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市值首次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2021-01-07 鎂客網

到2021年,晶片代工的銷售額將比2020年激增20%以上。

據12月24日的收盤價,三星電子公司市值為524萬億韓元(約合4751億美元),超越了臺積電約4701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2020年下半年臺積電的股價雖然飆升了63%,但三星電子作為一家綜合設備製造商,憑藉著存儲晶片價格的回升和該公司代工業務的強勁表現,使得該公司股價在市場上獲得了更好的估值。

並且今年,三星贏得了高通的合約,將使用5nm製程技術生產高通最新的手機晶片驍龍888,同時還獲得了英偉達GPU 晶片方面的訂單。

不過,就市場佔有率來看,臺積電以55.6%的佔比領先三星電子的16.4%,但三星電子銷售增長潛力是遙遙領先於臺積電的。據知名分析師預計,三星電子的營業利潤到2021年將增至4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18%。

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積電、三星之後,有一家正在崛起的中國晶片公司同樣值得關注,那就是聯電,成立於1980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導入銅製程產出晶圓,並且生產12英寸晶圓,是第一個65nm製程晶片的半導體巨頭,被稱為全球半導體業界的先驅。據資料顯示,聯電在2020年的營收規模有望達到15.69億美元,市場佔有率達到6.9%,從數據上看,聯電與三星、臺積電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隨著5G移動通訊和AI市場的成長,來自無晶圓廠公司的5G通訊晶片和GPU的訂單正在大量湧入,積壓的訂單可能要到2021年底才能消化。市場專家預測,2021年,晶圓代工的銷售額將從2020年的15.4兆韓元激增20%以上。

相關焦點

  • 三星市值首次超過臺積電,成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12月24日,三星電子的市值成功突破524萬億韓元(約合4751億美元)。這是三星電子自今年7月17日以來,時隔5個月,首次超過臺積電(約為4701億美元),重新回到全球半導體行業龍頭第一的位置。
  • 韓媒:三星電子市值首次超越臺積電
    近日韓國三星電子市值按該公司28日收盤價計算約達4751億美元,超越臺積電的約4701億美元,為自今年7月17日約5個月以來,三星電子的市值首次超過臺積電。專家預計,隨著5G移動通訊和AI市場增長,晶片代工業2021年的前景將更樂觀。《Business Korea》報導,韓國三星電子今日市值達約4751億美元,超越臺積電。
  • 三星樂了!5個月來市值首次超越臺積電
    之前媒體為股價抱屈,導致市值落後臺積電的韓國三星,12月24日收盤時市值達約4,751億美元,再度超越臺積電,這也是5個月以來三星市值首次超過臺積電。據韓國相關市場專家指出,由於5G和AI市場持續增長,2021年晶片代工業前景樂觀,也將持續拉高三星市值。
  • 外媒:三星市值超越臺積電
    三星電子在韓國股票市場上的股價再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來自businesskorea的報導,根據12月24日的收盤價,三星電子的市值為524,3533億韓元(約合4,751億美元)。它超越了臺積電,並重新獲得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第一名。在中國臺灣股票市場上市的臺積電的市值估計為4,701億美元。這是自7月17日以來約5個月以來,三星電子的市值首次超過臺積電。
  • 三星超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半導體公司;聯發科擬收購電源管理IC...
    三分鐘了解產業大事  【三星超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半導體公司】  12月29日,按照市值計算,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已經超過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 全球半導體企業市值排名:臺積電第一三星第二 海思第十
    據韓聯社報導,近日,專業企業評價網站CEO Score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以7月10日為基準,臺積電總市值為3063.45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三星電子(2619.55億美元)高出444億美元左右。
  • 全球半導體企業市值排名:臺積電第一,三星第二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英偉達市值首次超越英特爾,Fabless和AI的一次勝利
    美國時間周三,英偉達股價最高達到了創紀錄的每股409美元,最終收於美股394.87美元,市值達到2513.14億美元,首次超越半導體霸主英特爾周三2481.55億的市值。這既是Fabless的裡程碑的成就,也是AI的階段性勝利。
  • 臺積電市值超越韓國三星,韓媒直指股價被低估
    根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的最新報導指出,雖然韓國三星的股價在2020年至今已上漲超過20%,但仍不及臺積電在這段時間中股價增長的65%幅度。而韓國媒體將三星市值仍不及臺積電的原因,歸咎於股價被低估。 報導指出,韓國三星的股價在11月16日收盤時達到新高的每股66,300韓元,這使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約394萬億韓元的歷史記錄。
  • 英偉達高光時刻:市值首度超越英特爾,成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一年前,英偉達的市值還不到英特爾的一半;一年後,英偉達實現了反超。美國當地時間8日的股市,英偉達早盤上漲1.7%,市值增至2470億美元,首度超越英特爾。截至收盤,英偉達市值為2513.69億美元,英特爾市值則為2481.55億美元。
  • 臺積電總市值達3127億美元超越三星成全球最大半導體企業
    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文/Jimmy),中央社消息,臺積電美國存託憑證漲多回檔,總市值仍達3127億美元,超越三星的2926億美元,位居全球半導體企業之冠。臺積電7月以來在營運前景樂觀,市場買盤積極湧入下,ADR頻創歷史新高,15日早盤一度達67.21美元,再創新高。
  • 臺積電成為美股市值排名第9的公司 市值超1.5倍茅臺
    在12月4日,臺積電上漲4.25%,年內累計漲幅超過80%,市值已達5379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3.5萬億),刷新最高歷史紀錄,相當於A股市值最高公司貴州茅臺的1.5倍。由此,臺積電成為美股市值排名第9的公司。此外,光刻機巨頭阿斯麥12月4日上漲2.54%,股價同樣刷新歷史紀錄,年內漲幅超58%,市值達1950億美元。
  • 三星電子市值超越臺積電 分析師看好明年晶圓代工業前景
    據報導,韓國三星電子 (Samsung) 市值28日達到4751億美元,超越臺積電,也是約5個月以來,三星電子的市值首次超過臺積電。專家認為,隨著5G和AI相關市場持續成長,2021年晶圓代工業前景樂觀。
  • NVIDIA股票大漲,市值一度超越Intel成為全美第一半導體公司
    美股上個交易日中,NVIDIA公司股票繼續維持近期的上漲趨勢,不過不一般的是,在這個交易日中,NVIDIA的股票市值一度超越Intel,成為全美第一的半導體晶片供應商。
  • 市值超茅臺1.5倍 臺積電股價創新高
    隨著PC、手機等行業的新品頻發,半導體行業也迎來了一次全面爆發,其中作為全球半導體代工領軍者,臺積電在今年首次亮相的5nm工藝更是技驚四座,反饋在資本市場上,那就是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具體來看,在12月4日,臺積電上漲4.25%,年內累計漲幅超過80%,市值已達5379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3.5萬億),刷新最高歷史紀錄,相當於A股市值最高公司貴州茅臺的1.5倍。
  • 全球晶片製造商市值排名 臺積電三星英偉達穩居前三
    據外媒SAMMOBILE消息,目前全球晶片製造行業,臺積電排名第一,三星第二。儘管股價下跌,三星仍以18.8%的市場份額保持在第二位。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EO Score的最新數據,臺積電的市場份額為51.9%,總市值為3063億美元。自年初以來,臺積電的股價上漲了2.8%,而三星的股價同期下跌了4.5%。
  • 失去華為,卻收穫intel,臺積電大漲,成全球市值第10大公司
    今年對於全球的半導體界來說,都是不平靜的一年,5月份美國出手直接對華為升級禁令,引發了全球性的晶片恐慌,更有可能導致華為在未來無芯可用。 近日,intel表示7nm晶片延期,甚至傳出要找臺積電代工晶片的消息,一時之間也讓PC晶片領域風起雲湧起來。
  • 英偉達股票市值超越英特爾 成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廠商
    近段時間,GPU 製造商英偉達(納斯達克:NVDA)的股票迎來了歷史性的持續增長,今日市值甚至超越了老牌晶片巨頭英特爾(納斯達克:INTC)。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01:07,該公司股價上漲了 11% 至 405.82 美元,對應市值達到了 2496.3 美元。
  • 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十大最新排名:臺積電第一,華為海思第十
    臺積電創立臺積電臺積電(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張忠謀創立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超越三星,穩拿第一晶片2020年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巨頭英特爾的中年危機:市值被英偉達超越,AMD步步緊逼
    7月9日消息,截至美國當地時間周三收盤,GPU製造商英偉達股價收於408.64美元,漲幅為3.49%,總市值達到2513.14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一大晶片公司。當日英特爾股價為58.61美元,漲幅0.3%,總市值為2481.55億美元,與英偉達的差距為32.14億美元,這也是英偉達首次超越老牌晶片巨頭,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