任。對於韓國瑜罷免案6月6日將投票,黨內擔憂反而成為被攻擊的箭靶。
  • 國民黨決戰「六都」戰略:守新北 收臺北 戰臺中
    國民黨人士指出,「決戰六都」戰略指導,就是「守住新北市,光復臺北市,決戰臺中市,搶攻桃園」。南部的臺南市及高雄市,也要推出強棒紮根,打響南方之戰,如此藍營才能全面吹起反攻的號角。   不過理論好講,強棒難覓。黨內坦言,「六都」每一戰,都是苦戰。新北市長朱立倫已任期屆滿,民進黨重兵壓境,國民黨稍有不慎,即可能全軍覆沒。
  • 國民黨6月24日提改革報告 9月6日開「全代會」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本周五(19日)將召開全體委員會,黨中央16日決定當天採開放直播,讓外界參與國民黨改革;此外成立12人宣講團,黨主席江啟臣帶領宣講團成員
  • 2022國民黨穩了?臺灣人:期待國民黨
    而中國國民黨為了萊豬問題一直奔波在抗議的路上,但是民進黨當局始終未能就萊豬事件給出明確的答覆。近日,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部門」丟豬內臟的行為引起了熱議,臺灣網友對此行為褒貶不一,但是更多的還是點讚國民黨為民眾出氣。臺灣《中時電子報》發布了一則消息,稱民進黨當局發布了一則黨內民調結果,被臺灣網民反酸:2022國民黨穩了。
  • 江啟臣參選國民黨主席,結束黨內大咖領導時代
    國民黨主席補選,訴求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徹底改革,二是世代交替。江啟臣是在黨敗選後,首位站出來以辭去中常委展現改革決心的青壯派「立委」,他的參選,除了能整合青壯派成為最大共主外,也代表國民黨一個世代的結束,對黨內大老領導層構成挑戰。
  • 臺灣新聞晚播報:國民黨臺中市長競選人農曆年前揭曉
    臺灣新聞晚播報:國民黨臺中市長競選人農曆年前揭曉 2018年01月25日 14: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018選戰即將開打,眼看臺中市長林佳龍遭遇空汙困境,國民黨把握機會奪回臺中。國民黨中央提名協調小組24日上午正式邀請兩位臺中市長人選民代江啟臣、盧秀燕進行協商,確定於1月底、2月初採民調方式決定人選。國民黨組發會負責人李哲華表示,黨中央的立場就是扮演公正的協調角色,25日就會決定民調公司,結果農曆過年前就會揭曉。
  • 國民黨經費捉襟見肘,中央黨部考慮搬遷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自上任以來,其領導方針備受黨內外質疑;包括兩岸論述不明朗、不分區民代考評以及成立11人決策平臺等,都出現反對聲浪。除了改革遭遇巨大阻力外,國民黨的經費也捉襟見肘。4月7日,上任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不久的羅智強召開記者會,宣示國民黨的財務革新計劃。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而去年成軍的臺灣民眾黨雖躍居第三大黨,但與此前柯文哲「運氣好會有10席」的預測有不小出入。 吳敦義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4位,按國民黨獲得約33.3%的政黨票,只能有13人「入閘」,因此剛好被卡,緊隨其後的名嘴謝龍介同樣無緣「立委」。
  • 韓國瑜臺中狂掃21間宮廟 「禿子燕子」合體展團結
    臺灣選舉史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叫做「臺中贏,臺灣就會贏」,因此韓國瑜自黨內2020初選勝出後,就心心念念要到臺中謝票。 由於「韓粉」引頸期待,當地紅黑兩派全力支持,各大宮廟紛紛搶人,韓國瑜今天的臺中行從最初的9處宮廟不斷加碼到21處,成為總裡程數超過130公裡的「鐵人行」。
  • 中國國民黨2020敗選後要改黨名?藍委許毓仁:可能會出現分裂
    中國國民黨2020敗選後要改黨名?藍委許毓仁:可能會出現分裂國民黨在臺灣地區的選舉中落敗,黨內傳出了要變革的聲音,其中就有更改黨名這一項。國民黨"立委"許毓仁在接受採訪中表示,如今國民黨需要從黨內進行深層次的改變,而不是進行改黨名這樣風花雪月的事情。針對這次國民黨選舉的失敗,許毓仁認為如今的國民黨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為了改善應該進行一系列的文化改造。如果這次國民黨沒有改變的話,將會得不到民眾的支持,因此這次的變革十分的重要。
  • 臺2020選舉藍綠民代大洗牌 民進黨也接到警訊
    其中,民進黨區域民代獲得48席,不分區民代14席;國民黨區域民代獲得25席,不分區民代13席;「臺灣基進黨」區域民代獲得1席、無黨籍獲5席。「時代力量」不分區民代3席;臺灣民眾黨不分區民代4席。民進黨民代61席再次過半,佔54%。
  • 江啟臣將成立國民黨11人快速決策平臺,5人小組先啟動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有意推動11人快速決策平臺,並將組織扁平化視為改革訴求之一,雖然還在徵詢縣市長加入,但已由黨中央加黨團5人小組初步運作,透過LINE群組迅速定調立場,3小時就得出結論,也是組織扁平化的起手式。
  • 臺灣地區2020選舉藍綠民代大洗牌 民進黨也接到警訊
    其中,民進黨區域民代獲得48席,不分區民代14席;國民黨區域民代獲得25席,不分區民代13席;「臺灣基進黨」區域民代獲得1席、無黨籍獲5席。「時代力量」不分區民代3席;臺灣民眾黨不分區民代4席。民進黨民代61席再次過半,佔54%。國民黨仍然衝不過濁水溪以南,反而是在臺中最穩的兩席被翻盤,跌破各界眼鏡。
  • 國民黨的神主牌是什麼?兩岸論述荒腔走板,難怪黨內大佬頻抗議
    據了解,江啟臣3月9日就任補選黨主席後,曾先後拜會連戰、馬英九、吳伯雄、朱立倫、洪秀柱及吳敦義等6位歷任黨主席,就包括國民黨改革、「九二共識」是否調整等請益。今年4月外,改委會成立時,江也聘歷任黨主席為改委會「諮詢顧問團」,後來再增加代理主席林榮德為成員之一。
  • 改黨名惹議 國民黨中常會「差點公幹」林為洲
    [新聞頁-臺海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黨團總召林為洲提出「改黨名」,引起黨內爭議。國民黨14日中常會中,多位中常委要求黨不能躁進,「尤其黨務主管、『立委』不能為了自我表現,造成親痛仇快」;不過新任的青年團總團長陳柏翰獨排眾議,認為改黨名並非不可討論。
  • 黨產遭凍大縮水 國民黨全代會啃80元鐵路便當
    國民黨二次丟掉執政權,又面對黨產會凍結資產,今年底預估會有1.2億元(新臺幣,下同)資金缺口。由於經費不足,國民黨全代會4年前還是吃一桌3千元的合菜,今年只能吃80元鐵路便當。    國民黨今年全代會在孫中山紀念館舉行,全臺各地約1200位黨代表齊聚開會。
  • 新黨發起,國民黨卻刻意保持距離,臺中罷免陳柏惟很冷
    新黨6月10日發起罷免臺灣基進黨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外界本預期中國國民黨會採取相挺態度,因為該選區是藍營黑派根據地,倘若罷免成功,有勝算扳回一城;但藍營卻始終保持距離,未表態支持,運作近一個月連署書仍未達1000份,藍營的態度可能與統「獨」議題以及「罷燕」行動有關。
  • 國民黨黨團總召提議中國國民黨名稱去掉「中國」,黨主席江啟臣回應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臺媒10月11日消息,針對臺灣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10日在個人臉書上拋出「中國國民黨」黨名去掉「中國」的說法,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11日回應稱,改名不在國民黨現階段的改革議程中。
  • 國民黨的蔡英文?黨內人士:若「他」參選,或可「開後門」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國民黨主席的人選現在仍未確定,雖然選舉主席的流程尚未正式開始運行,但是很多人卻已經開始坐不住了。這次主席選舉對國民黨來說意義不凡,此次選舉出的主席用誇張點的說法,就是能夠決定國民黨未來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