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科技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呼和浩特共同舉辦「科技興蒙」合作推進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出席合作推進會並致辭。校長葛世榮應邀出席並代表學校與內蒙古自治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合作是內蒙古自治區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推動區域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務實行動。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全面、緊密的人才與科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標誌著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正式作為「科技興蒙4+8+N」合作主體,全面參與以部地協同、區域協同共促新時代內蒙古創新發展的重大行動,是學校深化校地合作,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教育科技合作為基礎,圍繞落實習總書記對內蒙古「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延長產業鏈條」的重要指示要求,遵循「科技興蒙」行動指導思想,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協同合作,共同打造能源教育科技創新平臺,積極推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的實體化建設,融合內蒙古的區位、產業、政策優勢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科研、學科、人才優勢,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貫通融合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及生態環保領域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培育等鏈條,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能源科技創新基地、產業發展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養聚集基地。構建多元化成果轉化與輻射模式,推動區域協同創新,推動內蒙古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科技興蒙」行動是國家層面全面支持內蒙古科技創新工作的重大舉措,為內蒙古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搭建了開放平臺。以科技部、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廣東省等政府部門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鋼研集團等高水平大學、科研院為主體構建的「4+8+N」合作格局,為內蒙古科技創新注入了源頭活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校與內蒙古自治區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是首批與內蒙古自治區開展科技合作、支持「人才強區」「科技興蒙」的高校之一。近年來,學校多個院士科研團隊與內蒙古自治區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不斷開展科技合作。礦區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技術、智能化綜採裝備技術、無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等多個科研成果在自治區成功落地轉化、推廣應用,不斷助力煤炭行業科技創新和內蒙古現代能源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
未來,學校將站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祖國北疆發展的國家戰略高度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促進雙方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工作,並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的建設為契機,構建互利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機制,積極引入更多符合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的人才和科技成果,努力打造地區和高校合作的典範。
科技部有關司局,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及有關部門、自治區科技創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企業,內蒙古區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單位參加活動。學校對外聯絡與合作處處長高潔、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吳建松參加活動。
來 源/對外聯絡與合作處、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