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燈泡安全隱患加重一顆光傳感器就被洩露信息?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最近期的《美國計算機學會會報》中,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份名為「通過智能燈泡的信息洩漏」(《Light Ears: Information Leakage via Smart Lights》)的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智能燈泡和其他任何連接到物聯網的設備一樣,很容易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攻擊者可以利用智能燈泡作為進入家庭網絡的入口,實施數據竊取等一系列破壞行為。

傳統的入侵包括在燈泡設置過程中越過沒有啟動防護的 Wi-Fi 防火牆,或者利用簡陋的用戶認證和授權操作進程。但這份報告揭露的方法更加新穎,有點像 007 裡詹姆斯邦德會使用的那種:控制燈泡發出的光波,並在其中嵌入惡意指令。或者攔截它們並提取其中的信息。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在室外、商場、大使館或者其它地方,只要黑客能夠用接收器捕捉到由智能發光二極體(LED)發出的調製光波,他就有可能竊取你的信息(所以,大使館率先使用智能燈泡著實不是明智之舉)。

德克薩斯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 Murtuza Jadliwala 是報告的作者之一。他說:「是的,你不需要穿透防火牆,你只需要通過光通道發送一條信息就可以了。」「我們要向大家傳達的信息是,哪怕是連入家庭網絡的最簡單的物聯網設備,也不能低估。智能燈泡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你不注意,你的隱私就可能洩露。」

智能照明技術入門

智能燈泡——比如來自「Signify」公司(原「飛利浦照明」,世界上最大的照明公司,2018 年 3 月改名 Signify)的飛利浦 hue ——可以對智慧型手機 app 和其他無線控制 (包括那些在房主度假時通過網際網路遠程發送的應用程式) 進行響應,這些應用程式會命令智能燈泡打開或關閉、變亮或變暗、或改變顏色和色溫。

LED 燈支持這種數位化操作,因為它們的光源是半導體,即發光二極體。有時候,數位化命令來自所連接的電視節目或一段音樂所給出的提示,它會指示燈光改變以適應電視劇中的動作或播放的歌曲的情緒。用戶也可以預設燈光在白天或黑夜的特定時間變化。智能燈通常還有一個紅外發射器來支持其他智能家居操作,比如為監控攝像頭提供夜間照明。

隨著這些智能燈技術的發展,黑客們現在可以利用光波來攻破智能燈泡系統的潛在漏洞。在報告中,Jadliwala 和 UTSA 的博士後研究員 Anindya Maiti 描述了幾種通過智能燈泡竊取信息的方法。

利用智能燈調製技術能夠揭露一個人的身份。智能燈可以由各種連接的物品控制,比如智能手錶,當檢測到人們入睡時調暗燈光。又比如智慧型手機,當檢測到人離開房間後,將燈關閉。

「能否利用光線中的這些操作來推斷控制燈光的用戶的相關信息呢?」這是 Jadliwala 和他的 SPRITELAB 團隊幾年前決定研究智能燈泡安全性時著手探索的問題之一。他們給出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特別是智慧型手機裡那些可以讓用戶根據視頻和音頻設置燈光的 APP。「外界的竊聽者僅僅通過觀察光信號就可以推斷出某人在聽什麼,或者他們在看什麼視頻。」,Jadliwala 說,「你可以了解一個人的性格——性取向,或者其他什麼。」

竊聽者需要在 100 或 150 米範圍內,配備一個標準的環境光傳感器。Jadliwala 指出,對於那些不願帶著這種設備站在窗外的窺探者,如果他們能夠入侵手機,通過更傳統的方式獲得大多數具有可視化 app 的手機中的環境光傳感器的訪問權限,也可以取得類似的成功。

肉眼不可見

如果這一切聽起來有點牽強附會,那麼考慮另一種光入侵途徑: 紅外線。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必須首先成功地在用戶的控制設備 (如手機) 中嵌入惡意軟體。

然後,惡意軟體會做它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從手機裡提取數據。也可能是從其它連接到網絡的設備或存儲箱,甚至可能是在房子外面,在由公共雲系統支持的網絡上提取數據。但是,惡意軟體並沒有通過普通的 Wi-Fi 路由器將數據發送回網際網路(通過這種方式的數據竊取可以被檢測到),而是將數據發送到智能燈系統中的紅外發射器。它以編碼竊取數據的方式調製紅外線。房間裡的用戶不會有所察覺,因為紅外線是不可見的,但是外面的竊聽者有接收紅外線信號的設備,可以完成數據竊取。這是所謂的「數據外洩」的一種形式。

這可能看起來更像是間諜驚悚片的素材,但關鍵是,這確實是可能的。

「我們不知道發生這種情況的真實案例,」SPRITELAB 的 Jadliwala 承認。該實驗室的存在是為了探索網絡空間未知的安全弱點。「這就是我們希望提高安全意識的原因。人們忽視了這種簡單性。」

在紅外線攻擊的情況下,「簡單性」涉及到智能燈系統,這些系統不使用燈和 W-iFi 路由器之間的集線器,而是依賴於與 Wi-Fi 的直接連接(網際網路連接很常見,因為用戶通常希望遠程控制燈光,而且操作指令實際上可能涉及到到雲端往返)。如果用戶沒有正確配置他們的 Wi-Fi 路由器,惡意軟體就有機可乘。同樣地,一些集線器也沒有得到適當的安全保護。

在截至去年 9 月的三個月時間裡,Munro 說,「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發現了 4700 萬臺智能設備處於這種可利用的狀態」,他指出,所有 4700 萬臺設備(包括智能燈)都位於遠東兩家無名供應商的雲平臺上。

Munro 解釋說,「如果認證檢查不能正確實施,人們通常會洩露物聯網設備所有者的完整帳戶,包括用戶帳戶中的任何數據。可能包括實時位置信息、電子郵件地址、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和設備使用信息。顯然,這取決於設備收集的信息和數據用戶向其帳戶的輸入。也可以控制物聯網設備。」

Pen Test 最近發現大約 400 萬臺連接到網際網路的太陽能逆變器受到類似威脅。

然而,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的智能燈應該不是一個問題。為此,Signify 公司的 Yianni 注意到他的公司採取了許多步驟來保護 Hue 燈泡,包括通過部署一個集線器來分離來自 Wi-Fi 的控制,加密和認證所有通信,以及部署時間窗和滿足某些命令的要求。

事實上,Signify 公司在 SPRITELAB 對智能燈系統的脆弱性評估中得到了高分。這一結果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護,「任何設備,或者你網絡上的任何應用程式,都可以和這些燈泡通話」,Jadliwala 說。

換句話說,在裝有讀光器的竊聽器出現在你的窗外之前,也可能會有很多麻煩。

(文章來源:與非網)

相關焦點

  • 智能燈泡更聰明了 運動傳感器將裝備飛利浦Hue
    無線智能燈泡一直以來都是飛利浦Hue智能照明系統的支柱,既可以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上使用移動應用控制、也使用Hue Tap無線橋接器作為調節開關。但是如果想要讓智能燈泡能感應你的肢體動作,那麼就不得不向第三方平臺求助了,比如的蘋果HomeKit、三星的SmartThings。不過隨著飛利浦Hue運動傳感器相關消息的曝光,情況似乎要發生改變了。
  • 更也有人說燈泡會洩露隱私?
    以色列的一位科學家近期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即可以通過觀察房間裡燈泡從而推測出屋內人物的談話內容,而且推測準確率還相當高。這項研究本無商業目的,只是想讓大家對於隱私安全,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然後用光電傳感器記錄觀察到房間裡面燈泡振動的數據,最後再通過特殊的算法過濾掉數據裡面的誤差噪聲,就還原出一段比較嘈雜的原始聲音。
  • 原車的滷素燈泡那能用LED燈泡直接替換嗎?有沒有安全隱患?
    滷素燈泡可以用LED燈泡替換。至於安全隱患,只有改電路都存在隱患。但是採用正品配件和標準的改裝工藝那麼隱患就可以降到最低。目前世面上湧現出一大批可以直接代換滷素燈的LED燈泡,並且這些LED燈泡集成度非常高、體積也非常小。可以採用風扇散熱或者編織銅帶來散熱,如果電路與散熱系統設計的完善一些那麼LED燈泡壽命要比滷素燈長一些。但是大多數直接換LED燈泡的朋友,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LED燈泡照人不照路!
  • 這是我們測試過的最好的智能燈泡,包括智能燈泡,燈帶等
    您今天可以買到的最好的智能燈泡1.飛利浦色相白色和色彩氛圍最好的智能燈泡入門套件飛利浦Hue的白色和彩色氛圍入門套件包括您選擇的兩個或四個可調光彩色燈泡以及一個集線器。在Wyze應用程式中,您可以為何時打開和關閉燈光(僅基於特定時間而不是黎明或黃昏)創建時間表,並設置休假模式,該模式可以隨機打開和關閉燈泡以使其點亮看起來你在家。您也可以基於其他Wyze的家庭安全攝像機和運動傳感器創建觸發器。每個燈泡8美元,您很難以這個價格找到更好的選擇。
  • 燈泡化身竊聽器!靠光學抖動傳遞信息,輕鬆竊聽百米外
    至於如何實現竊聽,研究人員解釋道,房間內的聲音會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微小振動,通過測量這些振動引起的燈泡輸出光的微小變化,就能夠清晰地獲取聲音,以辨別對話內容,甚至連音樂都能識別!安全研究員 Ben Nassi 說:&34;站在 25 米遠的測量點,看微米級振動如何引起信息洩露實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準備過程中,研究人員把三個不同透鏡直徑的望遠鏡放置在了距離目標辦公室燈泡約 25 米遠的地方,每個望遠鏡的目鏡都放在了光電傳感器 Thorlabs PDA100A2 之前。
  • 飛利浦、GE和小米智能燈泡新品匯總
    GE和其他當地廠商推出性價比高的智能燈泡,共同分割了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2016年3月,飛利浦對智能燈泡進行了一次更新,而更新後的燈泡同時也可以適配經過升級的應用程式。   這次新上市的智能燈泡叫做 Philips Hue White Ambiance ,該產品同樣支持調光,支持軟體控制和兼容蘋果 HomeKit ,它將提供 4000k色溫和 800 流明的最大輸出。
  • 燈泡化身竊聽器!靠光學抖動傳遞信息,輕鬆竊聽百米外對話1
    這項技術被稱為 &34;,實現竊聽十分方便,也足夠便宜,只要你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一臺望遠鏡和一臺光電傳感器至於如何實現竊聽,研究人員解釋道,房間內的聲音會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微小振動,通過測量這些振動引起的燈泡輸出光的微小變化,就能夠清晰地獲取聲音,以辨別對話內容,甚至連音樂都能識別!
  • 真正的智能LED燈泡
    ☆38度燈光 匯聚光 品味光☆ 這款宣稱「更智能」的LED燈泡Nanoleaf Bloom,則不需要調光器就能調節光暗
  • 燈泡的新應用——還原聲音和竊聽
    光電傳感器:安裝於望遠鏡上,由光電二極體(一種半導體器件)組成。光電二極體可以將光轉換為電流,常用於煙霧探測、醫療檢測等電子設備。 聲音恢復系統:接收光信號作為輸入,並輸出恢復的聲音信號。從光電傳感器採樣,使用相應的算法處理,得到復原的聲音信號。
  • 生活中意想不到的8個攻擊來源,竟然是洩露數據的「高手」
    隨著網絡智能設備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是更多的用戶接觸到了網絡以及智能家居,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方便了生活,但同時也將自己的信息數據至於危險之中。因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網絡罪犯可在一分鐘內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電腦、手機、智能家居都非常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的,同時會給使用者造成嚴重的數據洩露損失。
  • 停車服務微信公眾號被曝洩露用戶行蹤 存安全隱患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綁定車牌號,就能知道車的停車行蹤信息?近日有網友發現,使用微信的停車服務公眾號能夠洩露車主愛車的位置信息。據網友反饋,通過別人的微信號居然能查到自己的停車信息,車在哪裡停過、停了多長時間,停了多少次、花了多少錢,一目了然,讓人十分吃驚。網友最終發現,是微信停車服務「來停車」存在漏洞,只要知道車牌號,就能查尋到停車記錄。
  • 給光加點智能味,米家LED燈泡mesh版體驗
    1月8日小米商城推出一款眾籌新品:米家LED燈泡mesh版,作為一款基於mesh技術組網的智能家居產品,小米選擇燈泡作為發力點,一是看中了國內龐大的智能家庭照明市場,二是燈泡作為常見的照明用具更容易更換升級,維護成本也相對低,消費者易於接受。
  • 飛利浦智能燈泡存在安全漏洞,智能家居還安全麼?
    四年前,安全研究人員展示了一架飛行的無人機如何從建築物外黑掉布滿飛利浦Hue智能燈泡的整個房間,方法是觸發從一個燈泡到另一個燈泡的病毒式連鎖反應。如今我們獲悉,漏洞從未被完全修復,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有辦法利用這一問題秘密潛入你的家庭或公司網絡,除非你安裝一個補丁。
  • Facebook網站「洩露門」曝安全隱患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導,據英國媒體報導,導致1億多名用戶頁面資料外洩的Facebook「洩露門」事件,引起了網站用戶對個人信息安全隱患的關注。將資料曝光的黑客稱,自己此舉是為了提醒網民學會保護隱私。據英國《每日電訊》7月28日消息,收集1億多名用戶的資料的黑客羅恩•鮑威斯是一名網絡安全諮詢師,他在電話採訪中表示,自己只用了一條非常簡單的代碼就收集到了這些總量達到2.8G的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人們重視保護自己的隱私。報導稱,鮑威斯放出的資料包流傳非常快,當天下午就有超過1000名網民下載。一名Facebook用戶將這一事件描述為「令人震驚而有些恐懼」。
  • 智能照明領域又一顆新星 愛克EXC智能燈泡
    物聯網的發展催生了各種智能硬體的誕生,慢慢滲透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智能照明,也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智能燈泡,則是智能照明裡面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由深圳愛克萊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愛克EXC智能遙控燈泡就是一款很有意思的智能燈泡。
  • 燈泡也可成為竊聽器?間諜可以通過觀察燈泡的振動,對你實時竊聽
    他們說,這種技術可以讓任何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不到一千美元設備的人——只需要一個望遠鏡和一個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就可以實時監聽到數百英尺外的房間裡的任何聲音。使用者可以通過觀察這些聲音在室內燈泡的玻璃表面上產生的微小振動實現竊聽。研究人員表明,通過測量這些振動引起的燈泡光輸出的微小變化,間諜就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聲音,從而辨別出談話內容,甚至識別出一段音樂。
  • 零瑾家裝燈飾光源LED低壓燈泡:安全持久點亮工作空間
    不過,220V是屬於危險電壓的範疇,200V燈泡在一些場景、尤其是工業商業應用時,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這時就需要使用到低電壓的燈泡了。零瑾家裝燈飾光源推出的LED低壓燈泡,憑藉低電壓和優質LED的性能優勢,在多種場景下為用戶帶來安全穩定的光源,營造明亮舒適的光環境。
  • 用一隻燈泡,百米外就能偷聽對話!
    本·古裡安大學的安全研究員本·納西(Ben Nassi)說:「房間裡的任何聲音都可以從燈泡的光信號中復原,竊聽人員只需要通過遠程監測,不需要入侵任何系統或在目標房間內置入設備就能知道房間裡的聲音。」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需要將一系列望遠鏡放置在距離目標辦公室燈泡約24米的地方,並將每個望遠鏡的目鏡放在電光傳感器前面。接著,他們會使用一個模數轉換器將傳感器內的電信號轉換成數字信息。當遠處的目標房間內播放音樂和語音的錄音時,他們將這些設備收集到的信息傳入筆記本電腦並進行接下來的數據分析。
  • 燈泡化身竊聽器!靠光學抖動傳遞信息,輕鬆竊聽百米外對話和音樂
    至於如何實現竊聽,研究人員解釋道,房間內的聲音會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微小振動,通過測量這些振動引起的燈泡輸出光的微小變化,就能夠清晰地獲取聲音,以辨別對話內容,甚至連音樂都能識別!安全研究員Ben Nassi說:「房間中的任何聲音都可以進行竊聽並還原,而且無需破壞任何東西,也不需要什麼太過精密的設備。」站在25米遠的測量點,看微米級振動如何引起信息洩露實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小米智能家庭套裝 + Yeelight智能燈泡 ——會發光的秘密
    一個是擁有30多種玩法,3分鐘快速安裝就能使用的小米智能家庭套裝,另一個是小米生態鏈企業Yeelight新品LED智能燈泡。當智能家庭套裝遇到yeelight智能燈泡,會發生怎麼樣神奇的故事?當我回到家,打開門頂燈就能自動為我亮起;走到客廳時人體感應開啟落地燈;看書時光線太亮,輕輕一按無線開關,即可調到讓我舒服的照度;害怕忘記關燈浪費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