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還有20天,各位考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招生院校的錄取政策變化也需要大家多加關注!為方便各位考生和家長更直觀的了解,筆者整理了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三所雙一流高校的2020年招生政策變化匯總,供大家在今年填報志願前進行參考。
01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計劃增加600人 新增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
——訪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學今年增加了600人的招生計劃;招生上的主要變化是,對大類招生進一步優化,將歷年招分最高的錢學森班分為智能電氣、智慧能源動力、智能技術與自動化、智能製造四個方向招生;另外,今年學校還新增全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的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
一、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王秋旺: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
建校124年來,學校形成了興學強國、艱苦創業、崇德尚實、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的優秀品格,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學校不斷開拓創新,精勤育人,為國家培養了以200餘位兩院院士為代表的大批傑出人才。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辦學定位,弘揚「西遷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奮力書寫新時代學校發展新篇章。
西安交大是首批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大學(A類),同時也是C9聯盟成員,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9所中國高校之一。在2019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並列大陸第9-19名,2019年CWUR世界大學排行榜大陸第10名,2019年CWTS世界大學排行榜大陸第9名,2019年QS亞洲大學排行榜大陸第11名。
二、今年招生計劃有無增減?招生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王秋旺:為滿足國家和行業對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求,適應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目標,支撐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校區未來發展和人才培養,為更多考生提供進入高水平大學的機會,經學校研究,今年增加了600人的招生計劃,各省市區招生計劃都將有所增加。
今年招生上的主要變化是,我們對大類招生進一步優化。首先,為更加適應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培養需求,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領域需求,我們將「新工科」建設的要求和錢學森班「大成智慧學」的教育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將歷年招分最高的錢學森班分為智能電氣、智慧能源動力、智能技術與自動化、智能製造四個方向招生。每個分別設置1個主攻專業和3個交叉專業,學生需要完成主攻專業和其中1個交叉專業。
其次,由校友捐資一個億、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及全球領導力的越傑計劃首次列入招生目錄,學生可獲得最低6萬元、最高42萬元的獎學金。越傑計劃通過系統、科學、專業的教育,為優秀學子在人格教育、人文教育、專業知識教育等方面奠定堅實基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學科整合能力的複合型青年才俊,成為社會不同領域的領軍人才。
三、2020年招生專業有無變化?
王秋旺:在前兩年新增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臨床藥學等新專業的基礎上,為響應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重大需求,今年新增全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的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依託和整合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電氣工程兩個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在內的六大理工類優勢學科,聚集了學校6個學院的優勢師資,以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理工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專業為目標,將培養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適應能源科學發展,促進能源產業升級進步的高素質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
我校人工智慧專業的實力也處於國內第一梯隊,特別是在視覺識別和無人駕駛領域,具有全國高校領先的實力,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無人駕駛領域頂級賽事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的冠軍。據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ceRanking等國際國內第三方科研機構統計,我校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也居於全國高校前列。最近發布的AI2000人工智慧全球最優影響力學者榜單,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我校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孫劍高居全球第2,他的學生、交大校友張祥雨居全球第4,我校軟體學院學院院長龔怡宏教授位列全球第66位。
我校的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它依託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教育部評估A類專業,又整合了整合了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學科資源,適應了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商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作為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專業,交大的理科試驗班(數學、物理、計算機、化學生物)等四個試驗班今年將繼續招生。這個四個試驗班以培養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和一流科學家為目標,出國交流的機會很多,畢業後學生讀研或讀博深造率特別高,基本達到100%,而且去向都是國內和國際一流高校。
另外,今年我校也是強基計劃首批招生高校,將在數、理、生、核、哲等基礎學科領域招生210人。我校強基計劃將採取「夯實基礎、國際視野、尊重個性、跨界融合」培養模式,匯聚最優秀的師資培養更優秀的人才,加強科教協同育人,打造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專業交叉、課程融合的強基計劃培養方案,實施小班制、導師制、國際化、學分制的個性化教學,制定科學合理的退出補選機制,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能在基礎學科和國家重大戰略領域中發揮引領作用的拔尖創新人才。
四、學校的特色專業
王秋旺:學校還有四個王牌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工程力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多年來在教育部多次專業評估和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均名列全國第一,擁有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和教學平臺,擁有以3位兩院院士、幾十位國家級領軍人才為代表的頂尖師資力量,近三年來獲得了7項國家科技三大獎。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2017年教育部學科評估和同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名列全國第一,擁有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和教學平臺,擁有以2位兩院院士、幾十位國家級領軍人才為代表的頂尖師資力量。
機械工程專業連續兩年在2018、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第二,在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全國第二,擁有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端製造裝備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和教學平臺,擁有以3位兩院院士、幾十位國家級領軍人才為代表的頂尖師資力量。
工程力學在2017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三,在同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名列全國第一,擁有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和教學平臺,培養了以鎖志剛(美國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學)、高華健(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布朗大學)、陳政清(中國工程院院士)等為代表的大批力學優秀人才。被國際力學大師、美國三院院士J.W. Hutchinson教授評價為「中國最好的力學系」。
我們還有幾個獨具特色的國際班,例如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聯合培養的能源與動力工程(熱流國際班)、與喬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的機械工程(3D列印國際班)。
五、學校的錄取原則有何特別之處?哪些專業有特殊要求?
王秋旺:我校堅持分數優先的錄取原則。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浙江省、山東省,考生專業錄取排序按該省投檔順序規定執行。
對實行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同一選考科目組內,按考生投檔成績和所填的專業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當地專業計劃人數確定專業,各專業之間無分數級差。
對未實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份,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要求、高考投檔成績達到西安交通大學在該地區提檔分數線的情況下,按考生投檔成績和所填的專業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當地專業計劃人數確定專業,各專業之間無分數級差。當考生投檔成績總分相同時,按高考實際成績(不含加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在實行動態平行志願的內蒙古自治區,實行「招生計劃1:1範圍內按專業志願排隊錄取」的錄取原則。當考生投檔成績和實際成績均相同時,則依次按數學、語文、外語成績排序確定專業。
另外,對於會計學(ACCA)、工科試驗班(錢學森班Q)、工科試驗班(越傑計劃Q)、人工智慧、醫學試驗班(侯宗濂班H)、理科試驗班(數學H、物理H、計算機H、化學生物H)、醫學試驗班(護理)等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只錄取報考該專業的考生(即「不報不調」)。
02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增加招生計劃 專業轉出不設門檻
——訪電子科技大學招辦主任林鵬
學校2020年增加了招生計劃數,提升了填報電子科技大學考生的錄取率。新增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學生有兩次轉大類轉專業機會,轉出不設門檻。
1.學校的基本情況
林鵬:電子科技大學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學校是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
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學校堅持學生為中心、通專結合,以「價值塑造、啟迪思想、喚起好奇、激發潛能、探究知識、個性發展」六位一體為培養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素養、紮實基礎、知識綜合與集成創新能力,未來能引領學術前沿、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創新引領性人才。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4個學科獲評A類,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A+學科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學校設有23個學院(部),63個本科專業,其中13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1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學校今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變化?招生計劃有無增減?
林鵬:隨著高考的延期,高校的現場招生政策諮詢會、招生錄取、郵寄錄取通知書等等,很多工作都會相應的往後推遲。為了應對疫情對招生帶來的新變化,給考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電子科技大學近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電子科大本科招生辦公室及時開通了分省招生諮詢QQ群、本科招生網在線答疑系統、微信公眾號智能分答系統等,招辦老師與工作組老師一起,及時回答線上的考生提問;通過騰訊課堂、頭條教育、高考寶APP、B站、千聊等線上平臺面向各個招生省份舉辦分省招生直播宣講會。
學校2020年增加了招生計劃數,提升了填報電子科技大學考生的錄取率。
3.2020年招生專業有無變化?學校的特色專業有哪些?
林鵬:近年來,學校圍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結合學校辦學定位與特色,新增了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該專業是以培養信息科技與現代金融交叉融合的複合型精英人才為目標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品行優良、達到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全部給予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以培養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創新引領性人才為目標的「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將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考生,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原則上要求考生高考成績排名在其所在省份的1200名以內(不含加分,具體名次以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為準);品行優良、達到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全部給予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以培養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融合發展的複合創新型行業精英實施「網際網路+」複合型精英人才雙學位培養計劃、經濟管理試驗班(管理與電子工程複合培養);品行優良、達到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將授予雙學位。
03華中師範大學:75個本科專業共19個大類面向全國招生
——訪華中師範大學招生與就業工作處副處長曾豔梅
華中師範大學2020年共有75個本科專業(19 個大類)面向全國招生,今年新增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錄取規則方面要注意,學校按照專業志願分數極差的方式進行錄取。華中師範近年來本科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公費師範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曾豔梅:百年高等學府華中師範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首批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經國務院批准,2007年開始實行師範生公費教育(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600元/月)。
學校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佔地面積120餘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中秋時節,丹桂飄香,堪稱人間勝景、治學佳園。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範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範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並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學校在百餘年的發展中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傳統,形成了「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優秀人才。
二、2020年招生專業有無變化?
曾豔梅:學校今年共有75個本科專業(19 個大類)面向全國招生。我校2020年新增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學校現有「雙一流」學科2個,政治學和中國語言文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歷史學、物理學),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試點學院)10個。
三、請介紹一下學校的特色專業。
曾豔梅: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為社會提供相關服務人才,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於2020年5月30日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啟動並成立,是學校建設「學科特區」、實行綜合改革的試點單位。學部以建成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交叉學科創新高地,全面支撐學校教師教育改革創新為建設定位,以「服務需求、凸顯高峰、融合創新、協同發展」為建設思路,以建設「人工智慧+教育」集成攻關大平臺、構建「人工智慧+教育」複合型高水平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未來教師」職前職後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人工智慧與教師教育創新服務改革示範基地為重點任務,致力於建設「人工智慧+教育」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四、學校的錄取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
曾豔梅:對於符合我校錄取要求的考生,我校以考生投檔成績為基準,按照專業志願分數極差的方式進行錄取,第一專業志願與第二專業志願級差為1分,第二專業志願與第三專業志願級差為1分,後續專業志願無級差。同一專業錄取時,若考生等效基準分(投檔分減去專業級差後的分數)相同,按相關科目排隊擇優錄取,其中文史類考生依次比較文綜、語文、數學、外語;理工類考生依次比較理綜、數學、語文、外語;綜合改革省(市、區)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海南省考生依次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選考科目中最高科成績、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若單科成績完全相同,我校將使用預留計劃錄取。所有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的考生,如果服從專業調劑,將調劑到其他專業;所有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五、哪些專業有特殊要求?
曾豔梅:以下專業有一定特殊要求:
(1)英語(師範)和翻譯只招英語考生,日語專業只招日語、英語考生,俄語專業只招俄語、英語考生,法語專業只招法語、英語考生,朝鮮語(韓語)專業只招朝鮮語(韓語)、英語考生, 西班牙語只招英語、西班牙語考生,其它專業只招英語、日語、俄語、法語考生。
(2)報考英語(師範)、翻譯的考生,外語單科成績原則上不低於 120 分(滿分 150 分,不滿150 分需折算分數,外語保送生無要求)。
(3)師範專業考生身高原則上男生不低於 1.6m,女生不低於 1.5m,且面部無疤痕(若低於身高要求或面部有疤痕,建議報考非師範專業)。
(4)身體原因專業受限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六、學生入校後如果對專業不滿意,是否有學習其他專業的機會?
曾豔梅:學生進入學校後,如果對專業不滿意有多種解決方式:
一是學校每年12月份組織轉專業考試,學生提出申請,並通過考試實現轉專業,每位同學大一和大二分別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
二是在校期間,除主修專業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發展需要,選擇其他專業的課程學習並取得相應學分,輔修學士學位將在主修學士學位證書中予以註明。
三是學校大部分學院都實行了大類招生,學生一年級或者二年級學習完相關專業的基礎通選課程後,根據個人興趣特點,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專業方向分流。因此,建議考生最好不要因為挑剔專業而放棄學校的錄取機會。
素材來源:陽光高考招辦訪談